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巨头松下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2025年,松下控股公司宣布了一系列重组计划,旨在通过调整人员结构、削减低增长潜力业务的固定成本,推动公司向更具盈利潜力的领域转型。其中,储能业务被提升为战略重心,成为松下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松下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曾凭借其先进的
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自2008年起,松下与特斯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了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Giga factory 1”工厂,成为当时全球最先进的电池生产厂之一。凭借这一合作,松下在储能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松下逐渐意识到需要进一步调整业务布局,以应对新的挑战。
根据最新的重组计划,松下将数据中心、储能作为重点领域,专注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业务,创造全集团的协同效应。公司计划到2026年度实现1,500亿日元以上的收益改善效果,并到2028年度进一步实现1,500亿日元以上的收益改善效果。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依赖于公司在生产、销售和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整合,以及对低增长潜力业务的重组或精简。
松下在储能领域的布局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电池生产。近年来,松下不断探索储能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能源需求。例如,松下在其位于英国威尔士加的夫的微波炉组装厂推出了一套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新系统,该系统结合了纯
氢燃料电池发电机、
光伏发电机和储能电池,实现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展示了松下在储能技术集成方面的强大能力。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家电巨头也在纷纷跨界储能领域,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转型矩阵。包括美的、海尔、格力等在内的中国企业,已经在储能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企业凭借其在家电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渠道优势,迅速在储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例如,格力研发的“零碳源”空调系统,集成了光伏、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用电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了高效、低碳的能源解决方案。美的则展示了其在储能热管理、综合能源管理、虚拟电厂等多领域的解决方案,满足了工商业用户对高效、稳定能源供应的需求。
松下在储能领域的转型并非没有挑战。电池研发、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PCS(储能变流器)等技术领域均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松下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和技术的积累。此外,储能市场的价格战和行业内卷也给松下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然而,松下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全球市场布局,有望在储能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松下正在通过重组计划加速转型,将储能业务提升为战略重心。凭借其在储能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全球市场布局,松下有望在新的能源革命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全球家电巨头的跨界布局也为储能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未来,松下需要在技术创新、人才储备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储能业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