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通用技术

> 矿用液压支架柱窝

矿用液压支架柱窝

217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山西鑫源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2021-12-20 13:38:49

权利要求

1.矿用液压支架柱窝,包括支柱(1)和固定连接在支柱(1)顶端的窝体(2),且窝体(2)为方形、实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窝体(2)上端设有呈矩阵分布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开设在窝体(2)内的活塞腔(3),所述活塞腔(3)内在竖直方向上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力柱(5),且承力柱(5)的上端贯穿活塞腔(3)的内顶面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活塞(4)的下端设有复位件,所述活塞腔(3)的内底壁开设有与之连通的通油孔(8);所述窝体(2)内且在多个支撑单元下方开设有液压腔(9),且液压腔(9)与通油孔(8)连通,所述液压腔(9)的一侧连通有进油管(10)与出油管(11),所述进油管(10)与出油管(11)共同连接有液压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液压支架柱窝,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3)的内顶面通过橡胶密封圈(6)与承力柱(5)气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液压支架柱窝,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活塞(4)、活塞腔(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液压支架柱窝,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10)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出油管(11)内安装有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液压支架柱窝,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直径大于承力柱(5)的直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柱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矿用液压支架柱窝。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是现代矿山采煤技术的重要支护设备,而柱窝是液压支架顶端的重要支撑配件,承受着巨大的矿山压力。柱窝顶面设置在顶梁的顶面下端,一般顶梁顶面皆为平面形状以便更大面积地接触柱窝顶面,当顶梁凹凸不平时,顶梁与柱窝之间的接触面积便大大减小,呈现为多点接触,导致柱窝各部分承受作用力不同,柱窝支撑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矿用液压支架柱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液压支架柱窝,包括支柱和固定连接在支柱顶端的窝体,且窝体为方形、实心结构,所述窝体上端设有呈矩阵分布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开设在窝体内的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在竖直方向上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力柱,且承力柱的上端贯穿活塞腔的内顶面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活塞的下端设有复位件,所述活塞腔的内底壁开设有与之连通的通油孔;所述窝体内且在多个支撑单元下方开设有液压腔,且液压腔与通油孔连通,所述液压腔的一侧连通有进油管与出油管,所述进油管与出油管共同连接有液压站。

优选的,所述活塞腔的内顶面通过橡胶密封圈与承力柱气密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活塞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出油管内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直径大于承力柱的直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矿用液压支架柱窝的优点在于:

液压站通过进油管向液压腔注入液压油,并通过通油孔进入活塞腔内顶升活塞,直至每个支撑单元中承力柱的上端与顶梁相抵触,受到阻力,无法继续上升为止,呈矩阵设置的承力柱替代了传统技术中窝体与顶梁多点接触的支撑方式,大大扩大了接触面积,使窝体各部分受力均衡,支撑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矿用液压支架柱窝正面的结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液压支架柱窝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柱、2窝体、3活塞腔、4活塞、5承力柱、6橡胶密封圈、7复位弹簧、8通油孔、9液压腔、10进油管、11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矿用液压支架柱窝,包括支柱1和固定连接在支柱1顶端的窝体2,且窝体2为方形、实心结构,窝体2上端设有呈矩阵分布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开设在窝体2内的活塞腔3,活塞腔3内在竖直方向上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4,活塞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力柱5,具体的,活塞4的直径大于承力柱5的直径,且承力柱5的上端贯穿活塞腔3的内顶面并延伸至外部,活塞4的下端设有复位件,活塞腔3的内底壁开设有与之连通的通油孔8;窝体2内且在多个支撑单元下方开设有液压腔9,且液压腔9与通油孔8连通,液压腔9的一侧连通有进油管10与出油管11,进油管10与出油管11共同连接有液压站。

活塞腔3的内顶面通过橡胶密封圈6与承力柱5气密连接,保证粉尘不会通过承力柱5与活塞腔3之间的缝隙进入活塞腔3内。

复位件为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活塞4、活塞腔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在停止使用时,可打开电磁阀,使液压油在复位弹簧7的复位作用下回流至液压站,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复位功能的器件。

进油管10内安装有使液压油仅能从液压站单向流通至液压腔9内的单向阀,出油管11内安装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时,此时承力柱5的上端面与窝体2的上端面平齐,电磁阀为关闭状态;

当顶梁为非平面(凹凸不平)时,可首先通过支柱1将窝体2上升至与顶梁顶面接触的状态,其次液压站通过进油管10向液压腔9注入液压油,并通过通油孔8进入活塞腔3内顶升活塞4,直至每个支撑单元中承力柱5的上端与顶梁相抵触,受到阻力,无法继续上升为止,呈矩阵设置的承力柱5替代了传统技术中窝体2与顶梁多点接触的支撑方式,大大扩大了接触面积,使窝体2各部分受力均衡,支撑更为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顶梁为平面时,液压站无需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矿用液压支架柱窝”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