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河南公司首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三门峡耀阳储能电站成功并网,总容量100MW/200MWh。该项目作为地区最大的储能电站,将有效平衡电力供需,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将建设一个150.42MW/300.84MWh的新型独立储能电站,由盐城清能万帮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寻找合作伙伴。这个项目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并新建110kV或220KV的升压站。设计服务招标正在进行中,服务费用预计为98万元,要求投标方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和业绩。
国家电投湖北公司宣布,天门市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的郭洲20兆瓦储能电站成功实现倒送电。作为首批项目之一,该电站与渔光互补、风电等组成多元化能源体系,响应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助力天门市实现100%绿电供应,推动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促进乡村振兴。
12月22日,佛山西樵科技工业园迎来了德九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的开工仪式。这个项目是德九集团和光大蓝天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总投资额达到了4亿元人民币。电站占地15.3亩,采用低压升高压方案,将接入220KV竹园变电站。一旦投运,它将参与电力市场的削峰填谷和调压调频服务,提升电网稳定性。
中能新合(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北赤壁市签订合作协议,投资16亿元人民币建设200MW多能互补储能电站。该项目占地约400亩,预计年发电量达16亿千瓦时,将为赤壁市能源供应和电网稳定性带来显著提升。
12月22日,三峡能源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标志着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迈入新阶段。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包括10万千瓦光热储能电站和90万千瓦光伏电站。光热电站采用熔盐储热系统,实现8小时稳定发电,而“线性菲涅尔”技术以其施工简单、维护方便等优势,提升了发电效率。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8.6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55.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50万吨,为新能源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自2024年12月起,我国将实施9项新的国家级储能标准,涉及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控制、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评估、用户侧设备验收等关键领域,旨在规范储能电站运营和提升安全性。这些标准由多家电力公司和研究机构共同起草,为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规范和安全保障。
孚能科技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采用多电解质路线并行研发。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量产,获得市场认可。第二代产品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显著提升,预计行驶里程超百万公里,即将小批量量产。第三代半固态电池研发中,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全固态电池方面,硫化物路线产品已进入实测阶段,电芯安全性显著提升,计划2025年放大验证。
河北省近日公示了2024年第四批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项目,共计20个项目,总装机容量1.72GW。其中,风电项目19个,光伏项目1个。保障性项目2个,装机容量350MW;市场化项目18个,装机容量1.36GWh。保障性项目需配储15%/2小时,市场化项目需配储20%/4小时,总计配储需求为326MW/1196MWh。
晶澳科技等光伏企业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以应对国内激烈的行业竞争。晶澳科技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投资建设了多个生产基地,包括在阿曼的6GW太阳能电池和3GW组件项目,以及与阿联酋公司合作在埃及建设的2GW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工厂。这些举措不仅展示了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深化,也反映了光伏产业链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增长点的趋势。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厦门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和电动化技术,深化在场景电动化、重卡动力电池运营、充换电服务、储能绿能及电池金融业务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解决方案的发展。
南昌地铁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工程自12月20日并网发电以来,运行状况良好,两天内已发电超过2万千瓦时。该项目位于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是省内首个地铁光伏项目,夏季预计日发电量超2万千瓦时,年发电量可达500万千瓦时以上。通过利用产业园屋顶,项目安装了9000余块太阳能组件,实现了能源节约和效益创造,达到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目标。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正迅速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转换效率,同时储能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光伏产业不仅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转型,还促进了经济模式的转变,尤其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已成为经济支柱。尽管面临效率提升和储能成本等挑战,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MBK Partners与Young Poong Corp.组成的财团额外收购了韩国锌业1.13%的股份,总价值约2950亿韩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0.97%,投票权增至46.7%。此举加强了财团在韩国锌业中的控制权,预计在即将到来的特别股东大会上争夺管理权。
国家能源局近日征求2024年能源领域补充立项行业标准的意见,其中包括《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预评价规程》。该规程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旨在明确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预评价的具体要求,重点关注电站设计方案和设备技术要求中的风险评估,以指导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预评价工作。
12月17日,宁国运盐池高沙窝92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EPC总承包候选人公布,该项目直流侧招标容量为1.104GWp。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以1.68元/瓦的价格成为第一候选人。项目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高沙窝镇,占地约3.4万亩,具有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等优势,建设条件优越。项目包括光伏场区、集电线路、场内道路等,旨在通过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系统实现高效运维。
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10月全球精炼铜市场出现4.1万吨供应短缺,较9月的13.6万吨有所下降。2024年前10个月,市场供应过剩28.7万吨,去年同期为过剩9000吨。10月份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30万吨,消费量为234万吨,显示市场需求强劲。
深圳市雄毅华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在锂电池焊接领域有新成果。其研发的焊接治具组件及焊接方法,包括治具、定位支架等,通过在支撑盒底板设置镍片支撑台、挡条等结构,实现了镍片与电池的精确定位,提升焊接质量。
浙江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锂电池涂布领域取得新成果。其研发的涂布垫片双面抛光装置,含支撑架、转台等部件,通过吸附板、抛光机等协同运作,解决了设备运作的系列问题,提升了自动化程度与抛光效率。
湖北硕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锂电池生产领域有新成果。其生产锂电池用冲壳机及检测设备,包含基台、放卷件等部件,检测件设有调整轮、位置检测器等,通过相关设计配合,能有效提高锂电池生产的产品质量。
江苏大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在防误触联锁按键及户用储能锂电池方面取得新成果。其通过将按键分为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增加开关步骤,减少误触打开开关情况发生,提升了户用储能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江西远东锂电有限公司在新型电池极片结构及圆柱锂电池方面取得新成果。其结构包含正负极片,通过特定间隙及极耳设置,增加第二负极耳,降低电池内阻阻值约20%,减小高倍率放电温升,兼顾高能量密度与长续航需求。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锂电池正负极复合金属箔集流体结构方面取得新成果。该结构含复合金属箔,有内外金属层及内高分子薄膜层,设保险丝结构,能降低两极板短路电流阈值,减少短路危害。
湖南幸福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软包锂电池封装装置方面取得新成果。装置包括机架、输送组件与封装组件,输送组件有护板可对锂电池限位防偏移,还有铝塑膜相关设置,能让锂电池准确到达封装位置,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唐河县天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软包锂电池冷热压装置方面有新成果。该装置含压制箱、层板等,压制组件通过齿轮、螺纹轴等配合,带动活动槽移动使压制套筒与电池接触,便于对电池侧面压制,避免遗漏影响变形效果。
广东比沃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锂电池封装生产线电芯封边机构方面取得新成果。该机构含工位治具、机座等部件,通过多种限位块及驱动组件配合,在顶封封装时确保极耳居中,有效提高电芯密封效果和一致性。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圆柱锂电池中心管结构方面有新成果。中心管管体的外壁设螺旋引导槽,能引导电解液流动、排出电池内部气体,利于热量扩散排出,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中心管质量,使用效果良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针对综合测试仪研发出供电保温壳成果。该保温壳内部设保温腔,放置测试仪、充电及稳压模块,通过稳压模块稳定电压,有效解决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容量衰减问题,保障测试仪正常测试。
深圳市鑫东泰电子有限公司在锂电池电路保护板充放电保护方面有新成果。通过计算电池容量、获取电量及车速数据、分析路况等一系列操作,设定充放电保护策略,能有效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为锂电池安全保驾护航。
惠州市合盈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型锂电池领域取得新成果。该电池设有独特密封组件,包括垫环、滑槽、压环等。当盖板安装时,密封气囊环会膨胀并与插环贴合,提高壳体与盖板间密封性,有效增强了壳体的防潮防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