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位于南海新区的该公司,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近日成功贯通了一条年产2500吨的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生产线,此举标志着国内在该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1月17日,在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的带领下,人们得以一睹这条先进生产线的全貌。这条生产线是汉行团队自主设计的,其复杂的生产工艺通过一系列高精尖设备得以完美呈现。杨志自豪地表示,如此大规模的普鲁士蓝正极材料产线,在国内外均无先例可循,这条产线的成功贯通,无疑填补了国内空白。
普鲁士蓝正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钠离子电池则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等特点,正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尽管过去钠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低和技术成熟度不高而备受冷落,但随着锂离子电池所需金属成本的不断攀升,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愈发凸显。
汉行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矢志不渝地投身于钠离子电池及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的研发。经过长达十年的技术攻关,公司成功攻克了包括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研发在内的系列关键问题,为钠离子电池的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这条年产2500吨的普鲁士蓝正极材料产线已成功贯通,中试产品也已顺利下线。杨志表示,这条产线的成功贯通,不仅意味着汉行科技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