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黄金克拉玛依哈图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哈图金矿齐Ⅱ矿区为自治区直属国有矿山,隶属西部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哈图金矿齐Ⅱ矿区矿山于始建于 1989 年,1994 年闭坑。
本区属于准噶尔弧形构造(Ⅰ级)西翼的玛依拉-扎依尔褶皱带(Ⅱ级)内的扎依尔-达尔布特复向斜(Ⅲ级)东段北翼。【1】
齐Ⅱ金矿区从 2010 年开始新的一轮地表钻探找矿,合计施工钻孔 30 个,总结其矿化和矿脉分布特征及品位、厚度变化特征,建立新的找矿模式。
1 矿区地质概况
区域地层出露以古生界为主,由一套厚度巨大的优地槽浅海相细—极细的火山碎屑—陆源碎屑沉积岩组成区域地层以石炭系为主,泥盆系少量,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出现于山前及沟谷中。
中上石炭统:分为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区域内大面积分布,是本区出露最广的地层,也是安齐断裂带金矿脉的主要围岩。
太勒古拉组(C2-3t):是本区出露最广的地层。主要分布于哈图断裂以南的广大地区,总厚度约 3000米。其底部和中部的杂色火山岩不但清楚地将本组与下伏包古图上亚组分开,而且将本组亦分为上、下两个亚组。
太勒古拉组下亚组(C2-3ta):自东向西沉积特征变化较大。其东是以正常沉积的细碎屑岩为主,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硅质岩等,向西则相变为以火山碎屑岩为主,其岩性为流纹质晶屑火山灰凝灰岩、泥质硅质岩、长石砂岩、放射虫硅质岩、沉凝灰岩、泥质粉砂岩、安山质火山灰凝灰岩、辉绿岩及少量凝灰质砾岩等。
太勒古拉组上亚组(C2-3tb):岩性由下而上主要为灰绿色杏仁状球颗玄武岩、紫红色含铁碧玉岩、泥质粉砂岩夹灰岩透镜体、中粒钙质长石砂岩、硅质粉砂岩夹细砂岩等。 【2】
2 矿区断裂带构造特征
达尔布特、安齐、哈图断裂均向南东逆冲,产状上陡下缓,是扎依尔推覆体内部一系列呈叠瓦状的次级滑脱面。齐依求Ⅱ号金矿区所处的扎依尔构造块体,受扎依尔推覆体的次级滑脱面—达尔布特断裂和哈图断裂所挟持。扎依尔构造块体主要由扎依尔—达尔布特复向斜组成。 【3】
达尔布特断裂、安齐断裂、哈图断裂为区域主干断裂。三断裂大致呈平行延伸,走向50-7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 65-80°不等。达尔布特断裂长达百余千米,其它两断裂长度亦在 50 千米以上。断裂带地貌标志较明显,均具数十条近百米的构造破碎带。
齐Ⅰ金矿区构造特征表现最显著的特点是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安齐断裂是矿区规模最大的断裂,是主干断裂构造,上盘发育的次级断裂是矿区的支干断裂构造,组成了矿区的构造格架,并把矿区分割成不同地质构造特征的构造小区。这些断裂构造多与金矿脉形成密切相关。主要断裂构造有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其次为北北东向及南北向等(见图 1、2)。
图 1 哈图金矿区主干断裂分布图
图 2 哈图金矿地表、隐伏矿脉分布图
(1)北东向断裂构造-安齐断裂
通过矿区之东南,为该区主干断裂。断裂走向 50-60°,倾向北西,倾角 70°左右,在区段内显示破碎带宽大,最宽处可达 120 米,断裂带内片理化带、压碎岩、断层泥和构造透镜体等极为发育,且多具碳酸盐化、硅化、绿泥石化、弱黄铁矿化等蚀变。可见后期北东向扭性小断裂叠置其上,切过片理化带,其间夹砖红色断层泥,经淘沙见有明金,化学分析最多含金达 1.74 g/t。安齐断裂下盘为包古图组,上盘为太勒古拉组,含金石英脉主要产于上盘玄武岩中。该断裂早期为压扭性左行扭动,晚期扭性为左行扭动,具多期复活特征。中科院地研所研究人员认为,分布于断裂两侧的齐 I、齐Ⅱ玄武岩体早期可能为同一岩体,为后期错动所致,断裂错距可达 5-6 千米之多。
2)F3 断裂
横贯测区中偏北部,规模上为区内Ⅱ级构造。总体呈 60°—80°走向展布,断裂面北倾,倾角为66°—80°。断裂带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宽度 1—30 余 m。根据其带内构造岩、石英脉、蚀变等特征及断裂结构面特点分东、西两段。
F3 断裂在东段地表规模较小,含矿性较差,与其他几组断裂相交或斜交,形成整个断裂破碎区;在西段断裂向深部延伸稳定,向深部延伸破碎带较宽,含矿性较好,内部及附近出现较大的矿体。【3】
3 齐Ⅱ金矿区断裂带地质特征
齐Ⅱ金矿位于安齐断裂的上盘,含矿岩石产出于赋矿地层,主要为太勒古拉组下亚组的凝灰质粉砂岩和凝灰质泥岩及硅质粉砂岩,围岩发生了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硅化,形成铁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石英-黄铁矿-毒砂-少量磁黄铁矿、石英-钠长石-黄铁矿-毒砂等组合。辉绿岩岩墙侵位于包古图组凝灰质泥岩和凝灰质粉砂岩中。如图 3 所示。3
图 3 齐Ⅱ金矿勘探区域分布图
4 齐Ⅱ金矿区主要矿体分布特征、品位变化规律
齐Ⅱ金矿主要控矿构造为与 NE 向安齐断裂伴生的 NE 向和 EW-SEE 向次级断裂,主要为 Fa 断层和F3 断层,其次受 F2 断层和其他小断层的控制成矿,矿体主要为黄铁矿化凝灰岩型、凝灰岩破碎成矿带,其次为石英脉型,由于后期安齐断裂多期活动,导致石英脉破碎,被含碳、含金和硫化物的断层泥胶结,形成破碎石英脉型矿体,是矿区金品位最高的矿石类型(4-5 g/t,品位高达 100 g/t 以上)。但石英脉两侧的含矿带多为强烈破碎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围岩,破碎带宽度通常为 1-2 m,且破碎围岩中常含金(<1 g/t)。含碳断层泥中含有一定金品位,说明断裂活动引起了 Au 的再活化和富集,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如图 4、5 所示。
图4 品位和矿体水平厚度变化表
图 5 齐Ⅱ金矿区西部、东部勘探线剖面图45
5 齐Ⅱ金矿区矿石特征
齐Ⅱ金矿矿体的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钠长石-铁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毒砂,以及少量黄铜矿和磁黄铁矿。该矿热液成矿期大致可以划分为 3 个阶段:阶段 I 形成粗粒石英-钠长石脉,其中含少量中粒自形黄铁矿和毒砂,阶段Ⅱ主要形成含金绢云母-铁白云石-细粒石英脉,其中硫化物含量低,但较阶段 I 石英-钠长石脉中高,硫化物主要以细粒他形黄铁矿、毒砂、黄铜矿为主,少量闪锌矿和磁黄铁矿,金主要呈浑圆状或麦粒状与石英共生。阶段Ⅲ主要形成石英-方解石脉穿切早阶段形成的石英-钠长石脉和含金细粒石英脉,或者作为构造破碎石英脉的胶结物产出。
齐Ⅱ从西部至东部的矿脉主要由 F3 和 Fa 断裂带控制,F3 和 Fa 断裂带在齐Ⅱ金矿区的延续性比较好,主要为是断裂带成矿。在西部施工钻孔见矿数据显示,成矿热液主要在 250-450 米左右聚集,靠近矿区中部为深部 250 米-450 米为成矿地带。该断裂为导矿、控矿断裂是明显的,但同时也是容矿构造,该断裂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长期活动,沿该断裂带分布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反映了安齐断裂为成矿前断裂,安齐断裂作为导矿构造的特点表明成矿期的安齐断裂带普遍含矿,找矿前景巨大。
6 齐Ⅱ金矿区钻孔
ZK24-5 的岩相学特征
ZK24-5 设计孔深 607m,0-170m 为构造破碎带,364-367m 为矿层,矿石为含碳化断层泥的石英脉,具黄铁矿化。采样位置 320-465m。岩性主体为晶屑凝灰岩,主要由石英晶屑、火山灰组成,少量长石晶屑,部分晶屑凝灰岩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大量由石英亚颗粒和少量方解石组成的斑晶。围岩及矿体中普遍具较强的碳化和构造泥化现象,距离矿脉越近越强,构造挤压面上通常具较强的碳化(见图 6a、c、d),石英脉矿石(见图 6c、d)与蚀变岩型矿体或围岩接触带中这种现象最强,主要由泥质成份和石墨组成。热液活动非常发育,围岩中形成大量的热液脉和热液角砾岩(见图 6e、f)。 【4】
晶屑凝灰岩中泥质成分含量较高,有时可达 15%(见图 7a、b),多以类似沉积层理的形式产出,但是这种泥质成分在距离矿脉(断裂带)较近的位置最发育,远离时含量则减少,分布极不均匀,说明这种泥质成分并非沉积成因的。同时,泥质成分与金属矿化(主要是黄铁矿)关系非常紧密,泥质条带中通常都伴随有较强的黄铁矿化,与此强弱形成对应的是石墨和草莓状黄铁矿的含量。泥质组分、石墨、草莓状黄铁矿和非草莓状黄铁矿在成因上可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泥质和石墨的形成可能与构造活动相关,晶屑凝灰岩发生较强的重结晶作用,形成类似于斑晶的石英(+方解石)团块(见图 7b、c),泥质和石墨形成的同时形成强烈还原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形成了草莓状黄铁矿,并为后来热液黄铁矿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4】
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和自然金,以黄铁矿化为主,围岩和矿体中含量均较高。黄铁矿可以分为明显不同的两期,第一期(py1)为球粒状的草莓状黄铁矿,多成群分布(见图 8a-d),与泥质成分和石墨的关系非常密切,通常相伴而生(见图 8b-d),筛状石墨空隙中含此类黄铁矿;第二期(py2)黄铁矿多呈自形粗粒的形式产出(见图 8e),部分沿着第一期黄铁矿的边部生长(见图 8a),金主要有两种产出形式:直接产于石英脉中、包裹于黄铁矿(py2)内部或充填在黄铁矿裂隙中(见图 8a-c)。直接产于石英脉中的金成群出现,与交代残余的围岩相伴出现(见图 8d);黄铁矿中包裹的金颗粒粒径通常在 1-3μm 左右,通常也成群相伴产出(见图 8a)。 【4】
图 6 ZK24-5 岩芯手标本照片6
图 7 晶屑凝灰岩显微照片
图 8 围岩中的矿化现象
※ZK24-5-11 中脉体穿插关系。m1 具黄铁矿化和黄铜矿化,黄铜矿少于黄铁矿;m2 伴有黄铁矿化,微量黄铜矿;m3 具有剪性特征,含黄铁矿,微量黄铜矿,m4 具张性特征,含黄铜矿。
7 找矿模式
在分析了齐Ⅱ金矿区的原始资料和实际施工坑道资料对比中,总结出构造成矿是齐Ⅱ矿区主要成矿模式,齐Ⅱ矿区实际坑道破碎严重,成矿规模不大,矿体多为串珠的囊状、豆状,沿构造带延续较好。
通过核实矿区的构造特征,通过岩浆热液成矿,查明了金矿体地表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品位等地质特征;比对其成矿地质条件,总结其成矿规律,在凝灰岩中的构造破碎带为主要载金矿带,自然金赋存状态:裂隙金、包裹金和粒间金,其中裂隙金为最主要赋存形式。其余包裹在凝灰岩中的金和黄铁矿、毒砂关系密切,为正相关关系。矿体中金矿物主要为成色高的显微自然金,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当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时,自然金与黝铜矿-黄铜矿-闪锌矿密切相关,被黄铁矿包裹或产出在黄铁矿粒间或裂隙;当载金矿物为毒砂时,自然金与黄铁矿-黄铜矿密切相关,黄铜矿沿周边交代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被毒砂包裹或脉状充填在毒砂裂隙中。
浅部矿体主要是破碎带成矿,经过地表风化淋滤,沉积成矿,深部为硅化强,构造弱的凝灰岩中夹含石英脉成矿,石英是最主要的载金矿物,其最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
F3 断裂在 Fa 断裂下部。为后期成矿主要来源和成矿空间。成为后期 F3 断裂范围找矿区域。
参考文献
1 新疆七大队三分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齐依求 I 号金矿区 L7 号脉初勘报告暨 L5、L10 号脉详查报告.1983.6,8~9;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 706 队.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齐Ⅱ金矿详查设计书.13~14;
3 新疆规划院.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齐Ⅱ金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2.4,14~15;
4 朱永峰.取样结果分析.2012.6;
5 沈远超,金成伟.西准噶尔地区岩浆活动与金矿化作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3,113~171;
6 胡恒明. 论新疆西准齐 I 矿床地质及成因. 科学出版社,1995;
7 安芳,朱永峰. 新疆哈图金矿蚀变岩型矿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2007, 6(26): 622~633;
8 肖飞.新疆哈图金矿容矿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9, 20(4):271-273;
9 张凤军. 哈图金矿金的伴生矿物与金矿脉地质特征的探讨[J] . 新疆有色金属. 2003, (3) : 5~6;
10 肖飞,徐存元,张凤军,林彩香. 西准噶尔哈图金矿床勘查新进展[J]. 新疆地质. 2010, 28(4): 409~412;
11 林彩香. 新疆哈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J]. 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 18(1): 125-128;
12 林彩香. 哈图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 L27-8 脉成矿特征分析[J]. 新疆有色金属, 2003, (1): 14-15;
声明:
“新疆西部黄金哈图金矿齐Ⅱ金矿区断裂带特征及金矿化特征”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