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非制冷测温热像仪辐射标定与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的实施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辐射温度标定阶段,第二阶段为温度测量阶段;其中,辐射温度标定结果作为测温运算阶段的输入,需要提前进行标定;而在进行辐射温度标定之前,先在非制冷红外热像仪镜头上安装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缆与计算机相连可实时获取到镜头温度与非制冷探测器焦平面温度,为标定过程提供硬件设备保障;所述辐射温度标定阶段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将黑体和红外成像器放置在温箱中,根据非制冷测温热像仪使用的环境温度条件,在其工作温度范围内,每间隔ΔTenv设置一个标定温度点;步骤12:在每一标定温度点Tenv处,对非制冷测温热像仪保温到位;保温结束后,将黑体温度调整至测温范围内的某一点,记录此时的黑体温度Tb',从非制冷测温热像仪通电开始进行计时,每间隔时间Δt,记录该时刻的镜头温度与焦平面温度,单位为℃,并采集该时刻的红外图像,记录红外图像中黑体目标的灰度均值,直至镜头温度与焦平面温度达到稳定为止,记录下从开机至到达稳定状态的时间tbalance;步骤13:在焦平面温度达到稳定后,根据所需的测温范围以每ΔTblack的间隔调整黑体温度,记录每一黑体温度处的红外图像,以获取不同目标温度Tblack下的红外图像中黑体目标的灰度均值GI(Tblack),至此,每个标定点都可以得到一条灰度均值GI(Tblack)—黑体温度Tblack的对应关系;步骤14:温箱升温5℃,重复步骤12和步骤13,直至完成所有的标定温度点的图像采集;所述温度测量阶段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焦平面温度稳定状态下的温度测量;包括:步骤211:开机查询镜头温度TE,认为此时的镜头温度等于环境温度,选择最邻近的三个标定的环境温度点TE1、TE2、TE3;针对TE1、TE2、TE3每一标定的环境温度点,在黑体温度为TBn时,得到对应的三个图像灰度均值,分别为GI1、GI2、GI3;通过二次插值,计算得到该镜头温度TE下黑体温度TBn时的图像灰度均值GIn(TBn);步骤212:根据公式(1)得镜头温度TE下,每间隔20℃黑体温度下的一系列图像灰度均值,对这些灰度均值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得到镜头温度TE下的一条图像灰度均值GI——黑体温度TBTE对应曲线TBTE(GI)
声明:
“非制冷测温热像仪辐射标定与温度测量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