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通用技术

> 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及连续逆流浸出方法

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及连续逆流浸出方法

2172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薛平 魏明星  
2022-03-30 16:49:11

权利要求

1.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头座(29)、机尾座(23)、回转式连 续浸出室(12)、双层同轴套管(3)、三层同轴套管(21)、机头浓密机(1)、机尾浓密机(22)、设 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前端的机头封头(27)、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后端的机 尾封头(25)、固定套接在机头封头(27)中的机头中空轴(30)、固定套接在机尾封头(25)中 的机尾中空轴(24),其中,所述双层同轴套管(3)的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相互密封,三层同 轴套管(21)的相邻两层管之间相互密封,所述机头中空轴(30)通过第一轴承(6)设置在机 头座(29)上,机尾中空轴(24)通过第二轴承(17)设置在机尾座(23)上,所述机头中空轴 (30)、机尾中空轴(24)、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7)能使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在外部传 动系统的驱动下相对机头座(29)和机尾座(23)转动; 所述机头中空轴(30)内插入双层同轴套管(3),机头中空轴(30)能相对双层同轴套管 (3)转动,机头中空轴(30)与双层同轴套管(3)外层管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组件(5)旋 转密封; 所述机尾中空轴(24)内插入三层同轴套管(21),机尾中空轴(24)能相对三层同轴套管 (21)转动,机尾中空轴(24)与三层同轴套管(21)外层管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组件(19) 旋转密封; 所述双层同轴套管(3)的内层管一端连接有螺旋给料机(2),双层同轴套管(3)的内层 管另一端伸入并连通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双层同轴套管(3)的外层管一端设有通向机 头浓密机(1)输入端的第一通孔(3.1),双层同轴套管(3)的外层管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 (3.2),所述第二通孔(3.2)上设有高位溢流堰(8),该高位溢流堰(8)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 出室(12)内部机头端; 所述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一端用于输入浸出剂,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另 一端伸入并连通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三层同轴套管(21)的中层管一端设有与机尾浓密 机(22)的溶液返回端连通的第三通孔(21.1),三层同轴套管(21)的中层管另一端设有与回 转式连续浸出室(12)连通的第五通孔(21.2),所述三层同轴套管(21)的最外层管(14)的一 端为矿渣排出口(32),最外层管(14)的另一端设有第四通孔(14.1),所述最外层管(14)为 矿渣排出通道,所述矿渣排出口(32)通向机尾浓密机(22)的矿渣输入端,所述第四通孔 (14.1)上设有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 (12)内部机尾端,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机尾端的内壁设有与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对应 的矿渣捞勺(16),所述三层同轴套管(21)的最外层管(14)的一端插入非同轴输水管(26), 非同轴输水管(26)的输出端置于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溢流堰(8)和带 漏斗的排渣导管(15)的管口均面向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的顶部,所述带漏斗的排渣导管 (15)的管口高于高位溢流堰(8)的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中空轴(24)上固 定有链轮或齿轮(18),外部传动系统通过链轮或齿轮(18)带动机尾中空轴(24)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浓密机(1)的矿 料返回输出口连接螺旋给料机(2)的矿料漏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连续浸出室 (12)内设置有多个隔仓板(10),所述每个隔仓板(10)上均设有缺口(31),多个隔仓板(10) 缺口(31)在径向上按180°或其它方式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同轴套管(3)通 过第一万向节支座(4)设置在机头座(29)上,所述三层同轴套管(21)通过第二万向节支座 (20)设置在机尾座(2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连续浸出室 (12)上设有卸料孔(28)、人孔(13)和温度计插孔(11),所述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的内侧 壁上设置有多个炒板(9),所述最外层管(14)一端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之间设有支撑块 (33)。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进行连续逆流浸出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螺旋给料机(2)将经定量的矿料由双层同轴套管(3)的内层管连续送入回转式 连续浸出室(12)的机头端; 同时,经定量的浸出剂通过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送入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的 机尾端,此时,水通过非同轴输水管(26)进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并通过带漏斗的排渣 导管(15)流入三层同轴套管(21)的最外层管(14),然后通过矿渣排出口(32)通向机尾浓密 机(22)的矿渣输入端,水由机尾浓密机(22)的溶液返回端抽入第三通孔(21.1),并经过三 层同轴套管(21)的中层管后由第五通孔(21.2)进入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 步骤2: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在外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转动,此时在回转式连续浸出 室(12)及炒板(9)旋转运动的带动下矿料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由机头端向机尾端移 动,浸出剂和水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由机尾端向机头端移动,矿料和浸出液在逆向 移动过程中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矿料中的欲浸出元素不断溶于浸出液中; 步骤3: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在旋转过程中,完成浸出的矿渣由矿渣捞勺(16)收集, 并落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内,非同轴输水管(26)输出的水在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内 对完成浸出的矿渣进行冲洗,使完成浸出的矿渣由三层同轴套管(21)的最外层管(14)进入 机尾浓密机(22)的矿渣输入端,机尾浓密机(22)对完成浸出的矿渣进行沉淀,沉积的矿渣 经脱水排出,上清液由机尾浓密机(22)的溶液返回端抽入第三通孔(21.1),并经过三层同 轴套管(21)的中层管后由第五通孔(21.2)进入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循环利用,上清液在 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向机头端移动时对矿渣进行洗涤,完成了上述矿渣洗涤后的上清 液与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另一端流出的浸出剂混合形成浸出前液,该浸出前液继续 对矿料进行浸出反应; 步骤4:得到了欲浸出元素的浸出液和由矿料捞勺(7)收集的没完全反应的矿料通过高 位溢流堰(8)和双层同轴套管(3)的外层管导入到机头浓密机(1)中进行澄清处理,沉淀渣 通过机头浓密机(1)返回给螺旋给料机(2)的矿料漏斗,澄清后溶液为浸出成品液。

说明书


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及连续逆流浸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及连续逆 流浸出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矿料性质差异,有色金属的提取方法和设备各不相同,通常分为“火法”和“湿 法”两类。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火法冶炼所占的比重正 逐年降低。由于湿法冶炼具有综合回收率高,投资省,环境易于控制的优势,近几十年来得 到长足发展。

浸出工序是湿法冶金工艺的重要工序。目前现有的浸出方法大都为:浸出器内的 混合物通过管道,用泵输送至分离器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器出来的固体和液体分别 用泵和管道送往下一道工序。如专利号为971013.X的中国专利《一种多级逆流浸出方法》, 专利号为20111015.9的中国专利《连续逆流浸出式生产锰电解液的方法》,这些方法大多属 于多段逆流槽浸范畴。

“多段逆流槽浸”是湿法冶金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艺方法。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 矿料中有价元素的提取(回收)率,但也仍存在以下问题:

1、多段逆流槽浸一般采用立式搅拌槽。当液固比较低时不仅消耗过多的搅拌能 量,而且极易形成搅拌死角,因此不能用于低品位矿料的溶浸。

2、该工艺只有完成前段浸出后才能进入后段浸出,各段设备只能间断工作,多段 浸出时涉及设备台数多,配置庞杂,占用大面积厂房,投资偏高,运行维护工作量大。

3、由于设备台数多,因此人工、动力消耗相对较大,无法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4、多段逆流浸出,受到设备结构的限制,不易做到封闭运行,不利于操作环境进一 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及连续逆流浸出方法,该方法 是将矿料从一封闭的具有搅拌功能的隧形容器一端投入,使之向另一端连续移动;浸出液 从隧形容器的另一端注入,并使之与矿料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连续移动,达到连续逆流浸 出的目的,该机组是一种由回转式浸出室、机头浓密机、机尾浓密机及配套系统组成的联动 机组,以取代“堆浸”、“池浸”、“多段逆流槽浸”等传统工艺方法及设备,并达到连续高效运 行,简化设备配置,适应多种不同品位矿料,节省能源、人力及环境友好的目标。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头 座、机尾座、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双层同轴套管、三层同轴套管、机头浓密机、机尾浓密机、设 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前端的机头封头、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后端的机尾封头、固定 套接在机头封头中的机头中空轴、固定套接在机尾封头中的机尾中空轴,其中,所述双层同 轴套管的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相互密封,三层同轴套管的相邻两层管之间相互密封,所述 机头中空轴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机头座上,机尾中空轴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机尾座上,所 述机头中空轴、机尾中空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能使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在外部传动系统 的驱动下相对机头座和机尾座转动;

所述机头中空轴内插入双层同轴套管,机头中空轴能相对双层同轴套管转动,机 头中空轴与双层同轴套管外层管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组件旋转密封;

所述机尾中空轴内插入三层同轴套管,机尾中空轴能相对三层同轴套管转动,机 尾中空轴与三层同轴套管外层管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组件旋转密封;

所述双层同轴套管的内层管一端连接有螺旋给料机,双层同轴套管的内层管另一 端伸入并连通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双层同轴套管的外层管一端设有通向机头浓密机输入端 的第一通孔,双层同轴套管的外层管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高位溢流 堰,该高位溢流堰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内部机头端;

所述三层同轴套管的内层管一端用于输入浸出剂,三层同轴套管的内层管另一端 伸入并连通回转式连续浸出室,三层同轴套管的中层管一端设有与机尾浓密机的溶液返回 端连通的第三通孔,三层同轴套管的中层管另一端设有与回转式连续浸出室连通的第五通 孔,所述三层同轴套管的最外层管的一端为矿渣排出口,最外层管的另一端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最外层管为矿渣排出通道,所述矿渣排出口通向机尾浓密机的矿渣输入端,所述第四 通孔上设有带漏斗的排渣导管,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内部机尾 端,回转式连续浸出室机尾端的内壁设有与带漏斗的排渣导管对应的矿渣捞勺,所述三层 同轴套管的最外层管的一端插入非同轴输水管,非同轴输水管的输出端置于带漏斗的排渣 导管内。

一种利用上述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进行连续逆流浸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1:螺旋给料机将经定量的矿料由双层同轴套管的内层管连续送入回转式连 续浸出室的机头端;

同时,经定量的浸出剂通过三层同轴套管的内层管送入回转式连续浸出室的机尾 端,此时,水通过非同轴输水管进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并通过带漏斗的排渣导管流入三层 同轴套管的最外层管,然后通过矿渣排出口通向机尾浓密机的矿渣输入端,水由机尾浓密 机的溶液返回端抽入第三通孔,并经过三层同轴套管的中层管后由第五通孔进入回转式连 续浸出室;

步骤2: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在外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转动,此时在回转式连续浸出 室及炒板旋转运动的带动下矿料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内由机头端向机尾端移动,浸出剂和 水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内由机尾端向机头端移动,矿料和浸出液在逆向移动过程中充分接 触,发生化学反应,矿料中的欲浸出元素不断溶于浸出液中;

步骤3: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在旋转过程中,完成浸出的矿渣由矿渣捞勺收集,并落 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内,非同轴输水管输出的水在带漏斗的排渣导管内对完成浸出的矿渣 进行冲洗,使完成浸出的矿渣由三层同轴套管的最外层管进入机尾浓密机的矿渣输入端, 机尾浓密机对完成浸出的矿渣进行沉淀,沉积的矿渣经脱水排出,上清液由机尾浓密机的 溶液返回端抽入第三通孔,并经过三层同轴套管的中层管后由第五通孔进入回转式连续浸 出室循环利用,上清液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内向机头端移动时对矿渣进行洗涤,完成了上 述矿渣洗涤后的上清液与三层同轴套管的内层管另一端流出的浸出剂混合形成浸出前液, 该浸出前液继续对矿料进行浸出反应;

步骤4:得到了欲浸出元素的浸出液和由矿料捞勺收集的没完全反应的矿料通过 高位溢流堰和双层同轴套管的外层管导入到机头浓密机中进行澄清处理,沉淀渣通过机头 浓密机返回给螺旋给料机的矿料漏斗,澄清后溶液为浸出成品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回旋式搅拌方法,矿料与浸出液分别通过回转式连续浸出室的机 头端和机尾端进入,矿料和浸出液在逆向移动过程中能无死角地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回转式搅拌方法为低液固比浸出创造了条件,因此本发明对低品位的矿料也能适应。

2、本发明的浸出段数理论上趋于无穷大,浸出过程能连续进行,因此人工、动力消 耗相对较小,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高。

3、本发明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的体积明显小于传统的多段逆流槽浸设备,占用 厂房面积小,且本发明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的零配件数量小于传统的多段逆流槽浸设 备,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工作量相对较小。

4、本发明的整个连续逆流浸出反应,及后续的废渣脱水过程均在封闭的条件下进 行,有利于操作环境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双层同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三层同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隔仓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头浓密机、2—螺旋给料机、3—双层同轴套管、3.1—第一通孔、3.2— 第二通孔、4—第一万向节支座、5—第一密封组件、6—第一轴承、7—矿料捞勺、8—高位溢 流堰、9—炒板、10—隔仓板、11—温度计插孔、12—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3—人孔、14—最外 层管、14.1—第四通孔、15—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6—矿渣捞勺、17—第二轴承、18—齿轮、 19—第二密封组件、20—第二万向节支座、21—三层同轴套管、21.1—第三通孔、21.2—第 五通孔、22—机尾浓密机、23—机尾座、24—机尾中空轴、25—机尾封头、26—非同轴输水 管、27—机头封头、28—卸料孔、29—机头座、30—机头中空轴、31—缺口、32—矿渣排出口、 3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原理为:连续逆流浸出是矿料从一封闭的,具有连续搅拌功能的隧形容 器的一端投入,并使之向另一端连续移动;浸出液从隧形容器的另一端注入,并使之与矿料 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连续移动。矿料、浸出液在移动中发生浸出反应,矿料中的欲浸出元 素,连续贫化;浸出液中的欲浸出元素连续增浓的浸出方法。

如图1~4所述的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它包括机头座29、机尾座23、回转式连续浸 出室12、双层同轴套管3、三层同轴套管21、机头浓密机1、机尾浓密机22、设置在回转式连续 浸出室12前端的机头封头27、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后端的机尾封头25、固定套接在 机头封头27中的机头中空轴30、固定套接在机尾封头25中的机尾中空轴24,其中,所述双层 同轴套管3的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相互密封,三层同轴套管21的相邻两层管之间相互密封, 所述机头中空轴30通过第一轴承6设置在机头座29上,机尾中空轴24通过第二轴承17设置 在机尾座23上,所述机头中空轴30、机尾中空轴24、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7能使回转式连 续浸出室12在外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相对机头座29和机尾座23转动;

所述机头中空轴30内插入双层同轴套管3,机头中空轴30能相对双层同轴套管3转 动,机头中空轴30与双层同轴套管3外层管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组件5旋转密封;

所述机尾中空轴24内插入三层同轴套管21,机尾中空轴24能相对三层同轴套管21 转动,机尾中空轴24与三层同轴套管21外层管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组件19旋转密封;

所述双层同轴套管3的内层管一端连接有螺旋给料机2,双层同轴套管3的内层管 另一端伸入并连通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双层同轴套管3的外层管一端设有通向机头浓密 机1输入端的第一通孔3.1,双层同轴套管3的外层管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3.2,所述第二通 孔3.2上设有高位溢流堰8,该高位溢流堰8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部机头端;

所述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一端用于输入浸出剂,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另 一端伸入并连通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插入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 稍深的部位,避免浸出剂随矿渣排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三层同轴套管21的中层管一端 设有与机尾浓密机22的溶液返回端连通的第三通孔21.1,三层同轴套管21的中层管另一端 设有与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连通的第五通孔21.2,所述三层同轴套管21的最外层管14的一 端为矿渣排出口32,最外层管14的另一端设有第四通孔14.1,所述最外层管14为矿渣排出 通道,所述矿渣排出口32通向机尾浓密机22的矿渣输入端,所述第四通孔14.1上设有带漏 斗的排渣导管15,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设置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部机尾端,回转式 连续浸出室12机尾端的内壁设有与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对应的矿渣捞勺16,所述三层同轴 套管21的最外层管14的一端插入非同轴输水管26,非同轴输水管26的输出端置于带漏斗的 排渣导管15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高位溢流堰8和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的管口均面向回转式 连续浸出室12的顶部,所述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的管口高于高位溢流堰8的管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尾中空轴24上固定有链轮或齿轮18,外部传动系统通过 链轮或齿轮18带动机尾中空轴24转动,从而带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机头浓密机1沉淀矿料的返回输出口连接螺旋给料机2的矿 料漏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设置有多个隔仓板10,所述每个隔 仓板10上均设有缺口31,多个隔仓板10缺口31在径向上按180°或其它方式交错分布,达到 限制矿料及浸出液定向移动的目的,其中相邻的两个隔仓板10之间为一个浸出段,多个隔 仓板10实现连续多段浸出,以保证获得较高有价元素浓度和降低浸出废渣含浸出剂的浓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层同轴套管3通过第一万向节支座4设置在机头座29上, 所述三层同轴套管21通过第二万向节支座20设置在机尾座23上。双层同轴套管3由第一万 向节支座4支撑,机头中空轴30由第一轴承6支撑,使机头中空轴30能相对双层同轴套管3转 动;三层同轴套管21由第二万向节支座20支撑,机尾中空轴24由第二轴承17支撑,使机尾中 空轴24能相对三层同轴套管21转动,本发明的第一万向节支座4和第二万向节支座20能保 证双层同轴套管3、机头中空轴30、三层同轴套管21和机尾中空轴24密封部位的同轴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上设有多个卸料孔28、人孔13和温度 计插孔11,以适应停机检修和正常生产状况的监测,所述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的内侧壁上 设置有多组炒板9,以达到无死角均匀搅拌的效果。所述最外层管14一端的顶部侧壁和底部 侧壁之间设有支撑块3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非同轴输水管26的输出端接近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的漏斗 沿口,对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内的矿渣进行冲洗,便于矿渣排入机尾浓密机22。

上述技术方案中,高位溢流堰8和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由于固定在对应的同轴套 管上,使得其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转动时保持静止,且管口垂直朝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矿料捞勺7和矿渣捞勺16为可调或不可调容积的捞勺。

上述技术方案中,机头浓密机1用于浸出后液的初步固液分离。机尾浓密机22用于 矿渣的排出前洗涤与脱水。上述机头浓密机1和机尾浓密机22均为现有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是由直径不同或相同的圆柱、圆锥形筒体 组合而成,其两端封头上设有中空轴,并由滚动轴承支撑。浸出室一端的中空轴上设有齿轮 或链轮与传动系统联接,并带动浸出室按设定转速回转。

一种利用上述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进行连续逆流浸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1:螺旋给料机2将经定量的矿料由双层同轴套管3的内层管连续送入回转式 连续浸出室12的机头端;

同时,经定量的浸出剂通过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送入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的 机尾端,此时,水通过非同轴输水管26进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并通过带漏斗的排渣导管 15流入三层同轴套管21的最外层管14,然后通过矿渣排出口32通向机尾浓密机22的矿渣输 入端,水由机尾浓密机22的溶液返回端抽入第三通孔21.1,并经过三层同轴套管21的中层 管后由第五通孔21.2进入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

步骤2: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在外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转动,此时在回转式连续浸 出室12及炒板9旋转运动的带动下矿料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由机头端向机尾端移动, 浸出剂和水(浸出剂和水即为浸出前液)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由机尾端向机头端移动, 矿料和浸出液在逆向移动过程中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矿料中的欲浸出元素不断溶于 浸出液中;

步骤3: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在旋转过程中,完成浸出的矿渣由矿渣捞勺16收集, 并落入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内,非同轴输水管26输出的水在带漏斗的排渣导管15内对完成 浸出的矿渣进行冲洗,使完成浸出的矿渣由三层同轴套管21的最外层管14进入机尾浓密机 22的矿渣输入端,机尾浓密机22对完成浸出的矿渣进行沉淀,沉积的矿渣经脱水排出,上清 液由机尾浓密机22的溶液返回端抽入第三通孔21.1,并经过三层同轴套管21的中层管后由 第五通孔21.2进入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循环利用,上清液在回转式连续浸出室12内向机头 端移动时对矿渣进行洗涤,完成了上述矿渣洗涤后的上清液与三层同轴套管21的内层管另 一端流出的浸出剂混合形成浸出前液,该浸出前液继续对矿料进行浸出反应;

步骤4:得到了欲浸出元素的浸出液和由矿料捞勺7收集的没完全反应的矿料通过 高位溢流堰8和双层同轴套管3的外层管导入到机头浓密机1中进行澄清处理,沉淀渣通过 机头浓密机1返回给螺旋给料机2的矿料漏斗,澄清后溶液为浸出成品液。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浸出工艺所使用的浸出液系统不同,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 的过流部件材质可选用普钢、耐酸不锈钢、工业纯钛、工程塑料衬里或部分复合材料制造。

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的部分动力装置设置调速功能,以适应工艺参数的变化。

本发明保持了多段逆流槽浸的长处,较好地解决了其不足之处,在湿法冶炼领域 作酸性、碱性浸出设备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下面举例两个例子说明本发明适用的浸出反应:

例1:自然铜矿的氨浸

矿料:自然铜矿,铜含量约4%,碱性脉石,粒度-10目;浸出液成分:H2O、(NH4)2SO4、 工业氨水和压缩空气;浸出条件:常温,液固比1:1.2,时间2.5小时;标称处理能力:25吨/24 小时;设备尺寸:长·宽·高=11×1.6×1.5(米);机组总功率配置:11千瓦;浸出技术指 标:Cu浸出回收率96%;渣含水≤10%;吨铜电耗:260千瓦·时;每班劳动力占用(不含运输 矿料):1人。

例2:氧化铜矿的溶浸

矿料:氧化铜矿,其中氧化矿部分含铜2.3%,硫化矿部分含铜0.6%,银约30克/ 吨,酸性脉石,粒度:-14目;浸出液成分:H2O、H2SO4、Fe2(SO4)3、少量HNO3;浸出条件:25℃~ 40℃、液固比:1:1,时间3小时;标称处理能力:50吨/24小时;设备尺寸:长·宽·高=13.5 ×2.5×2(米);机组总功率配置:18千瓦;浸出技术指标:Cu浸出回收率90%;渣含水8%;Ag 浸出回收率75%;吨铜电耗:300千瓦·时;每班劳动力占用(不含运输矿料):1人。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全文PDF

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及连续逆流浸出方法.pdf

声明:
“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及连续逆流浸出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