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火电机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大型电站煤粉锅炉中,中速直吹式磨煤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在实践中,由于冷热风混合不均容易使得磨煤机入口空气流量测量失真,直接影响磨煤机风量自动投入和锅炉燃烧安全性和经济性,甚至会引起运行人员误操作,引起磨煤机堵塞或跳闸,引起事故扩大。因此,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准确性对电厂运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3.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不准,主要原因与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布置方式有关,一般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布置通常如下,冷热风管道简单的丁字形连接,使得冷风不能够穿透热风气流,冷热风气流分层严重,直接影响气流下游的流量元件测量准确性,原因主要为气流分层一方面影响到气流动压的测量准确性,另一方面气流分层影响到气流温度的测量准确性,随着冷、热风门开度的变化,气流动压和气流温度测量值会发生紊乱变化,从而容易引起流量测量值失真,引起自动操作指令的反向动作或者运行人员的误操作。例如,有时会出现热风门开大,气流流量基本不变或者减小;风门关小,气流流量反而增大的反常现象。
4.从下文中磨煤机入口流量计算公式(1)就能够理解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测量元件的动压采集和温度采集数据,当这两个数据测量因为流场(速度场、温度场)不均不能代表整个截面中的动压和温度的平均值,就会出现上述异常结果。
5.磨煤机入口风量计算公式如下:
[0006][0007]
式中:
[0008]
a—流量测量面的面积
[0009]
k—毕托管流量系数
[0010]
p
d
—流量测量面的平均动压,pa,计算式为:
[0011]
pd=(2)
[0012]
式中:pdi—各网格点处的动压
[0013]
n —网格总点数
[0014]
ρ—流量测量处的介质密度,kg/m3,计算式为:
[0015]
ρ=ρa(3)
[0016]
式中:ρa—大气密度,取ρa =1.293kg/m3[0017]pa—大气压力,pa
[0018]
pst—测量处的静压,pa
[0019]
t—测量处的介质温度,℃
[0020]
从式(1)流量计算过程可知,影响流量计算的就是流体的动压和流体的密度,流体动压与测量截面的流场均匀稳定有关,密度与流体静压和温度有关,流体静压变化范围基本5000pa~8000pa,由式(3)可推算静压变化对密度影响在5%左右,如果因混合不均,温度变化会比较大,100℃~300℃,由式(3)可推算温度变化对密度影响约35%。
[0021]
因此,冷、热风混合不均,流场不均,直接影响流量动压、温度的测量值,从而影响到流量的计算。
技术实现要素:
[002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
[0023]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24]
一种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包括与磨煤机入口相连通的热风管道、冷风管道组件,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热风管道相连通的冷风主管,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冷风支管,所述的冷风支管设置在所述的热风管道内,所述的冷风支管一端与所述的冷风主管相连通,所述的冷风支管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
[0025]
优选地,所述的冷风支管在所述的热风管道的横截面上分布有多根,多根所述的冷风支管上的出风口的位置错开,如同一横截面上相邻两根所述的冷风支管上的出风口错开,或者如同一截面上所有所述的冷风支管上的出风口均错开。
[0026]
优选地,所述的冷风支管沿所述的热风管道的延伸方向分布有多根,多根所述的冷风支管上的出风口的位置错开,如同一排前后两根所述的冷风支管上的出风口错开,或者如同一排所有所述的冷风支管上的出风口均错开。
[0027]
出风口错开的设计保证冷风在热风道内均匀多点出风,使冷热风均匀混合。
[0028]
优选地,所述的冷风支管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的冷风支管之间平行。
[0029]
优选地,所述的冷风主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热风管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0030]
优选地,所述的冷风支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冷风主管的延伸方向一致。
[0031]
优选地,所述的出风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的热风管道中热一次风的流向一致。
[0032]
优选地,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进口扩散部,所述的冷风主管的出口与所述的进口扩散部入口相连通,所述的冷风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进口扩散部的出口相连通。
[003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进口扩散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的冷风主管的横截面面积。
[0034]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进口扩散部、冷风主管的横截面呈方形。
[003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进口扩散部的口径从一端至另一端保持不变。
[0036]
优选地,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安装板、封堵板,所述的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的冷风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上,并与所述的冷风主管相连通;所述的冷风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二安装板上,并由所述的封堵板封堵。
[0037]
优选地,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进口扩散部、安装板以及封堵板,所述的冷风主管的出口与所述的进口扩散部入口相连通,所述的冷风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进口扩散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的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的冷风支管的一端连接在
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上,并与所述的冷风主管相连通;所述的冷风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二安装板上,并由所述的封堵板封堵。
[003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冷风主管、进口扩散部、第一安装板、冷风支管、第二安装板以及封堵板连接成一体。
[0039]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40]
本实用新型从冷风主管中引出多根多排冷风支管,形成多点散射向热风管道中进风,同时冷风支管均匀布置在热风管道中,不仅能够起到混合冷热风作用,还能够起到气流的均流、稳流作用,使得管道中气流的温度场、速度场更加均匀,为下游流量测量元件创造良好条件,整个改造设计巧妙,对电厂现场紧凑的空间位置能够顺利实施,基本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位置,为磨煤机进口风流量测量准确打下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0041]
附图1为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示意图;
[0042]
附图2为图1中现有技术的a向示意图;
[0043]
附图3为图2中b向示意图;
[0044]
附图4为图1中本实施例的a向示意图;
[0045]
附图5为图4中c向示意图;
[0046]
附图6a、6b、6c为图4中d向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冷风支管的示意图。
[0047]
以上附图中:
[0048]
1、热风管道;20、冷风主管;21、冷风支管;210、出风口;22、进口扩散部;230、第一安装板;231、第二安装板;24、封堵板;3、磨煤机;4、冷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2]
一种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包括与磨煤机入口相连通的热风管道1、冷风管道组件,冷风管道组件包括与热风管道1相连通的冷风主管20,通常,冷风主管20的延伸方
向与热风管道1的延伸方向垂直,即热风管道1、冷风主管20垂直,形成t字形管道结构。
[0053]
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冷风支管21,冷风支管21的延伸方向与冷风主管2的延伸方向一致,即冷风支管21也与热风管道1的延伸方向垂直。冷风支管21设置在热风管道1内,冷风支管21一端与冷风主管20相连通,冷风支管21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210,出风口210的开口朝向与热风管道1中热一次风的流向一致。
[0054]
冷风支管21设置有多根,多根冷风支管21之间平行且均布,如图所示:冷风支管21设置3×3共9根,图5、6a、6b、6c分别为同一横截面上、前后3排冷风支管21,如第一排的三根冷风支管21上分别开设三个出风口210,第一根冷风支管21的三个出风口210位于图示的下部,第二根冷风支管21的三个出风口210位于图示的中部,第三根冷风支管21的三个出风口210位于图示的上部,从而实现出风口210的错开。同样的,第二排的三根冷风支管21上的三个出风口210分别位于图示冷风支管21的上部、下部以及中部,第三排的三根冷风支管21上三个出风口210分别位于图示冷风支管21的中部、上部以及下部,这样不仅同一排中多根冷风支管21的出风口210错开,不同排之间对于前后的冷风支管21的出风口210也错开。
[0055]
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进口扩散部22,冷风主管20的出口与进口扩散部22入口相连通,冷风支管21的一端与进口扩散部22的出口相连通,进口扩散部2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冷风主管21的横截面面积,从而进口扩散部22将冷风主管20的冷一次风分别引入各个冷风支管21。在本实施例中:进口扩散部22的横截面呈方形,并且进口扩散部22的口径从一端至另一端保持不变。当然,进口扩散部2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如喇叭口等。
[0056]
此外,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安装板、封堵板24。其中: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230、第二安装板231,冷风支管2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安装板230上,并与冷风主管20相连通;冷风支管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板231上,并由封堵板24封堵。在本实施例中:冷风主管20、进口扩散部22、第一安装板230、冷风支管21、第二安装板231以及封堵板24连接成一体,这样在连通冷风管道组件与热风管道1时,只需要将作为一个整体的冷风管道组件与热风管道1实现连接即可。
[0057]
本实施例从原来的简单t字形连接,改为从冷风主管中引出多根多排冷风支管,形成多点散射向热风管道中进风,同时冷风支管均匀布置在热风管道中,不仅能够起到混合冷热风作用,还能够起到气流的均流、稳流作用,使得管道中气流的温度场、速度场更加均匀,为下游流量测量元件创造良好条件,整个改造设计巧妙,对电厂现场紧凑的空间位置能够顺利实施,基本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位置,为磨煤机进口风流量测量准确打下坚实基础。
[005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
1.一种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包括与磨煤机入口相连通的热风管道、冷风管道组件,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热风管道相连通的冷风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冷风支管,所述的冷风支管设置在所述的热风管道内,所述的冷风支管一端与所述的冷风主管相连通,所述的冷风支管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支管在所述的热风管道的横截面上分布有多根,多根所述的冷风支管上的出风口的位置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支管沿所述的热风管道的延伸方向分布有多根,多根所述的冷风支管上的出风口的位置错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支管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的冷风支管之间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主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热风管道的延伸方向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支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冷风主管的延伸方向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的热风管道中热一次风的流向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进口扩散部,所述的冷风主管的出口与所述的进口扩散部入口相连通,所述的冷风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进口扩散部的出口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扩散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的冷风主管的横截面面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安装板、封堵板,所述的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的冷风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上,并与所述的冷风主管相连通;所述的冷风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二安装板上,并由所述的封堵板封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包括与磨煤机入口相连通的热风管道、冷风管道组件,冷风管道组件包括与热风管道相连通的冷风主管,冷风管道组件还包括冷风支管,冷风支管设置在热风管道内,冷风支管一端与冷风主管相连通,冷风支管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多根多排冷风支管形成多点散射向热风管道中进风,同时冷风支管均匀布置在热风管道中,不仅能够起到混合冷热风作用,还能够起到气流的均流、稳流作用,使得管道中气流的温度场、速度场更加均匀,为下游流量测量元件创造良好条件,整个改造设计巧妙,对电厂现场紧凑的空间位置能够顺利实施,基本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位置,为磨煤机进口风流量测量准确打下坚实基础。打下坚实基础。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王祝成 陈敏 王小华 梅振峰 姚胜 薛晓垒 彭小敏 俞胜捷 梁昊 刘瑞鹏 赵鹏 李越 丁奕文 朱晋勇 王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8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声明:
“磨煤机入口冷热风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