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矿山主溜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溜井(1),所述主溜井(1)内壁水平开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沿主溜井(1)中心线对称设置,容纳槽(11)内滑动设置有用于阻碍积水流入主溜井(1)的挡护机构(2),挡护机构(2)沿主溜井(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为两个相同的挡护组件(21),容纳槽(11)内壁竖直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内设置有用于关闭挡护组件(21)的复位组件(3),复位组件(3)与挡护组件(21)固定连接,主溜井(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用于为复位组件(3)提供动力的卷扬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主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护组件(21)包括盖板(211)、第一弹簧(212)、钢丝绳(213)和压杆(214),盖板(211)水平设置,盖板(211)位于容纳槽(11)内与容纳槽(11)滑动连接,压杆(214)竖直设置,压杆(214)位于限位槽(12)内,压杆(214)顶端贯穿主溜井(1)上表面,卷扬机(8)与压杆(214)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12)固定连接在压杆(214)与限位槽(12)底壁之间,钢丝绳(213)固定连接在压杆(214)与盖板(211)之间,第一弹簧(212)处于原长状态时,压杆(214)远离第一弹簧(212)的一端伸出主溜井(1)上表面,盖板(211)沿水平方向伸出容纳槽(11)至主溜井(1)中心处,第一弹簧(212)处于压缩状态时,盖板(211)完全位于容纳槽(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主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3)包括滑块(31)和第二弹簧(32),滑块(31)位于容纳槽(11)中,且滑块(31)位于压杆(214)正对盖板(211)的侧壁上,滑块(31)与压杆(214)滑动连接,第二弹簧(32)固定连接在滑块(31)与盖板(211)之间,且第二弹簧(32)处于原长状态时,盖板(211)沿水平方向伸出容纳槽(11)至主溜井(1)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山主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正对压杆(214)的竖直侧壁上竖直开设有滑槽(4),滑槽(4)相正对的内壁上开设有滑移槽(41),滑块(31)相对滑移槽(4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滑移块(311),滑块(31)与滑槽(4)滑动连接,滑移块(311)与滑移槽(4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主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214)靠近第一弹簧(212)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5),第一套环(5)套设在第一弹簧(212)外,限位槽(12)正对压杆(214)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6),第一套环(5)直径大于第二套环(6)直径,第二套环(6)套设在第一弹簧(212)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主溜井,其特征在于:地面上固定设置有挡水环(7),挡水环(7)为环形围绕在主溜井(1)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主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213)外套设有保护套(2131),钢丝绳(213)与保护套(2131)滑动连接,保护套(2131)位于钢丝绳(213与岩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主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内壁靠近钢丝绳(213)处固定设置有耐磨块(2132),耐磨块(2132)与保护套(2131)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矿山溜井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矿山主溜井。
背景技术
溜井是指利用自重从上往下溜放矿石的巷道,它在平硐开拓或竖井开拓的矿山获得广泛应用,供上部阶段转放矿石或废石到下部阶段或下部矿仓,为一个或多个阶段服务的,称主溜井,它属于辅助开拓巷道。
由于主溜井与巷道连通,相关技术中的主溜井排水系统尚不完善,巷道积水流入溜井,会使矿石含水量增大,含硫较高的矿石遇水后,矿石表面氧化会形成硫酸盐薄膜,矿石受压后黏结在一起易造成主溜井堵塞。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巷道积水流入主溜井,使矿石遇水受压后黏结在一起易造成主溜井堵塞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巷道积水流入主溜井,使矿石遇水受压后黏结在一起易造成主溜井堵塞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矿山主溜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矿山主溜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矿山主溜井,包括主溜井,所述主溜井内壁水平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沿主溜井中心线对称设置,容纳槽内滑动设置有用于阻碍积水流入主溜井的挡护机构,挡护机构沿主溜井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为两个相同的挡护组件,容纳槽内壁竖直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关闭挡护组件的复位组件,复位组件与挡护组件固定连接,主溜井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用于为复位组件提供动力的卷扬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护机构位于容纳槽中,当矿石运输到主溜井处,启动卷扬机,卷扬机驱动复位组件运动使挡护组件打开,将矿石倾倒至主溜井内,矿石倾倒结束后,复位组件使挡护组件关闭,对主溜井起到减少积水的作用从而减少主溜井堵塞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挡护组件包括盖板、第一弹簧、钢丝绳和压杆,盖板水平设置,盖板位于容纳槽内与容纳槽滑动连接,压杆竖直设置,压杆位于限位槽内,压杆顶端贯穿主溜井上表面,卷扬机与压杆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压杆与限位槽底壁之间,钢丝绳固定连接在压杆与盖板之间,第一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压杆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伸出主溜井上表面,盖板沿水平方向伸出容纳槽至主溜井中心处,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盖板完全位于容纳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矿石被运输到主溜井处,启动卷扬机,卷扬机带动压杆向下运动,压杆压缩第一弹簧,由压杆与盖板之间连接着钢丝绳,压杆运动拉动钢丝绳,使得盖板沿水平方向向着容纳槽内部移动,使主溜井开口处打开便于倾倒矿石。
可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滑块和第二弹簧,滑块位于容纳槽中,且滑块位于压杆正对盖板的侧壁上,滑块与压杆滑动连接,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滑块与盖板之间,且第二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盖板沿水平方向伸出容纳槽至主溜井中心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杆运动拉动盖板,盖板压缩第二弹簧,关闭盖板时,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压杆向上运动,压杆向上运动的同时,滑块与压杆滑动连接使第二弹簧相对压杆固定,继而第二弹簧的弹力推动盖板复位。
可选的,所述滑块正对压杆的竖直侧壁上竖直开设有滑槽,滑槽相正对的内壁上开设有滑移槽,滑块相对滑移槽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滑移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移块与滑移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起到导向的作用,滑槽内壁开设的滑移槽和滑块上设置的滑移块,使滑块在上下滑动的同时不脱离压杆。
可选的,所述压杆靠近第一弹簧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套设在第一弹簧外,限位槽正对压杆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第一套环直径大于第二套环直径,第二套环套设在第一弹簧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运动过程中,易发生弯折,第一弹簧弯折后影响复位,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对第一弹簧起到导向的作用,使第一弹簧压缩过程中不易弯折。
可选的,地面上固定设置有挡水环,挡水环为环形围绕在主溜井外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环能减少巷道上的积水通过主溜井岩壁流入主溜井,从而减少矿石受潮易堵塞主溜井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钢丝绳外套设有保护套,钢丝绳与保护套滑动连接,保护套位于钢丝绳与岩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在压杆的拉动下会与主溜井的岩壁发生摩擦,长时间摩擦会使岩壁产生沟壑,盖板在钢丝绳的拉动下不能完全进入容纳槽,将钢丝绳套上保护套,一方面能保护钢丝绳,另一方面能减少钢丝绳直接与岩壁摩擦,对岩壁的损害较小。
可选的,所述限位槽内壁靠近钢丝绳处固定设置有耐磨块,耐磨块与保护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块进一步将钢丝绳与岩壁之间隔开距离,使钢丝绳定位且减小对岩壁的磨损,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挡护组件的设置,挡护组件对主溜井开口处进行遮挡,减少水流入主溜井内,从而减少矿石受潮后,受压易黏结在一起导致主溜井堵塞的情况;
2.挡水环的设置,使主溜井上表面的积水不易流进主溜井内,从而降低矿石受潮的情况;
3.耐磨块的设置,将钢丝绳与岩壁隔开,减小钢丝绳与岩壁之间的摩擦,降低钢丝绳对岩壁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体现挡护机构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是为体现复位组件所在位置处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溜井;11、容纳槽;12、限位槽;2、挡护机构;21、挡护组件;211、盖板;212、第一弹簧;213、钢丝绳;2131、保护套;2132、耐磨块;214、压杆;3、复位组件;31、滑块;311、滑移块;32、第二弹簧;4、滑槽;41、滑移槽;5、第一套环;6、第二套环;7、挡水环;8、卷扬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矿山主溜井。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矿山主溜井包括主溜井1,主溜井1内壁水平开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以主溜井1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开设,容纳槽11为方形槽,容纳槽11内设置有挡护机构2,挡护机构2包括两个挡护组件21,挡护组件21沿主溜井1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挡护组件21用于减少水流进入主溜井1内;容纳槽11底壁上竖直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内设置有复位组件3;主溜井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台卷扬机8,卷扬机8为复位组件3提供驱动力;地面上固定设置有挡水环7,挡水环7为环形,挡水环7围绕在主溜井1开口外圈处;挡水环7阻碍水流沿主溜井1岩壁流入主溜井1内,从而减少矿石受潮易黏结造成主溜井1堵塞的现象。
参照图2和图3,挡护组件21包括盖板211、第一弹簧212、钢丝绳213和压杆214,盖板211水平设置,盖板211为方形板,盖板211位于容纳槽11中与容纳槽11滑动连接,盖板211沿容纳槽11长度方向滑动,压杆214竖直设置,压杆214位于限位槽12内与限位槽12滑动连接,压杆214沿限位槽12长度方向滑动,压杆214顶端贯穿并伸出主溜井1上表面,压杆214与主溜井1上表面滑动连接,压杆214伸出主溜井1上表面的顶端与卷扬机8固定连接,钢丝绳213位于盖板211和压杆214之间,钢丝绳213一端与盖板211靠近压杆214的一侧固定连接,钢丝绳213另一端与压杆214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12位于压杆214底部与限位槽12底壁之间,第一弹簧212两端分别与压杆214和限位槽12底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12处于原长状态时,压杆214顶端伸出主溜井1上表面,且盖板211远离压杆214的一侧位于主溜井1中心线处,相邻两块盖板211面积完全覆盖主溜井1开口,第一弹簧212被压缩后,盖板211完全位于容纳槽11中;矿石被运输到主溜井1开口处,工作人员启动卷扬机8,卷扬机8带动压杆214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压杆214运动压缩第一弹簧212,压杆214运动时拉动钢丝绳213,钢丝绳213带动盖板211向靠近压杆214处运动,使主溜井1开口处被打开,将矿石倒入主溜井1,盖板211减少水流进入主溜井1内,降低矿石受潮易黏结堵塞主溜井1的情况。
参照图2,压杆214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环5,第一套环5为环形,第一套环5套设在第一弹簧212外,限位槽12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环6,第二套环6为环形,第二套环6套设在第一弹簧212外,第一套环5直径大于第二套环6;第一弹簧212压缩和复位的过程中,第一套环5和第二套环6对第一弹簧212起到导向的作用,减少第一弹簧212运动过程中的弯折情况。
参照图2和图4,复位组件3包括滑块31和第二弹簧32,压杆214上竖直开设有滑槽4,滑槽4位于压杆214靠近盖板211的侧壁,滑块31外壁与滑槽4内壁抵接,滑块31位于滑槽4内与滑槽4滑动连接,且滑块31沿滑槽4长度方向滑动,滑槽4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滑移槽41,滑块31正对滑移槽41的两个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滑移块311,滑移块311周向外壁与滑移槽41内壁抵接,滑移块311位于滑移槽41内与滑移槽41滑动连接,滑移块311沿滑移槽4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滑块31位于容纳槽11内,滑块31顶壁和底壁均与容纳槽11内壁抵接,第二弹簧32位于盖板211与滑块31之间,第二弹簧32一端与盖板211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2另一端与滑块31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2处于原长状态时,盖板211伸出容纳槽11且盖板211远离滑块31一侧位于主溜井1中心线处;盖板211位于容纳槽11内部时,此时第一弹簧212和第二弹簧32均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弹簧212回弹时推动压杆214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压杆214向上运动的同时滑块31沿滑槽4滑动,钢丝绳213逐渐松弛,此时第二弹簧32回弹推动盖板211沿远离压杆214方向运动,第二弹簧32恢复原长状态时完成复位。
参照图4,钢丝绳213上套设有保护套2131,钢丝绳213与保护套2131滑动连接,限位槽12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耐磨块2132,耐磨块2132位于容纳槽11与限位槽12连接的拐角处,耐磨块2132与保护套2131固定连接;钢丝绳213在容纳槽11内多次滑动后,会对主溜井1岩壁造成损害,缩短钢丝绳213与盖板211之间的距离,易导致盖板211不能完全位于容纳槽11中,保护套2131保护钢丝绳213延长钢丝绳213使用寿命,耐磨块2132将钢丝绳213与主溜井1岩壁之间隔开距离,使钢丝绳213定位且减小对岩壁的磨损。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矿山主溜井的实施原理为:当矿石需要倾倒进主溜井1内时,启动卷扬机8,卷扬机8拉动压杆214向下运动,压杆214压缩第一弹簧212,压杆214拉动钢丝绳213使盖板211靠近压杆214方向移动,第二弹簧32被压缩,继而使主溜井1开口处开放;第一弹簧212回弹时,压杆214向上运动,滑块31抵住容纳槽11内壁,滑块31沿滑槽4滑移,第二弹簧32回弹推动盖板211复位,使主溜井1开口处关闭,减少水流进入主溜井1内,降低矿石受潮后易黏结从而受压后易堵塞主溜井1的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