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管和泵本体,所述泵管和所述泵本体采用公差配合的安装方式,所述泵管的周向上具有筋条,所述筋条上沿泵管周向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O型橡胶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本体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和所述泵盖通过铆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和所述泵盖均为独立成型,所述泵体和所述泵盖的配合面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槽与所述泵管同圆心。
说明书: 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碟式分离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
背景技术[0002] 向心泵是离心分离机特有的一种输出装置,向心泵一般由泵体与泵盖组成,采用铆钉连接为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向心泵相当于是“液流引导器”,通过向心泵流道引导液
体流动实现两种转变:一是流向的转变,通过向心泵流道,回转的液流流动方向从切向转换
到近乎径向,液体从泵室经叶轮边缘进入叶轮中心管道;另一是能量形式的转变,使液体已
具有的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以便克服输出液体的阻力,驱动液体输出。向心泵在分离机的分
离中起到将液体输送到其他设备不用外加动力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加工水平有限,一些
向心泵的加工配合要求又比较高,所以有些向心泵在加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泵
体2和泵盖1铆接时,由于部分加工受到限制,时常出现铆钉3铆接不牢,泵体2和泵盖1贴合
不好,从而使泵体2与泵盖1存在间隙,由此输送能力降低,输送液体产生泡沫、乳化以及背
压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其次,针对有筋条类的向心泵结构,由于筋条在泵盖上,筋条位于与
泵体配合部位,泵体需要与泵盖配合铆接,使得泵盖上的筋条很难加工,存在一定的干涉问
题,造成向心泵流道达不到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采用泵本体加泵管的组合式装配结构,便于加工和安装。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泵管和泵本体采用公差配合的安装方式,泵管的周向上具有筋条,筋条根部沿泵管周向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槽,安装
槽内安装O型橡胶密封圈。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泵本体包括泵体和泵盖,泵体和泵盖通过铆钉链接。
[0006] 更进一步的,泵体和泵盖均为独立成型,泵体和泵盖的配合面贴合连接。[0007] 进一步的,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槽与泵管同圆心。[0008] 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式的结构,便于加工和安装。不仅可以保证泵盖上筋条的加工要求,而且泵本体的泵体和泵盖单独加工,方便了配合面的加工,提高了加工质量,泵体
和泵盖贴合度更高。
附图说明[0009] 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向心泵的结构示意图;[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泵管结构示意图;[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泵本体结构示意图;[001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泵体流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 请参阅图2?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泵管4和泵本体5采用公差配合的安装方式,泵管的周向上具有筋条,筋条根部沿泵管周向设有O型橡胶密封
圈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O型橡胶密封圈6。
[0015] 采用组合式的设计,泵本体5和泵管4是分体的,均单独生产,泵管4可直接用型材加工,不必再像原结构,需要将泵盖焊接于泵管上,并且泵管上的筋条加工不再存在干涉问
题;
[0016] 泵本体5是由组合式向心泵泵本体泵体7和组合式向心泵泵本体泵盖9组成,由铆钉8链接,泵本体的泵体和泵盖均是单独生产,并且可采用现有型材来加工,方便了生产备
料;
[0017] 组合式向心泵泵本体泵体7和组合式向心泵泵本体泵盖9单独生产,方便配合面的加工,可以改善泵体和泵盖配合面的贴合问题;
[0018] 泵本体5的泵体零件上有特殊的向心泵流道设计,采用自编软件绘制。[0019] 该向心泵采用组合式的结构,便于加工和安装。不仅可以保证泵盖上筋条的加工要求,而且泵本体的泵体和泵盖单独加工,方便了配合面的加工,提高了加工质量,泵体和
泵盖贴合度更高。
[00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
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
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
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声明:
“碟式分离机用组合式向心泵”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