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全固态电池商业化加速,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或成新蓝海

全固态电池商业化加速,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或成新蓝海

2025-07-26 08:58:01 来源:中国证券报
1583        0
简介:固态电池因高安全、高能量密度优势,已成全球动力电池竞逐的下一代核心。7月以来,国轩、孚能、蜂巢等相继建成0.2-2.3GWh中试或量产线,容百、普利特、嘉元完成关键材料配套,行业完成技术收敛并锁定硫化物路线。主流企业规划:2025-2026年全固态中试定型,2027年小规模上车,2030年规模应用;车企长安、广汽同步瞄准2026年装车,能量密度400Wh/kg。界面、成本、工艺仍是瓶颈,但高端乘用车、eVTOL、机器人等多元场景需求将共同推动产业化加速。

固态电池正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的焦点,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备受关注。7月以来,多家企业披露了最新进展,产业化明显提速。专家预测,行业目光将从技术路线之争转向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目前,硫化物路线成为主流,多家企业已进入中试阶段,如国轩高科建成0.2GWh中试线,孚能科技预计年底完成中试线建设,行业正加速向全固态电池迈进。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企业纷纷明确发展时间线。蜂巢能源计划四季度试生产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容百科技规划2025年完成材料定型,2027年实现小规模上车。孚能科技预计2026年扩产至GWh级别,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车企也制定了2026-2027年的装车计划。尽管全固态电池面临界面问题、成本等挑战,但业界对其商业化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2026-2027年将实现装车示范应用。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容百科技开发出适配硫化物电池的高正极,普利特实现半固态电池批量交付,嘉元科技的固态电池箔取得阶段性成果。专家指出,未来液态、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可能长期共存,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全固态电池有望率先应用于高端乘用车领域,其能量密度目标将突破400Wh/kg,同时还需兼顾倍率性能、快充能力等实用性指标。


固态电池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除新能源汽车外,在飞行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孚能科技已推出第二代eVTOL半固态电池和人形机器人电池解决方案,能量密度分别达320Wh/kg和更高水平。专家表示,这些新兴领域对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要求严苛,将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虽然当前固态电池在性能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其本征安全特性优势明显。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加速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从材料端的容百科技、嘉元科技,到电池制造端的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再到应用端的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车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各企业通过技术研发、中试线建设、战略合作等方式推进产业化进程。专家预测,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前后迎来重要突破,但实现规模化应用仍需克服技术和成本瓶颈。


总结来说,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正迎来产业化加速期。当前行业已完成技术路线收敛,硫化物体系成为主流,多家企业进入中试阶段并制定明确时间表,预计2026-2027年实现装车应用。固态电池凭借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不仅将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将在飞行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我感兴趣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四川 - 宜宾
2025年10月31日 ~ 11月02日
广西 - 桂林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