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332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焦作市钰欣机械有限公司  
2023-11-17 14:20:4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包括小车,其特征在于:小车的车架末端下端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转盘,小车的车架末端下端面固定在转盘上端面;小车上方设有伸缩框架,所述伸缩框架包括外框架、一端滑动装配于外框架内的内框架以及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可驱动内框架在外框架内前后移动;所述外框架后端通过铰接座铰连接在小车的车架末端的上端面、前端位于小车的车头上方,外框架的另一端下端面与小车的车架前端的上端面之间铰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外框架内设有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内框架内设有第二皮带输送机,且第一皮带输送机的输送皮带末端始终位于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输送皮带上方;所述小车的车架前端两侧对称设有转向行走轮,以带动小车的车架末端绕着转盘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液压缸的底部通过铰接头铰连接在小车的车架前端的上端面,液压缸的顶杆端部通过铰接座铰连接在外框架前端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外框架后端内的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轴向固定在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的主动齿轮、固定外框架前端内的导辊支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导辊支座上的导辊,导辊与主动齿轮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主动齿轮和导辊上连接有链条,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后侧,链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前侧,所述连接块固定在内框架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底部为平面,所述内框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前端固定有下料漏斗,所述下料漏斗的末端贴近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带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向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支架前端,两个支架后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小车前端两侧,支架一侧铰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在小车前端;支架绕转轴最大的转动角度为与小车前端两侧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前端底部转动安装有并排布置的多个下转轴,多个下转轴与内框架的底部滚动配合,下转轴后方的外框架顶部转动安装有并排布置的多个上转轴,多个上转轴与内框架的顶部滚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后端内设有与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连接的第一行程开关,连接块后侧设有与第一行程开关相配合用于断开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第一触头;所述外框架前端内设有与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连接的第二行程开关,连接块前侧设有与第一行程开关相配合用于断开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第二触头。

说明书: 一种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输送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可用于各种场合如流水作业平台、港口码头、物流乃至农业等领域,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相对于普通的皮带输送机具有输送距离适应性强、输送效率高等长处,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5109899A推荐有“新型伸缩式皮带输送机”、CN209843720U提供有“一种五节伸缩式输送机”和CN206679729U介绍有“一种伸缩皮带输送机”,等等。

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虽然各自具有特定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除了位于基部的一个落地输送机构(即“基本输送机构”,以下同)支承于地坪外,与落地输送机构为载体设置的其它伸缩输送机构在伸出时大体上处于水平悬臂状态,因而一方面容易下坠变形乃至损坏,尤其当被输送物品的份量重时,变形程度会相应增大,另一方面相对于落地输送机构,伸缩输送机构的数量以及伸展的距离受到限制,因为伸缩输送机构的个数越多且伸展距离越长,变形程度愈大,工作中的颤抖程度越剧烈;其二,由于为了在使用中避免出现前述变形、抖动、晃摆之类的问题,因而最大伸展长度(即落地输送机构的长度与所有伸缩输送机构的展开长度之和)受到限制,于是同样限制了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的应用范围,例如对于农业大棚蔬果施肥、种植与采摘等作业无法适应,因为农业种植大棚的长度达数十、上百米乃至更长;其三,由于缺乏将伸缩输送机构相互合理的锁定的机构,因而在非使用状态下存在非正常滑出之虞,即难以甚至无法充分可靠地以叠置状态收藏,而如果以伸展形式使其处于非使用状态(即备用状态),那么不仅会严重占用空间,而且对人员过往、其它作业等会产生干涉情形。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包括小车,小车的车架末端下端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转盘,小车的车架末端下端面固定在转盘上端面;小车上方设有伸缩框架,所述伸缩框架包括外框架、一端滑动装配于外框架内的内框架以及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可驱动内框架在外框架内前后移动;所述外框架后端通过铰接座铰连接在小车的车架末端的上端面、前端位于小车的车头上方,外框架的另一端下端面与小车的车架前端的上端面之间铰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外框架内设有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内框架内设有第二皮带输送机,且第一皮带输送机的输送皮带末端始终位于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输送皮带上方;所述小车的车架前端两侧对称设有转向行走轮,以带动小车的车架末端绕着转盘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液压缸的底部通过铰接头铰连接在小车的车架前端的上端面,液压缸的顶杆端部通过铰接座铰连接在外框架前端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外框架后端内的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轴向固定在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的主动齿轮、固定外框架前端内的导辊支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导辊支座上的导辊,导辊与主动齿轮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主动齿轮和导辊上连接有链条,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后侧,链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前侧,所述连接块固定在内框架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底部为平面,所述内框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前端固定有下料漏斗,所述下料漏斗的末端贴近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带上端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向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支架前端,两个支架后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小车前端两侧,支架一侧铰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在小车前端;支架绕转轴最大的转动角度为与小车前端两侧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前端底部转动安装有并排布置的多个下转轴,多个下转轴与内框架的底部滚动配合,下转轴后方的外框架顶部转动安装有并排布置的多个上转轴,多个上转轴与内框架的顶部滚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后端内设有与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连接的第一行程开关,连接块后侧设有与第一行程开关相配合用于断开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第一触头;所述外框架前端内设有与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连接的第二行程开关,连接块前侧设有与第一行程开关相配合用于断开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第二触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通过小车的转向轮的作用下使整个输送机旋转,同时通过升降机构能够调整输送机的俯仰角,在通过伸缩驱动机构可驱动内框架在外框架内前后移动,从而调节输送机的长度,以使输送机能够将物料输送到指定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皮带输送机处于缩回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的转向行走轮转动最大角度时的状态图。

图5为伸缩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包括小车1,小车1的车架末端下端面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转动安装有转盘3,小车1的车架末端下端面固定在转盘3上端面;小车1上方设有伸缩框架,所述伸缩框架包括外框架4、一端滑动装配于外框架4内的内框架6以及伸缩驱动机构12,为了便于内框架6在外框架4内进行伸缩,外框架4底部为平面,所述内框架4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滚轮9,伸缩驱动机构12可驱动内框架6在外框架4内前后移动;所述外框架4后端通过铰接座铰连接在小车1的车架末端的上端面、前位于小车1的车头上方,外框架4的前端下端面与小车1的车架前端的上端面之间铰连接有升降机构13;所述外框架4内设有第一皮带输送机5,所述内框架6内设有第二皮带输送机7,且第一皮带输送机5的输送皮带末端始终位于第二皮带输送机9的输送皮带上方;所述小车1的车架前端两侧对称设有转向行走轮14,以带动小车1的车架末端绕着转盘3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13为液压缸,液压缸的底部通过铰接头铰连接在小车1的车架前端的上端面,液压缸的顶杆端部通过铰接座铰连接在外框架4前端的下端面。通过控制液压缸的顶杆伸出或缩回,能够根据实际输送需要来随时调整整个输送机的俯仰角。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伸缩驱动机构12包括固定在外框架4后端内的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201、轴向固定在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的主动齿轮1208、固定外框架4前端内的导辊支座1202、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导辊支座1202上的导辊1203,导辊1203与主动齿轮1208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主动齿轮1208和导辊1203上连接有链条1204,链条120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205后侧,链条12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205前侧,所述连接块1205固定在内框架6后端。当需要伸出内框架6时,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201顺时针转动由链条1204带动内框架6在外框架4中向前移动;当需要收缩内框架6时,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201逆时针转动由链条1204带动内框架6在外框架4中向后移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控制内框架6的最大伸缩行程,外框架4后端内设有与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201连接的第一行程开关15,连接块1205后侧设有与第一行程开关15相配合用于断开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第一触头1207;所述外框架4前端内设有与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201连接的第二行程开关16,连接块1205前侧设有与第一行程开关16相配合用于断开斜齿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第二触头1206。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使第一皮带输送机5与第二皮带输送机7之间更好衔接送料,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5前端固定有下料漏斗8,所述下料漏斗8的末端贴近第二皮带输送机7的输送带上端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向行走轮14分别设置于支架18前端,两个支架18后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小车1前端两侧,支架18一侧铰连接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在小车1前端;支架18绕转轴最大的转动角度为与小车1前端两侧相互平行,如图4所示。

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使内框架6能够更加顺畅地在外框架4内移动,所述外框架4前端底部转动安装有并排布置的多个下转轴11,多个下转轴11与内框架4的底部滚动配合,下转轴11后方的外框架4顶部转动安装有并排布置的多个上转轴10,多个上转轴10与内框架6的顶部滚动配合;由于当内框架6伸出时由于自重会使内框架6后端翘起,上转轴10能够防止内框架6后端翘起,并且能够使内框架6伸出更加顺畅。

如图2所示为第二皮带输送机缩回的状态,其是通过伸缩驱动机构12驱动内框架在外框架向后移动,从而将第二皮带输送机缩回,而此时转向行走轮14可以转到如图4所示的与小车1前端两侧相互平行,便于运输整个设备;当需要伸长时,通过伸缩驱动机构12驱动内框架6在外框架4向前移动,其状态如图1所示,另外,小车的车架前端两侧固定有转向行走轮14,如图3所示,转向行走轮14可以带动小车的车架末端绕着转盘转动,此时可以使整个设备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输送机能够将物料输送到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移动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