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在储能领域迅速崛起。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环境下,储能厂商正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固态电池因此成为了市场和资本共同瞩目的焦点。
近期,一系列储能项目相继并网、启动并投入运营,其中包括中国石油首座规模为100千瓦/124千瓦时的固态电池储能电站。该电站所采用的电池产品,能量密度高达280瓦时/千克,电芯更是成功通过了穿刺与枪击等严苛测试,展现出不爆炸、不燃烧的安全特性,并能在极端低温条件下保持正常运行。电站由电池舱与升压一体舱构成,设计循环使用次数超过6000次,预计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以上。
华北油田王三站的电站投入运行后,预计每月可向站内油井提供6000余千瓦时的电力,同时采用绿色电力充放与油田电网峰谷套利两种运营模式。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储能项目应用了固态电池技术,覆盖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三大应用场景,且主要以半固态电池为主。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验证了半固态电池在储能系统中的可行性,为未来GWh级电站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公元2024年的到来,储能行业已正式步入“GWh时代”,半固态电池的崛起则预示着储能技术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将储能领域的固态电池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然而,储能项目的安全性问题始终为用户所高度关注。鉴于储能电站电芯数量远超车辆动力电池包,其起火风险亦随之提升。
本年度以来,储能领域火灾事故时有发生,诸如宁德时代锂电生产基地起火事件等。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之统计数据,2023年因电池导致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占比竟高达32.72%,电池已成为电化学储能非计划停运的首要因素。 半固态电池通过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设计,有效减少了易燃液态电解质的使用,进而降低了热失控及起火风险,并成功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使安全性能得以显著提升。
尽管半固态电池仍含有部分液态电解质,其安全性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已有大幅提高,但仍未及全固态电池之水平。业界普遍认为,固态电池的发展将遵循由半固态、准固态至全固态锂电池的逐步演进路径。鉴于全固态电池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众多企业预计将于2027年实现其规模化量产。相较之下,半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在生产线及供应链方面高度重合,工艺更为简便,量产亦更为可行。 至2024年,已有多家电池企业推出了半固态电池产品,我国新增半固态电池扩产项目多达7个,总投资额逾160亿元人民币。在动力电池领域,2024年被誉为半固态电池装车之元年,多家汽车企业发布了半固态电池方案,并已部分实现装车。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半固态电池累计装车量已达2154.7 MWh。尽管半固态电池技术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认为,半固态电池对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并不明显,其未来发展方向仍将指向全固态。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则表示,当前固态电池行业的最高水平大致在4左右。待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后,其首选应用领域将是电动汽车,而储能领域的全固态电池应用则需待经济性进一步提升后方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