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摇床给料分矿器的制作方法

摇床给料分矿器的制作方法

56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海南高胜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3-10-20 14:58:17
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物选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

背景技术:

2.摇床给矿量的稳定性是影响选矿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给矿量的波动会导致矿物分层不清、矿带模糊以及矿带漂移,严重影响选矿效果,其原因主要是摇床分矿器未能起到均衡给矿的作用,现有技术是由砂浆泵将矿砂浆打到摇床分矿器中,靠均匀分布于给矿器底部的出料管直接向每台摇床给料,尽管已经控制砂浆泵的给矿量,但经由砂浆泵打到摇床给料分矿器上却是波动和断断续续的,而砂浆进入到分矿器之后又立即从给矿器底部的各个出料管进入摇床面,造成摇床给矿量经常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给矿器给矿量不稳定而导致分矿效果差,因此导致后续选矿效果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有内圈来将外壳的内部分为内腔和外腔,所述内圈的高度低于外壳的内部高度,所述内圈内的空间为内腔,所述内圈与外壳侧壁之间的空间为外腔,所述内腔的底侧中心向上穿入有进浆管,所述进浆管的上端侧壁圆形阵列有喷浆孔,所述内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与内腔底侧均圆形阵列有出料孔,所述内腔底侧的出料孔内穿入有矿砂出料管,所述外腔的底侧圆形阵列穿过有液体输送管。

6.优选的,所述矿砂出料管的下端穿入液体输送管内。

7.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底侧设置有圆锥状的斜坡底,所述进浆管穿过斜坡底的中心。

8.优选的,所述调节转盘的上侧固定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的高度高于外壳的内部高度。

9.优选的,所述进浆管的上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直径尺寸大于进浆管的外径直径尺寸。

10.优选的,所述出料孔、液体输送管、矿砂出料管的数量均为八个。

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采取矿浆进入分矿器后先进行固液分离,利用调节转盘的出料孔和内腔底侧的出料孔的对准面尺寸来稳定控制住固体矿给矿量,然后再引回分离出去的液体与固体矿合并,这样保证了给矿量的稳定,使得矿带清晰不漂移,保证摇床接矿精准,为摇床产品进入下一道精选工序创造条件,提高选矿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6.图3为图2的a-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其中:

18.1、外壳;2、内圈;3、液体输送管;4、斜坡底;5、进浆管;6、调节手柄;7、顶板;8、出料孔;9、调节转盘;10、矿砂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参阅图1-图3,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包括外壳1,外壳1内固定有内圈2来将外壳1的内部分为内腔和外腔,内圈2的高度低于外壳1的内部高度,内圈2内的空间为内腔,内圈2与外壳1侧壁之间的空间为外腔,内腔的底侧中心向上穿入有进浆管5,进浆管5的上端侧壁圆形阵列有喷浆孔,矿砂浆从进浆管5流入内腔内后,液体浆水会向上溢出内圈2,溢出的浆水流入外腔内,使得固体矿砂和液体浆水分离,内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转盘9,调节转盘9与内腔底侧均圆形阵列有出料孔8,通过出料孔8向下排出固体矿砂,并且转动调节转盘9即可控制固体矿砂的给矿量,内腔底侧的出料孔8内穿入有矿砂出料管10,外腔的底侧圆形阵列穿过有液体输送管3。

21.具体地,矿砂出料管10的下端穿入液体输送管3内,使得固体矿砂和液体浆水及时合并。

22.具体地,内腔的底侧设置有圆锥状的斜坡底4,进浆管5穿过斜坡底4的中心,使得固体矿砂快速流向出料孔8,避免固体矿砂在进浆管5周围堆积。

23.具体地,调节转盘9的上侧固定有调节手柄6,调节手柄6的高度高于外壳1的内部高度,通过调节手柄6控制调节转盘9的转动。

24.具体地,进浆管5的上端固定有顶板7,顶板7的直径尺寸大于进浆管5的外径直径尺寸,通过顶板7避免矿砂浆向上喷涌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整洁性。

25.具体地,出料孔8、液体输送管3、矿砂出料管10的数量均为八个。

26.工作原理:

27.使用时,将矿砂浆送入进浆管5,矿砂浆从喷浆孔流入内圈2内(即内腔内),固体矿砂沉淀在内腔底侧,转动调节手柄6,调节手柄6带动调节转盘9转动,进而控制调节转盘9内的出料孔8和内腔底侧的出料孔8的对准面,以此控制固体矿砂的给矿量,使得固体矿砂按照规定量从矿砂出料管10流入液体输送管3内,与此同时,液体浆水从内圈2上方溢出,溢流到外腔内,液体浆水流入液体输送管3内与固体矿砂进行混合,之后一起送到下一个设备摇床上进行下一个程序。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固定有内圈(2)来将外壳(1)的内部分为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的底侧中心向上穿入有进浆管(5),所述进浆管(5)的上端侧壁圆形阵列有喷浆孔,所述内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转盘(9),所述调节转盘(9)与内腔底侧均圆形阵列有出料孔(8),所述内腔底侧的出料孔(8)内穿入有矿砂出料管(10),所述外腔的底侧圆形阵列穿过有液体输送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砂出料管(10)的下端穿入液体输送管(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底侧设置有圆锥状的斜坡底(4),所述进浆管(5)穿过斜坡底(4)的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盘(9)的上侧固定有调节手柄(6),所述调节手柄(6)的高度高于外壳(1)的内部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管(5)的上端固定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直径尺寸大于进浆管(5)的外径直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8)、液体输送管(3)、矿砂出料管(10)的数量均为八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摇床给料分矿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有内圈来将外壳的内部分为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的底侧中心向上穿入有进浆管,所述进浆管的上端侧壁圆形阵列有喷浆孔,所述内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与内腔底侧均圆形阵列有出料孔,所述内腔底侧的出料孔内穿入有矿砂出料管,所述外腔的底侧圆形阵列穿过有液体输送管;本实用新型采取矿浆进入分矿器后先进行固液分离,利用调节转盘的出料孔和内腔底侧的出料孔的对准面尺寸来稳定控制住固体矿给矿量,然后再引回分离出去的液体与固体矿合并,这样保证了给矿量的稳定,使得矿带清晰不漂移,保证摇床接矿精准,为摇床产品进入下一道精选工序创造条件,提高选矿效率。提高选矿效率。提高选矿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佘延群 房美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高胜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声明:
“摇床给料分矿器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