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包括机壳(1)、履带(2)、料斗(3)、齿轮转筒(4),所述机壳(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齿轮转筒(4)的数量为二,对称分布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上方与下方,所述履带(2)位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所述履带(2)竖直套接于所述齿轮转筒(4)的外壁,所述履带(2)的外壁均匀分布着若干个所述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2)的外壁两侧沿竖直方向对称分布着若干个齿槽(8),且所述齿槽(8)与所述齿轮转筒(4)紧密贴合,所述履带(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着若干个滑动槽(7),所述料斗(3)的外侧对称分布着数量为二的伸缩杆(10)且所述伸缩杆(10)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料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的外侧上方固定有数量为一的滑动栓(9),所述滑动栓(9)水平贯穿于所述滑动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的底部分布有固定栓(11),所述固定栓(11)的数量为二,分别对称固定于数量为二的所述伸缩杆(10)底部侧面,所述固定栓(11)水平贯穿固定于所述履带(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正面与反面分布有固定端口(12),所述固定端口(12)的数量为四且以两个为一组竖直分布,对称贯穿于所述机壳(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转筒(4)的内部水平贯穿有滚动轴(13),所述滚动轴(13)水平贯穿于所述固定端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下方水平安装有入料筒(6),所述入料筒(6)为空心结构与所述机壳(1)的内部相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另一侧上方分布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的底部固定有下料板(14)。
说明书: 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背景技术[0002] 钛白粉(titaniumdioxide),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路线,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橡胶、化纤、陶瓷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钛白粉生产时需要将钛矿输送至球磨机进行磨粉操作,其中钛矿的输送一般可通过输送带或者斗式提升机来实现,斗提机即斗式提升机,斗提机是一个传统的叫法,它是利用均匀固接于无端牵引构件上的一系列料斗,竖向提升物料的连续输送机械,斗式提升机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煤、水泥、石块、石灰、砂、粘土、矿石、粮食、建筑等行业都有大量的应用。
[0003] 钛矿的输送稳定性关系到钛白粉生产稳定,而斗式提升机具有输送量大,提升高度高,运行平稳可靠,能够很好的稳定输送钛矿,但是,传统斗式提升机的料斗的安装方法通常为背装式,通过四个螺栓孔固定在两条传动链条或履带上,当重量较大的物料从高处落下,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料斗的连接点会受压力影响会产生断裂脱落等不必要的损伤,如此会影响钛白粉的生产流程的持续性,基于此,提供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料斗连接处受物料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力的影响发生断裂脱落,使用寿命不够长久的问题,提供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包括机壳、履带、料斗、齿轮转筒,所述机壳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齿轮转筒的数量为二,对称分布于所述机壳的内部上方与下方,所述履带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所述履带竖直套接于所述齿轮转筒的外壁,所述履带的外壁均匀分布着若干个所述料斗,所述履带的外壁两侧沿竖直方向对称分布着若干个齿槽,且所述齿槽与所述齿轮转筒紧密贴合,所述履带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着若干个滑动槽,所述料斗的外侧对称分布着数量为二的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料斗。[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斗的外侧上方固定有数量为一的滑动栓,所述滑动栓水平贯穿于所述滑动槽。[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分布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数量为二,分别对称固定于数量为二的所述伸缩杆底部侧面,所述固定栓水平贯穿固定于所述履带。[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壳的正面与反面分布有固定端口,所述固定端口的数量为四且以两个为一组竖直分布,对称贯穿于所述机壳。[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转筒的内部水平贯穿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水平贯穿于所述固定端口。[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壳的外壁下方水平安装有入料筒,所述入料筒为空心结构与所述机壳的内部相接通。[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壳的外壁另一侧上方分布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固定有下料板。[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 通过设置料斗连接处采用滑动栓和伸缩杆结构,当物料落入料斗中会对料斗产生向下的压力,料斗压缩伸缩杆装置,使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减缓物料下落时对料斗的压力,减小对料斗连接处的损伤。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结构示意图;[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结构示意图。[0019] 图中:1、机壳;2、履带;3、料斗;4、齿轮转筒;5、出料口;6、入料筒;7、滑动槽;8、齿槽;9、滑动栓;10、伸缩杆;11、固定栓;12、固定端口;13、滚动轴;14、下料板。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包括机壳1、履带2、料斗3、齿轮转筒4,机壳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齿轮转筒4的数量为二,对称分布于机壳1的内部上方与下方,履带2位于机壳1的内部,履带2竖直套接于齿轮转筒4的外壁,履带2的外壁均匀分布着若干个料斗3,履带2的外壁两侧沿竖直方向对称分布着若干个齿槽8,且齿槽8与齿轮转筒4紧密贴合,履带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着若干个滑动槽7,料斗3的外侧对称分布着数量为二的伸缩杆10且伸缩杆10的顶部固定于料斗3。
[0022]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的外部设置有驱动齿轮转筒4转动的电机,齿轮转筒4受电机驱动进行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履带2发生相同方向的转动,从而带动料斗3进行循环运行,当物料落入料斗3内部时,料斗3受物料压力影响,连接处的伸缩杆10发生压缩,减缓料斗3受到的压力,当物料顺料斗3倾斜倒出,伸缩杆10发生伸展,带动料斗3复位,有益于对料斗连接处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0023] 请着重参阅图2~5,料斗3的外侧上方固定有数量为一的滑动栓9,滑动栓9水平贯穿于滑动槽7。[0024] 在本实施例中:当物料落入料斗3,料斗3受物料压力影响,则需产生向下的位移压缩伸缩杆10,与料斗3连接的滑动栓9沿滑动槽7竖直移动,为料斗3缓冲压力提供基础条件。[0025] 请着重参阅图1、图4,伸缩杆10的底部分布有固定栓11,固定栓11的数量为二,分别对称固定于数量为二的伸缩杆10底部侧面,固定栓11水平贯穿固定于履带2。[0026] 在本实施例中:当物料落入料斗3,料斗3受物料压力影响,则需产生向下的位移压缩伸缩杆10,压缩杆10的上部受压力影响向下移动,下部则受固定栓11固定保持相对静止,为压缩杆10的压缩过程提供受力基础,同时为料斗3的固定提供端点。[0027] 请着重参阅图1,机壳1的正面与反面分布有固定端口12,固定端口12的数量为四且以两个为一组竖直分布,对称贯穿于机壳1;齿轮转筒4的内部水平贯穿有滚动轴13,滚动轴13水平贯穿于固定端口12。[0028]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端口12为滚动轴13提供了固定的点位,让滚动轴13可以转动的同时保持限位状态,滚动轴13受外力影响发生转动,同时滚动轴13贯穿于齿轮转筒4,带动了齿轮转筒4的转动。[0029] 请着重参阅图1,机壳1的外壁下方水平安装有入料筒6,入料筒6为空心结构与机壳1的内部相接通。[0030] 在本实施例中:入料筒6为空心结构与机壳1的内部相接通,物料通过入料筒6进入机壳1的内部,同时落入正在转动的料斗3内部,随料斗3向上移动。[0031] 请着重参阅图1,机壳1的外壁另一侧上方分布有出料口5,出料口5的底部固定有下料板14。[0032] 在本实施例中:带有物料的料斗3到达一定高度时发生反转,将物料倾倒,物料顺着出料口5底部的下料板方向滑动,从而落入摆放在下料板下方的储存仓里。[0033]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钛白粉加工用的球磨机上料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