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苏州,历史名城,由苏州大学联合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大学)、江苏省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程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苏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高性能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备学术会议”于2018年6月8日至10日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召开。 大会主席苏州大学高性能金属
疫情期间,为了响应国家“十三五”期间对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率,实现二次资源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有色金属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冶有色技术平台、有色金属智库联合主办的“稀贵金属提取与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线上会议于2020年4月29日在网上直播召开。 会议邀请到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徐宝强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潘德安研究员、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黄宪涛副总经理、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邦胜教授、赣州金环浇铸设备有限公司尚兴扬副总工、北京霍里思特科技
2021年11月19日至21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第四次全体委员会暨第九届全国地质工科院长论坛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地质工科院长论坛秘书处主办,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承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斌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吴顺川教授主持会议。地质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全国50余所相关高校的校领导、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等200余人参会。
2021年7月2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南大学、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九届中国铝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大会在湖南省株洲市大汉希尔顿酒店顺利召开。会议得到了株洲市政府、株洲天桥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瑞变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受疫情与突发洪灾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直播与现场交流的双重形式,总计邀请到了30余场学术报告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企业家
全国含锂资源提取与清洁利用技术交流会 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锂盐行业分会、成都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攀西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资源(盐湖)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含锂资源提取与清洁利用技术交流会”于2021年3月26日在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全国锂资源提取与综合利用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业、设备供应单位共计300余人到会
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主办的第二届最聚网络人气“十佳设备供应商”的网络投票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本次评选活动共有230家业内品牌企业入围参选。 此次“十佳设备供应商”评选活动,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以“多元化视角呈现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的新方向、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为主题,推动企业间交流与合作,提升供应商在行业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活动目标,评选出有色金属行业的代表企业。 平台现将“十佳设备供应商”网络投票获奖企业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3个工作日(2021年3月4日至3月8日)
各相关单位及专家: 为推动有色金属学科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发展,给优秀科技人物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引导有色金属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创新,促进有色金属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将开展“有色金属科技人物专访”活动。 “有色金属科技人物专访”是中冶有色技术平台推出的人物专访栏目。中冶有色技术平台是集学术会议组织、互联网应用、技术对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涉及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资源循环、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平台每年与有色金属领域相关行业组织开展学术活动近 30
各相关单位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是以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在矿产资源开发、有色冶炼、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材料制备加工等领域开展成果转化,产学研工作站建设、专家走访调研、产业技术落地、成果对接、学术会议组织等服务,为有色企业间互相合作、共同发展搭建交流互动与技术对接的服务平台。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顺应“十四五”中国战略实施,展现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优质装备在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产业中的主要作用,推动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弘扬绿色环保精神,提高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现
2020年12月29-31日,“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冶金化工环保工程技术交流会暨成果展示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和悦大酒店召开。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庄志刚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马世光,紫金矿业集团总工程师蒋开喜,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市政分院院长李绪忠,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乾坤,中南大学教授赵中伟,金川公司镍钴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李维舟,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刘兴宇等专家领导受邀出席会议。
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新能源车的迅速崛起,车用功率半导体的高度景气早已不是新鲜事。受政策引导,功率半导体在储能领域应用近期亦受到极大关注。有分析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半导体在储能领域需求也很大,尤其IGBT,作为储能逆变器、光伏逆变器的核心器件,需求很高。展望2022年,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国产厂商的崛起有机会缓解IGBT因依赖进口等原因带来的紧张。
2020年12月24-26日,“特种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第五届学术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康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贾明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洪国,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郑磊等专家领导受邀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联合主办,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并得到陕西理工大学、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会议旨在体现我国特种粉末冶
近日,记者从召开的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全国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8%、13.9%,煤矿连续2年未发生重大瓦斯事故、连续5年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有色金属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石。《规划》明确了我国原材料工业“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的奋斗任务,对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转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半导体巨头接连加码投资 2022年“缺芯”是否可解?】部分已经公布业绩的国内芯片企业亦已大增。1月16日下午,北方华创公告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为84.78亿至109.01亿元,同比增长40%至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9亿至8.87亿元,同比增长250%至350%,公司表示这种成绩的原因系“该公司主营业务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半导体装备及电子元器件业务实现持续增长”。
为推动我国稀有金属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稀有金属研究所联合主办,铟锡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生物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稀有金属技术交流会”于2020年12月23日在广西柳
由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节能环保企业高管研修班线上教学工作,于2022年1月12—13日召开。培训旨在为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节能环保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和技术合作提供人才支撑。搭建有色金属产业高级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培养一批熟悉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行业趋势,带领企业务实高效地开展产能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高端创新型有色金属高级人才。
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网、中国有色金属智库利用自有的专家资源优势,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朱一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湖南黄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勇教授级高工、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七队晏月平正高级工程师、矿冶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郭利杰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窦斌副院长 博导/教授、青海西部稀贵金属有限公司/武县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刘清高教授级高工、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康彦杰正高级工程师、正镶白旗乾金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李长生高级工程师、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杨文龙高级
12月3-5日,由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株洲市节能环保产业协会、株洲冶炼集团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华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株洲火炬工业炉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节能评价技术研究中心、株洲三特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科技大会在株洲市隆重召开。
12月3日,由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检测中心联合主办,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有色金属产品分析检测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仪器仪表、实验室设备展示会”在湖南省长沙市融城花园酒店胜利召开。
1月6日,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网、中国有色金属智库利用自有的专家资源优势,联合行业相关机构、媒体等联合组织开展“有色金属冶金设备产品级别评定”工作。 本次级别评定工作邀请到了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张东华教授级高工、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迟崇哲教授级高工、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桂海平教授级高工、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铅锌公司鲁兴华教授级高工、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何志军教授级高工、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涂建华教授级高工、云锡集团有限公司李发祥教授级高工、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龙义
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网、中国有色金属智库联合主办,邀请大连交通大学管仁国教授、东北大学安希忠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何鹏教授、江苏海洋大学贺毅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金国研究员、西安理工大学李树丰教授、中南大学林高用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卢立伟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张毅教授等专家共同开展“有色金属材料实验室设备级别评定会”于2022年1月6日下午线上举行,经专家组推荐,本次评定会由管仁国教授担任评审组组长。
11月18-20日,“中国铝工业技术发展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润洲,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主任刘伟,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樊大林,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志荣,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开斌,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邱廷省,郑州市上街区区委书记宋洁等专家领导应邀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东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郑州
全球钴行业将受益于全球向绿色经济的转变,因为铁磁性蓝色金属是可充电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因其稳定性、硬度、抗腐蚀和高强度而受到重视,耐温特性。 由于其发光的蓝色,这种金属在历史上用作颜料,如今主要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前体和阴极(截至 2021 年占总消费量的 56%)。与缺乏钴的电池相比,使用钴作为可充电电池的阴极可有效提高其能量密度、功率和性能。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印发 锂、镍、钴等回收再获支持】在拓展多元化资源供给渠道方面,《“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开发“城市矿山”资源,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大型废钢及再生铝、铜、锂、镍、钴、钨、钼等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金属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产资源领域首批启动的科技专项。
中铝河南洛阳铝加工有限公司(下称洛阳铝加工)通过聚集协同合力、练就打赢能力,历经近二十年不懈拼搏和持续奋斗,终于实现了年产10万吨这个梦寐以求的达产目标。2021年,提前16天完成达产和年度计划目标,书写了公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一页。
10月2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南大学、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学术委员会、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稀有金属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兰科环境技
为强化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筑牢防范尾矿库环境风险底线,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尾矿库环境监管分类分级技术规程(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程》),指导各地精准划分尾矿库环境监管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