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主要业绩: 1、在电化学复合材料方面取得一些原创性的工作,包括核壳结构、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等方面,于2014年获得国家杰青青年基金。 2、在世界上首次掌握锂离子电池第三代凝胶隔膜的批量生产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颠覆性地发明了锂离子电池第四代无孔隔膜,并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获得Albert Nelson Marquis终身成就奖。 3、在国内外重新领引和掀起了水溶液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热潮,发明了系列高电压的水溶液储能化学体系。2021年获得有关皇家化学会会士。
曹余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在Nature子刊Nat. Energy, Nat. Nanotech.、Energy Environ. Sci.、Chem, Adv. Mater.、Nano. Lett.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他引20000余次,h指数为80,ESI高被引论文23篇,其中5篇进入ESI热点论文,连续五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年度“高被引科学家”。
2001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日本电化学会主席Zempachi Ogumi教授实验室访问研究,2007.1-2010.8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工程院院士John Newman教授领导的团队工作,先后任客座研究员和正式研究员,是美国能源部(DOE)重大项目“Batteries for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program(BATT)”的主要研制者和动力锂离子电池工艺学负责人。
张伟,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多功能刺激响应材料;手性超分子自组装;光电材料;活性自由基聚合。 研究方向:多功能刺激响应材料;手性超分子自组装;光电材料;活性自由基聚合。
刘作华,博士,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化工学会混合与搅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兼),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联合会理事会理事,《化工管道与设备》编委会委员、全国搅拌与混合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搅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标题:马建民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