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中资储能电池企业全球崛起:技术、市场与挑战并存

中资储能电池企业全球崛起:技术、市场与挑战并存

2025-02-21 11:09:02 来源:电池中国
263        0
简介: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场迎来高速增长,中资企业在全球储能电芯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93.5%,并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动力等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全球化布局,稳居海外市场出货量前列。然而,随着欧美贸易壁垒的加剧,中资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拓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中资企业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企业出货量为345.8GWh,占比高达93.5%,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一成就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更在海外市场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海外市场,中资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发布的数据,2024年海外市场储能电芯出货量为137.3GWh,同比增长显著。在海外市场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中,Top5企业全部为中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和瑞浦兰钧。宁德时代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全球布局,继续稳居榜首,其海外市占率约为40%,并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地建设了多个海外工厂。

中资企业的成功并非偶然。首先,中国企业早在技术路线上便押注磷酸铁锂技术,凭借其成本低、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的优势,迅速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中资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应用场景洞察上更为积极,例如宁德时代推出的“天恒”储能系统,实现了5年零衰减。此外,中国企业通过与海外头部集成商深度绑定,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

然而,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美等地区为了扶持本土产业,对亚洲电池出口设置了诸多障碍。例如,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对储能电芯加征关税,欧洲则要求提高本地化率。这些政策不仅增加了中资企业的合规成本,也对其全球化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挑战,中资企业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应对。一方面,企业通过在海外建设全产业链基地,减少对单一环节的依赖。例如,宁德时代在印尼布局了“矿产-冶炼-电池”一体化项目。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授权和合资建厂等方式,降低政策风险。例如,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合资在西班牙建设工厂。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货量有望达到392GWh。中资企业凭借技术、产能和市场拓展的优势,将继续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欧美本土电池厂的逐渐兴起,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资企业在全球储能电池市场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领先地位,尤其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凭借磷酸铁锂技术的优势、全球化布局以及与海外客户的深度合作,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动力等企业成为全球储能市场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欧美贸易壁垒的加剧和本土产业政策的调整,中资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拓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本地化运营和合规管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推动全球储能行业的发展。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