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何向明,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锂离子电池课题组学术带头人。1982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从事过放射性后处理设备研发,反应堆利用之核径迹微孔膜研发,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研发工作。最近20多年来,一直从事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重点围绕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及安全性关键科学问题,以材料化学为核心,通过多学科协同的创新解决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材料技术、关键设计及制造技术及关键测试评估技术。
胡兵兵,博士,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博士学位,2020年进入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系工作,作为高分子工程材料研究所与先进功能材料研究所核心成员。
杨绍利,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致力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创新 开发,科研成果较丰富。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三等奖 1 项, 国家级行业 协会三等奖 1 项,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 1 项、省市重大科技项目 32 项; 获得国家发明/实用 新型专利 80 余项, 实现成果转化 13 项;主编出版专著/教材 8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
徐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直接甲醇/氢氧燃料电池技术;液流电池中的热质传递与电化学反应的耦合过程。
韩晓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新能源催化材料设计制备及结构性能调控(ORR/OER/HER/CRR/NRR等); 金属空气电池及电催化分解水材料与器件; 高比能量金属锂电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优化; 高比功率热电池正极材料与工程应用研究。
标题:简贤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