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送风机、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送风机、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594   编辑:管理员   来源: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2024-03-12 17:28:5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送风机,其中,具备:马达,所述马达包括旋转轴和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部;以及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主板;在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主板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环状的侧板;以及配置在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多个叶片,所述离心风扇通过所述马达旋转,在所述离心风扇中,在所述主板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的外周端部与所述侧板的所述径向的外周端部之间设置有吹出口,所述主板具有凸部,所述凸部配置在所述径向的中央且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朝向所述侧板侧呈凸状,

所述凸部具有设置成凸状的凸面和配置在与所述凸面相反的一侧的凹面,所述驱动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被所述凹面包围的凹部的内部,所述凸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高度a小于所述吹出口的所述延伸方向的宽度b的一半,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内部的所述驱动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延伸方向的宽度c比所述驱动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宽度d的一半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在所述离心风扇设置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被所述侧板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的内周端部包围,

所述吸入口的内径e大于所述凸部的所述径向的宽度f,所述高度a小于所述宽度f的一半,所述多个叶片具有在所述径向上配置在比所述凸部靠外侧的位置的内周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在所述离心风扇设置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被所述侧板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的内周端部包围,

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截面中,所述凸部的所述凸面具有: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锥面;配置在比所述圆锥面靠所述吸入口侧的位置的第一曲面;以及配置在比所述圆锥面靠所述吹出口侧的位置的第二曲面,在从所述侧板侧观察所述主板时,所述第一曲面设置成凸状,所述第二曲面设置成凹状,

所述第一曲面的所述径向的宽度h比所述第二曲面的所述径向的宽度i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主板的所述外周端部以及所述侧板的所述外周端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朝向与所述吹出口相反的一侧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在所述离心风扇设置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被所述侧板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的内周端部包围,

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截面中,在所述离心风扇设置有: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与所述侧板垂直的直线上的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从所述吸入口朝向所述吹出口逐渐减少;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区域靠所述吹出口侧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与所述侧板垂直的直线上的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从所述吸入口朝向所述吹出口逐渐增加。

6.一种室内机,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径向上与所述吹出口相向地配置,所述宽度b为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宽度n的一半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中,还具备排水盘,所述排水盘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所述侧板的所述外周端部配置在比所述排水盘靠近所述热交换器的中央的位置。

8.一种空调机,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机;以及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配置在比所述送风机的所述吹出口靠下游侧的风路内。

说明书: 送风机、室内机以及空调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送风机、室内机以及空调机。背景技术[0002] 已知有具备离心风扇的送风机。国际公开第2006/126408号公开了一种送风机,该送风机具备在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主板及护罩(侧板)和配置在主板与

护罩之间的多个叶片。主板的径向的中央部分在从吸入口观察离心风扇时,相对于上述外

周部分设置成凸状。主板的上述中央部分在从与吸入口相反的一侧观察离心风扇时,相对

于上述外周部分设置成凹状。使送风机旋转的马达收纳于上述中央部分的凹状部分。离心

风扇的各叶片的内周端部设置在上述凸状部分上。

[0003] 现有技术文献[0004] 专利文献[0005]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126408号发明内容[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0007] 但是,主板的上述凸状部分妨碍气流从离心风扇的吸入口流入叶片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主板侧。由此,在叶片间,上述延伸方向的主板侧的压力下降,因此气流被吸向主板

侧,叶片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风速分布变得不均匀。结果,引起送风效率的下降及噪音的增

加。上述中央部分的上述延伸方向的高度越高,该问题越显著。

[0008] 另一方面,若使主板的上述中央部分的上述延伸方向的高度降低,则在上述延伸方向上配置于主板的上述凹状部分的外侧的马达的突出部扩大,送风机在上述延伸方向上

大型化。

[0009]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机,与以往的送风机相比,同时抑制了送风效率的下降、噪音的增加以及大型化。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0011] 本发明的送风机具备马达以及离心风扇,该马达包括旋转轴和使旋转轴旋转的驱动部,该离心风扇包括:固定于旋转轴的主板;在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与主板隔开间隔地配

置的环状的侧板;以及配置在主板与侧板之间的多个叶片,所述离心风扇通过马达旋转。在

离心风扇中,在主板的径向的外周端部与侧板的径向的外周端部之间设置有吹出口。主板

具有凸部,该凸部配置在径向的中央且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朝向侧板侧呈凸状。凸部具有设

置成凸状的凸面和配置在与凸面相反的一侧的凹面。驱动部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被凹面包

围的凹部。凸部的延伸方向的高度a小于吹出口的延伸方向的宽度b的一半。驱动部中的配

置于凹部的内部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的宽度c比驱动部的延伸方向的宽度d的一半宽。

[0012] 发明效果[0013]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送风机,与以往的送风机相比,同时抑制了送风效率的下降、噪音的增加以及大型化。

附图说明[0014]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送风机的立体图。[0015] 图2是图1所示的送风机的沿着旋转轴的剖视图。[0016]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送风机的比率a/b与风扇输入的关系的图表。[0017] 图4是实施方式2的送风机的沿着旋转轴的剖视图。[0018] 图5是实施方式3的送风机的沿着旋转轴的剖视图。[0019] 图6是实施方式4的送风机的沿着旋转轴的剖视图。[0020] 图7是实施方式5的送风机的沿着旋转轴的剖视图。[0021] 图8是实施方式6的送风机以及室内机的沿着旋转轴的剖视图。[0022] 图9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1~6中任一项的送风机的空调机的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0024] 实施方式1[0025] 如图1及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送风机100具备离心风扇10和马达20。离心风扇10包括主板11、多个叶片12以及侧板13。马达20包括旋转轴21、驱动部22以及支承部23。以下,

将旋转轴2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该延伸方向的径向以及周向简称为延伸方向、径向以及周

向。

[0026] 离心风扇10相对于旋转轴21为任意的位数的旋转对称。在离心风扇10设置有吸入口14和吹出口15,该吸入口14配置在上述径向的中央且朝向上述延伸方向开口,该吹出口

15配置在比吸入口14靠上述径向的外侧的位置且朝向与上述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

[0027] 主板11固定于旋转轴21。侧板13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相对于主板11配置在与马达20相反的一侧。主板11具有凸部16,该凸部16配置在上述径向的中央,且在从侧板13侧观察主

板11时朝向吸入口14呈凸状。凸部16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朝向侧板13侧、换言之朝向与马达

20相反的一侧突出。主板11还具有平坦部17,该平坦部17例如以在上述径向上包围凸部16

的方式设置且在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外周端部11b例如构成为平坦部17的外

周端部。凸部16和平坦部17一体地设置。凸部16与平坦部17的交界为在沿着旋转轴21的截

面中端面形成曲线的凸部16的外周端部与端面形成平面的平坦部17的内周端部的连接点。

[0028] 凸部16具有配置于在上述延伸方向及径向上最远离平坦部17的位置的顶部和作为与平坦部17的内周端部连接的底部的外周端部。在凸部16的顶部安装有固定于旋转轴21

的轮毂部30。由此,主板11经由轮毂部30固定于旋转轴21。

[0029] 平坦部17沿着上述周向设置成环状。平坦部17具有与凸部16的上述外周端部连接的内周端部和形成主板11的外周端部11b的外周端部。

[0030] 凸部16具有凸面16a和凹面16b,该凸面16a在从侧板13侧观察主板11时相对于平坦部17突出,该凹面16b配置在与凸面16a相反的一侧,在从与侧板13侧相反的一侧观察主

板11时相对于平坦部17凹陷。凸部16具有凹部19,该凹部19在从与侧板13侧相反的一侧观

察主板11时,在比平坦部17靠内侧的位置被凹面16b包围。

[0031] 凸面16a例如具有第一曲面16aa、第二曲面16ab以及圆锥面16ac。第一曲面16aa在上述延伸方向上配置在比圆锥面16ac靠吸入口14侧的位置,且在上述径向上配置在比圆锥

面16ac靠内周侧的位置。第二曲面16ab在上述延伸方向上配置在比圆锥面16ac靠吹出口15

侧的位置,且在上述径向上配置在比圆锥面16ac靠外周侧的位置。

[0032] 第一曲面16aa的上述径向的内周端部例如与轮毂部30连接。第一曲面16aa的上述径向的外周端部例如与圆锥面16ac的上述径向的内周端部连接。圆锥面16ac的上述径向的

外周端部例如与第二曲面16ab的上述径向的内周端部连接。第二曲面16ab的上述径向的外

内周端部例如与平坦部17的内周端部连接。第一曲面16aa与圆锥面16ac的交界为在沿着旋

转轴21的截面中端面形成曲线的第一曲面16aa的外周端部与端面形成直线的圆锥面16ac

的内周端部的连接点。圆锥面16ac与第二曲面16ab的交界为在沿着旋转轴21的截面中端面

形成直线的圆锥面16ac的外周端部与端面形成曲线的第二曲面16ab的内周端部的连接点。

[0033] 第一曲面16aa在从侧板13侧观察主板11时设置成凸状。第二曲面16ab在从侧板13侧观察主板11时设置成凹状。圆锥面16ac是以旋转轴21为中心的圆锥面。第一曲面16aa的

曲率中心相对于主板11配置在凹面16b侧。换言之,第一曲面16aa的曲率中心在上述延伸方

向上配置在比第一曲面16aa靠与吸入口14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第二曲面16ab的曲率中心相

对于主板11配置在凸面16a侧。换言之,第二曲面16ab的曲率中心在上述径向上配置在比第

二曲面16ab靠吸入口14侧的位置。

[0034] 多个叶片12分别配置在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各叶片12例如将主板11的平坦部17与侧板13之间连接。各叶片12在上述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各叶片12的内周端部例

如配置在比凸部16的外周端部靠外周侧的位置。

[0035] 侧板13沿着上述周向设置成环状。侧板13具有设置为形成离心风扇10的吸入口14的内周端部13a和设置为在与主板11之间形成吹出口15的外周端部13b。内周端部13a在上

述延伸方向上配置在比外周端部13b远离主板11的平坦部17的位置。在沿着上述旋转轴21

的截面中,侧板13具有曲率中心在上述径向上配置在比侧板13靠外周侧的位置的弯曲形

状。各叶片12例如从侧板13的位于比内周端部13a靠平坦部17侧的部分连接到侧板13的外

周端部13b。各叶片12的内周端部例如配置在比侧板13的内周端部13a靠内周侧的位置。

[0036] 吸入口14构成为被侧板13的内周端部13a包围的开口部。在从上述延伸方向观察离心风扇10时,吸入口14的平面形状是以旋转轴21为中心的圆形。离心风扇10具有在上述

周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吹出口15。各吹出口15在上述延伸方向上配置在主板11的外周端部

11b与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之间,且在上述周向上配置在相邻的2个叶片12之间。

[0037] 如上所述,马达20的旋转轴21经由轮毂部30固定于离心风扇10的主板11。驱动部22在内部收纳有定子和相对于定子与旋转轴21一起旋转的转子。驱动部22具有收纳在被主

板11的上述凹面16b包围的上述凹部19中的部分。驱动部22例如具有收纳于上述凹部的第

一部分22a和配置于上述凹部之外的第二部分22b。第一部分22a和第二部分22b在上述延伸

方向上排列配置。

[0038] 支承部23配置在比驱动部22靠上述径向的外侧的位置,且固定于驱动部22的第一部分22a以及第二部分22b中的至少任一方。支承部23例如具有收纳于上述凹部的部分和配

置于上述凹部之外的部分。支承部23通过未图示的固定构件固定于未图示的送风机100的

框体。在上述框体例如固定有未图示的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配置成在上述径向上与吹

出口15相向。

[0039] 如图2所示,将凸部16的凸面16a的上述顶部与上述底部之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最长距离称为凸部16相对于主板11的平坦部17的高度a。主板11的平坦部17的外周端部11b与

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之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最长间隔和吹出口15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

b相等。上述高度a相对于上述宽度b的比率a/b小于1/2。优选上述比率a/b小于1/3。吹出口

15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b例如为在上述径向上与吹出口15相向地配置的上述热交换器的

上述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以下。

[0040] 如图2所示,驱动部22的配置于上述凹部19的内部的第一部分22a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c比驱动部22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d的一半宽。换言之,上述宽度c比驱动部22中的

配置于上述凹部19的外部的第二部分22b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m(即上述宽度d与上述宽

度c之差)宽。此外,该宽度m也可以为零。换言之,也可以将整个驱动部22配置在凹部19的内

部。在该情况下,宽度c成为整个驱动部22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零。

[0041] 如图2所示,将在上述径向上相互相向地配置的侧板13的内周端部13a之间的最长距离称为吸入口14的内径e。将在上述径向上隔着旋转轴21地配置的凸部16的外周端部之

间的最长距离称为凸部16的宽度f。吸入口14的内径e例如大于凸部16的宽度f。凸部16的上

述高度a例如为凸部16的上述宽度f的一半以上且上述宽度f以下。上述宽度b小于上述内径

e。

[0042] 送风机100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适合于配置在空调机的室内机内并向室内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在该情况下,该热交换器例如配置于在上述径向上与吹出口15相

向的位置(参照图8)。

[0043] <作用效果>[0044] 送风机100具备马达20以及离心风扇10,该马达20包括旋转轴21和使旋转轴21旋转的驱动部22,该离心风扇10包括:固定于旋转轴21的主板11;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与主板11

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环状的侧板13;以及配置在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多个叶片12,该离心

风扇10通过马达20旋转。在侧板13的上述径向的中央设置有形成离心风扇10的吸入口14的

开口部。主板11具有凸部16,该凸部16配置在上述径向的中央,且在从侧板13侧观察主板11

时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朝向吸入口14呈凸状。在主板11的上述外周端部11b与侧板13的上述

外周端部13b之间设置有离心风扇10的吹出口15。凸部16具有在从侧板13侧观察主板11时

设置成凸状的凸面16a和配置在与凸面16a相反的一侧的凹面16b。驱动部22的至少一部分

收纳于被凹面16b包围的凹部19。凸部16的上述延伸方向的高度a小于吹出口15的上述延伸

方向的宽度b的一半。驱动部22中的配置于凹部19的内部的部分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c比

驱动部22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d的一半宽。

[0045] 若上述比率a/b为1/2以上,则多个叶片12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主板11侧的风量下降,另外,流入到吸入口14的外周侧的气体难以沿着侧板13流动。因此,叶片12间的风速分

布变得不均匀,叶片12间的通风阻力增大。图3是表示上述比率a/b与向送风机供给以使从

送风机吹出的风量达到设定的风量的电力(以下,称为风扇输入)的关系的图表。图3的横轴

表示上述比率a/b,图3的纵轴表示标准化的风扇输入。如图3所示,在上述比率a/b为1/2以

上的情况下,与上述比率a/b小于1/2的情况相比,风扇输入增大,送风效率下降。在该情况

下,送风机的噪音也变大。

[0046] 另外,若通过减小上述高度a而使上述比率a/b小于1/2,则上述宽度m变得大于上述宽度c,送风机100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大型化。另外,通过增大上述宽度b而使上述比率a/b

小于1/2,送风机100也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大型化。

[0047] 与此相对,在送风机100中,上述比率a/b小于1/2,且上述宽度c比上述宽度d的一半宽。因此,如图3所示,在送风机100中,与上述比率a/b为1/2以上的情况相比,风扇输入降

低,送风效率提高,且噪音降低。

[0048] 并且,由于上述宽度m比上述宽度c窄,因此,抑制了送风机100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大型化。通过使凸部16及马达20为扁平形状,实现了上述比率a/b小于1/2且上述宽度c比上

述宽度d的一半宽的送风机100。马达20的扁平化例如通过与不用支承部23而固定于送风机

的马达相比将马达20的支承部23配置在比驱动部22靠上述径向的外侧的位置而实现。根据

这样的理由,在送风机100中,同时抑制了送风效率的下降、噪音的增加以及大型化。

[0049] 优选上述比率a/b小于1/3。这样,与上述比率a/b为1/3以上且小于1/2的情况相比,叶片12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风速分布更均匀化,叶片12间的通风阻力降低,风扇输入进

一步降低。

[0050] 实施方式2[0051] 如图4所示,实施方式2的送风机101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送风机10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凸部16的上述高度a小于凸部16的上述宽度f的一半。

[0052] 凸部16的上述凹面16b的、上述顶部与上述底部之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最长距离小于凸部16的上述宽度f的一半。吸入口14的上述内径e比凸部16的上述宽度f大。

[0053] 在将凸部16的上述高度a为凸部16的上述宽度f的一半以上的送风机100和上述内径e与该送风机100相等的送风机101进行比较时,送风机101的凸部16比送风机100的凸部

16扁平。

[0054] 在送风机101中,上述高度a小于凸部16的上述宽度f的一半,因此,与上述高度a为凸部16的上述宽度f的一半以上的情况相比,凸部16设置得更扁平。因此,在送风机101中,

与上述高度a为凸部16的上述宽度f的一半以上的情况相比,上述高度a变小,但送风机101

的上述凹部19的容积变大。结果,在送风机101中,与在送风机100中上述高度a为凸部16的

上述宽度f的一半以上的情况相比,进一步抑制了送风效率的下降、噪音的增加以及大型

化。

[0055] 实施方式3[0056] 如图5所示,实施方式3的送风机102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送风机10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曲面16aa的上述径向的宽度h比上述第二曲面16ab的上述径向的

宽度i宽。此外,只要第一曲面16aa的上述径向的宽度h比上述第二曲面16ab的上述径向的

宽度i宽,送风机102也可以具有与送风机101相同的结构。

[0057] 第一曲面16aa的曲率半径比第二曲面16ab的曲率半径大。第一曲面16aa的上述宽度h例如比圆锥面16ac的上述径向的宽度j窄。第一曲面16aa的上述宽度h、上述第二曲面

16ab的上述宽度i、以及圆锥面16ac的上述宽度j之和的2倍与轮毂部30的上述径向的宽度

之和等于凸部16的上述宽度f。

[0058] 在送风机102中,上述宽度h比上述宽度i大,因此,从吸入口14流入到凸部16的顶部附近的气体沿着第一曲面16aa以及圆锥面16ac顺畅地流动。由此,不易产生第一曲面

16aa以及圆锥面16ac上的气流的剥离。并且,沿着圆锥面16ac流动的气体通过沿着第二曲

面16ab而转向,向叶片12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主板11侧流入。由此,与上述宽度h比上述宽

度i窄的情况相比,上述延伸方向的主板11侧的风量增加,叶片12间的风速分布变得均匀,

叶片12间的通风阻力减少。结果,在送风机102中,与在送风机100中上述宽度h比上述宽度i

窄的情况相比,送风效率进一步提高,且噪音进一步降低。

[0059] 另外,在第一曲面16aa的上述宽度h比圆锥面16ac的上述径向的宽度j窄的情况下,即使在第一曲面16aa上产生气流的剥离时,也容易发生剥离的气流沿着圆锥面16ac流

动的所谓的再附着。因此,上述宽度h比上述宽度j窄的送风机102的送风效率与上述宽度h

不比上述宽度j窄的送风机102的送风效率相比更高。

[0060] 实施方式4[0061] 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4的送风机103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送风机10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不同之处在于,主板11的外周端部11b以及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在上述延伸方向上

朝向与吸入口14相反的一侧弯曲。此外,只要主板11的外周端部11b以及侧板13的外周端部

13b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朝向与吸入口14相反的一侧弯曲,送风机103也可以具有与送风机

101或送风机102相同的结构。

[0062] 主板11例如具有凸部16、平坦部17以及相对于平坦部17朝向与吸入口14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8。平坦部17的上述内周端部与凸部16的上述外周端部连接。平坦部

17的上述径向的外周端部与第一弯曲部18的上述径向的内周端部连接。第一弯曲部18的上

述径向的外周端部形成主板11的外周端部11b。在沿着旋转轴21的截面中,第一弯曲部18的

曲率中心在上述径向上配置在比外周端部11b靠内周侧的位置。

[0063] 侧板13例如具有第二弯曲部24和第三弯曲部25,该第二弯曲部24具有侧板13的内周端部13a,该第三弯曲部25具有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在沿着旋转轴21的截面中,第二弯

曲部24的曲率中心在上述径向上配置在比侧板13的内周端部13a靠外周侧的位置。在沿着

旋转轴21的截面中,第三弯曲部25的曲率中心在上述径向上配置在比侧板13的外周端部

13b靠内周侧的位置。

[0064] 多个叶片12的内周端部配置在主板11的平坦部17与侧板13的第二弯曲部24之间。多个叶片12的外周端部配置在主板11的外周端部11b与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之间。也就是

说,多个叶片12的位于吹出口15侧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弯曲部18与第三弯曲部25之间。第

一弯曲部18与第三弯曲部25之间的上述延伸方向的间隔例如设置为恒定。

[0065] 在送风机103中,主板11的外周端部11b以及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朝向与吸入口14相反的一侧弯曲,因此,送风机103能够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朝向与吸入

口14相反的一侧顺畅地吹出气体。因此,送风机103适合于在比送风机靠下游侧需要沿着上

述延伸方向的风路AF的单元。在比送风机103靠下游侧形成的沿着上述延伸方向的风路中,

与主板11的外周端部11b以及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不朝向与吸入口14

相反的一侧弯曲的送风机中的风路相比,气流的偏差得到缓和,压力损失降低。结果,与外

周端部11b以及外周端部13b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不朝向与吸入口14相反的一侧弯曲的送风

机用于上述单元时的送风效率相比,送风机103用于上述单元时的送风效率高。

[0066] 实施方式5[0067] 如图7所示,实施方式5的送风机104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送风机10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不同之处在于,在沿着旋转轴21的截面中,在离心风扇10设置有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

域R2,在该第一区域R1中,与侧板13垂直的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从吸入口

14朝向吹出口15逐渐减少,该第二区域R2配置在比第一区域R1靠吹出口15侧的位置,且在

该第二区域R2中,与侧板13垂直的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从吸入口14朝向吹

出口15逐渐增加。此外,送风机104与送风机101同样地,凸部16的上述高度a小于凸部16的

上述宽度f的一半。

[0068] 第一区域R1形成于侧板13中例如位于比与多个叶片12的内周端部连接的连接部靠内周端部13a侧的部分与位于比该连接部靠外周端部13b侧的部分之间。

[0069] 第一区域R1例如形成于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该第一直线垂直于侧板13中位于比与多个叶片12的内周端部连接的连接部靠吸入口14侧的部分,该第二直线垂直于侧板

13中位于比该连接部靠吹出口15侧的部分。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

k比上述第二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l长。在第一区域R1中,与侧板13垂直的

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为上述距离l以上且上述距离k以下,从吸入口14朝向

吹出口15逐渐减少。

[0070] 第二区域R2配置在比第一区域R1靠吹出口15侧的位置。第二区域R2以与第一区域R1相连的方式设置。第二区域R2形成于侧板13中例如位于比与多个叶片12的内周端部连接

的连接部靠外周端部13b侧的部分与外周端部13b之间。

[0071] 第二区域R2例如形成于上述第二直线和与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垂直的第三直线之间。上述第二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l比上述第三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

13之间的距离短。上述第三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例如与上述宽度b相等。在

第二区域R2中,与侧板13垂直的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为上述距离l以上且

上述距离b以下,从吸入口14朝向吹出口15逐渐增加。

[0072] 多个叶片12的位于吸入口14侧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区域R1中位于吹出口15侧的区域内。多个叶片12的位于吹出口15侧的剩余部分配置在第二区域R2内。

[0073] 在送风机104中从吸入口14流入到离心风扇10内的气体依次流过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而到达吹出口15。换言之,从吸入口14流入的气体在第一区域R1中位于吸入口14

侧的区域内流动之后,到达叶片12之间。在第一区域R1中,与侧板13垂直的直线上的主板11

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从吸入口14朝向吹出口15逐渐减少,因此,流入叶片12之间的气体稳

定,不易产生在叶片12的内周端部附近的气流的剥离。并且,在第二区域R2中,与侧板13垂

直的直线上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距离从吸入口14朝向吹出口15逐渐增加,因此,在第

二区域R2内流动的气体由于扩散器效应而升压。由此,送风机104的送风效率与送风机100

的送风效率相比进一步提高。

[0074] 并且,送风机104与送风机100同样地,上述高度a小于上述宽度b的一半,因此,吹出口15处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风速分布得以均匀化。因此,在发挥扩散器效应的第二

区域R2中,也不易产生在侧板13上的气流的剥离。因此,送风机104的送风效率与离心风扇

仅具有扩散器形状的送风机的送风效率相比得到提高。

[0075] 实施方式6[0076] 如图8所示,实施方式6的送风机105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送风机10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宽度b为在上述径向上与吹出口15相向地配置的热交换器40的上

述延伸方向的宽度n的一半以上。此外,只要上述宽度b为上述宽度n的一半以上,送风机105

也可以具备与送风机101~送风机104中的任一个相同的结构。

[0077] 送风机105设置于室内机200。室内机200具备送风机105、热交换器40以及框体50。室内机200例如是天花板嵌入型的室内机。送风机105的上述延伸方向沿着上下方向,上述

径向沿着水平方向。吸入口14朝向下方开口。

[0078] 热交换器40在送风机105的上述径向上与吹出口15相向地配置。[0079] 框体50在内部收纳有送风机105及热交换器40。送风机105的支承部23通过固定构件31固定于框体50。在框体50中,在送风机105的吸入口1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室内的空气

导入到吸入口14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安装有格栅51。在上述径向上,在比格栅51靠外侧的

位置设置有多个吹出口52,该多个吹出口52用于将从送风机105的吹出口15吹出并在热交

换器40中与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室内吹出。热交换器40在框体50的内部配置在送

风机105的吹出口15与吹出口52之间。热交换器40的上方端部与框体50连接。热交换器40的

下方端部与排水盘53连接。

[0080] 送风机105的上述宽度b为在上述径向上与吹出口15相向地配置的热交换器40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宽度n的一半以上。上述宽度b为上述宽度n以下。送风机105的主板11的外

周端部11b例如配置在比热交换器40的上述延伸方向的中央部靠上方的位置。送风机105的

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例如配置在比热交换器40的上述延伸方向的中央部靠下方的位置。

[0081] 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配置在比排水盘53靠近热交换器40的中央的位置。

[0082] 送风机105与送风机100同样地,上述高度a小于上述宽度b的一半,因此,吹出口15处的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风速分布得以均匀化。因此,即使上述宽度b比较宽,为热交换

器40的上述宽度n的一半以上,也不易产生在侧板13上的气流的剥离。

[0083] 在送风机105中,与吹出口15的上述宽度b小于热交换器的上述宽度n的一半的情况相比,上述宽度b与上述宽度n之差小,因此,热交换器40中的风速分布得以均匀化,气体

的压力损失降低。

[0084] 并且,在送风机105中,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侧板13的外周端部13b配置在比排水盘53靠近热交换器40的中央的位置。因此,在具备送风机105的室内机200中,从吹出口15吹出

的气体不易与排水盘53碰撞,因此,抑制了室内机200内的通风阻力的增大。

[0085] 具备送风机105的室内机200与具备以往的送风机的室内机相比,同时抑制了送风效率的下降、噪音的增加以及大型化。

[0086] 如图9所示,实施方式1至6的送风机100~105能够应用于空调机300。空调机300例如具备室内机200和室外机210。室内机200具备热交换器40和送风机100~105。室外机210

具备压缩机211、室外热交换器212、膨胀阀213、四通阀214以及室外送风机215。室内机200

与室外机210经由多个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室内机200、室外机210以及多个制冷剂配管构

成包括压缩机211、室外热交换器212、膨胀阀213、四通阀214以及热交换器40的制冷剂回

路。从不同的观点而言,空调机300具备:至少1个送风机100~105;设置在比该至少1个送风

机100~105的吹出口15靠下游侧的位置的风路;以及配置于该风路内的热交换器40。在空

调机300中,送风机100~105例如作为在室内机中向室内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使用。具备

送风机100、101、103~105的室内机200具备例如与图8所示的室内机200相同的结构。在具

备送风机102的室内机200中,例如设置于比吹出口15靠下游侧的位置的风路相对于吹出口

15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朝向与吸入口14相反的一侧延伸,且在该风路内配置有热交换器40。

[0087] 如以上这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

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88] 附图标记说明[0089] 10离心风扇,11主板,11b、13b外周端部,12叶片,13侧板,13a内周端部,14吸入口,15、52吹出口,16凸部,16a凸面,16aa第一曲面,16ab第二曲面,16b凹面,17平坦部,18第一

弯曲部,19凹部,20马达,21旋转轴,22驱动部,22a第一部分,22b第二部分,23支承部,24第

二弯曲部,25第三弯曲部,30轮毂部,31固定构件,40热交换器,50框体,51格栅,53排水盘,

100、101、102、103、104、105送风机,200室内机,300空调机。



声明:
“送风机、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