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生物堆浸系统调控电位的方法,它包括生物堆浸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为控制电位在600~700mV采取调节入堆矿量、中后期间歇喷淋浸出、控制喷淋液周转速率和封堆措施,具体工艺步骤和条件如下:
a.破碎-筑堆:先将次生硫化铜矿石破碎到-30mm~-50mm,筑堆,堆高10~12米,此后依据生物堆浸体系实测的电位高低,增加或减少入堆矿石量,以调节电位;
b.前期浸出:喷淋管道布局后,用萃余液作为喷淋液向筑堆连续喷淋,进行前期浸出,喷淋强度为30~50L/h·m2,同时控制喷淋液的周转速率,直到铜浸出率达到40~50%,得到前期的铜浸出液;
c.中后期浸出:用萃余液作为喷淋液向前期浸出后的矿堆进行间歇喷淋,同时控制喷淋液的周转速率,得到中后期的铜浸出液,两次浸出铜后的生物堆浸矿为老矿堆;
d.封堆隔离:生物堆浸过程中,每覆堆三层且铜浸出结束后用膜对下层老矿堆进行封堆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c铜浸出液入萃取-电积工序,得到产品阴极铜和萃余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萃余液一部分返回步骤b前期浸出和步骤c中后期浸出作为喷淋液。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萃余液剩余部分入中和工序,用石灰对中和至pH 6~9后外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膜为土工膜或PE膜,可阻止老矿堆中的黄铁矿继续氧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间歇喷淋为喷淋1天,停喷3~5天,可降低中后期浸出阶段的喷淋强度,抑制黄铁矿氧化,从而降低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浸矿微生物的数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堆浸系统调控电位的方法,适于矿冶行业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等显著优势,已成为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的首选工艺。目前,全球有近20座矿山采用该工艺。我国首座万吨级生物提铜矿山于2005年底在紫金山铜矿投产,充分利用了传统工艺难以利用的低品位资源,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铜浸出的实践过程中,矿石中的黄铁矿也会被氧化,而且由于黄铁矿含量比铜矿物含量高的多,生物堆浸过程的酸和铁产生量较大,环保成本较高。
辉铜矿(Cu2S)是次生硫化铜矿中铜的主要存在形态。辉
声明:
“生物堆浸系统调控电位的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