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的制作方法

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的制作方法

672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江苏旭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023-11-02 15:11:54

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滚筒式绞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

背景技术:

2.绞磨机是机动绞磨的简称,广泛用于电力、电信,市政工程的施工紧线组立杆塔或机动放线,适用于野外无电场所,机动绞磨机由滚筒轮、变速箱、柴油机或汽油机和底座框架组成,机动绞磨工作原理:绞磨槽是用来直接和钢丝绳连接的牵引槽,以汽油机或柴油机、电动机作为动力,经过变速箱的变速来达到要求的转速,整机坐落于钢结构上,稳固且移动方便,现有的绞磨机有单滚筒式和双滚筒式,由于双滚筒式绞磨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于单滚筒式绞磨机,国家电网要求大型线路施工时必须使用双滚筒式绞磨机,但是现有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大多通过固定钢架来安装固定于地面,无法调节使用高度,对于不同高度要求的作业使用起来需要将绞磨机进行架设来提高绞磨机的高度,使得使用者使用起来不便利,另外,传统的绞磨机在布线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将电缆线的一端缠绕于绕线轴上,布线效率较低,同时在绕线的过程中,电缆线容易出现张力不足,自身相互缠绕重叠,导致无法绕线,或者缆线出现张力过大,导致自身因张力过大而受损,而现有的绞磨机缺少相应的张力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向下延伸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每个所述移动块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板,所述移动块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连接板和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双筒绕线组件,所述双筒绕线组件与变速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部分水平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辊,两个所述导向辊中间的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滑槽的外端设置有调节轮,所述固定板的左侧设置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上设置有清洁孔,所述清洁孔内设置有橡胶刮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槽的内壁向内延伸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底端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槽与滑动块相匹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移动块螺纹方向相反。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

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筒绕线组件包括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右端向右延伸与变速箱连接,所述主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从转轴,所述从转轴的右端与主转轴上均设置有转动轮,两个所述转动轮的外侧套接有皮带,所述主转轴和从转轴上均设置有绕线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转轴、从转轴与固定板之间以及螺纹杆与底座之间均设置有轴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抬动把手。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移动块,可以通过螺纹杆的转动控制两个所述移动块同时向中间或者两边移动,所述移动块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且所述移动块和安装板之间通过移动板和连接板转动连接有转动板,可以通过移动块的移动带动转动板角度的变化,进而带动连接板的升降,进而实现安装板的升降,便于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作业要求,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导向辊,可以对钢丝绳进行导向引导,两个所述导向辊中间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通过压力弹簧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端部设置有调节轮,将电缆线从调节轮的底部绕过,通过滑块与压力弹簧的配合,为电缆线在卷绕或者拉伸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张力缓冲区间,防止电缆线出现张力不足或张力过大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清洁板和通线孔,并且在通线孔内设置有橡胶刮板,可以有效的将线缆上的杂物、泥浆等去除,保持整体的清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的整体结构正视剖面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座;2、升降槽;3、螺纹杆;4、移动块;5、移动板;6、安装板;7、连接板;8、转动板;9、第一电机;10、变速箱;11、固定板;12、导向辊;13、滑槽;14、滑块;15、压力弹簧;16、调节轮;17、清洁板;18、通线孔;19、橡胶刮板;20、滑动槽;21、滑动块;22、伺服电机;23、主转轴;24、从转轴;25、转动轮;26、皮带;27、绕线轴;28、轴承;29、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20.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向下延伸开设有升降槽2,所述升降槽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上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4,每个所述移动块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板5,所述移动块4的上方设置有安装

板6,所述安装板6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移动板5之间设置有转动板8,所述转动板8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连接板7和移动板5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6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10,所述变速箱10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中部设置有双筒绕线组件,所述双筒绕线组件与变速箱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1的右部分水平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辊12,两个所述导向辊12中间的固定板11上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设置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滑槽13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15,所述滑块14的外端设置有调节轮16,所述固定板11的左侧设置有清洁板17,所述清洁板17上设置有通线孔18,所述通线孔18内设置有橡胶刮板19。

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槽2的内壁向内延伸设置有滑动槽20,所述安装板6的侧壁底端设置有滑动块21,所述滑动槽20与滑动块21相匹配,可以在滑动块21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6沿滑动槽20上下移动,防止安装板6脱离升降槽2。

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移动块4螺纹方向相反,通过与螺纹杆3的配合实现两个所述移动块4的同步靠近或者远离。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伺服电机22,所述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与螺纹杆3连接,为螺纹杆3的转动提供动力。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筒绕线组件包括主转轴23,所述主转轴23的右端向右延伸与变速箱10连接,所述主转轴23的一侧设置有从转轴24,所述从转轴24的右端与主转轴23上均设置有转动轮25,两个所述转动轮25的外侧套接有皮带26,所述主转轴23和从转轴24上均设置有绕线轴27,通过变速箱10为所述双筒绕线组件提供动力,且主转轴23和从转轴24通过转动轮25和皮带26的配合实现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绕线轴27转动。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转轴23、从转轴24与固定板11之间以及螺纹杆3与底座1之间均设置有轴承28,可以使得主转轴23、从转轴24和螺纹杆3的转动更加顺畅。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抬动把手29,便于底座1的移动。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8.使用时,通过抬动把手29将底座1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启动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带动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的转动使得两个所述移动块4同时向中间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板8的底端向中间移动,进而使得转动板8的顶端上升,带动连接板7上升,连接板7的上升使得安装板6上升至合适位置,然后将电缆线或者缆绳等穿过通线孔18,并依次缠绕在两个所述绕线轴27上,然后将电缆线依次从接近绕线轴27的导向辊12的上方、调节轮16的下方和远离导向辊12的上方穿过,之后,启动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带动变速箱10转动,变速箱10的输出端带动主转轴23转动,通过转动轮25与皮带26的配合带动从转轴24转动,进而实现两个所述绕线轴27的转动,此过程中,橡胶刮板19会将从通线孔18上穿过的电缆线上的泥沙等挂掉,避免电缆线将泥沙等粘附在绕线轴27上,影响整体的使用,另外,在电缆线收紧或者牵拉过程中,当张力过大时,电缆线会对调节轮16进行挤压,使得调节轮16上升减缓张力,此时压力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当电缆线的张力不足时,在压力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通过滑块14带动调节轮16下降对电缆线下压,补充电缆线的张力,防止线缆打结,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轴承28,可以使得螺纹杆3、主转轴23和从转轴24的转动更加顺畅。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向下延伸开设有升降槽(2),所述升降槽(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上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4),每个所述移动块(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板(5),所述移动块(4)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移动板(5)之间设置有转动板(8),所述转动板(8)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连接板(7)和移动板(5)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6)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10),所述变速箱(10)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中部设置有双筒绕线组件,所述双筒绕线组件与变速箱(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1)的右部分水平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辊(12),两个所述导向辊(12)中间的固定板(11)上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设置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滑槽(13)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15),所述滑块(14)的外端设置有调节轮(16),所述固定板(11)的左侧设置有清洁板(17),所述清洁板(17)上设置有通线孔(18),所述通线孔(18)内设置有橡胶刮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2)的内壁向内延伸设置有滑动槽(20),所述安装板(6)的侧壁底端设置有滑动块(21),所述滑动槽(20)与滑动块(21)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块(4)螺纹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伺服电机(22),所述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与螺纹杆(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筒绕线组件包括主转轴(23),所述主转轴(23)的右端向右延伸与变速箱(10)连接,所述主转轴(23)的一侧设置有从转轴(24),所述从转轴(24)的右端与主转轴(23)上均设置有转动轮(25),两个所述转动轮(25)的外侧套接有皮带(26),所述主转轴(23)和从转轴(24)上均设置有绕线轴(2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23)、从转轴(24)与固定板(11)之间以及螺纹杆(3)与底座(1)之间均设置有轴承(2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抬动把手(2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设置有螺纹杆和安装板,在螺纹杆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和安装板之间通过移动板和连接板转动连接有转动板,通过移动块与螺纹杆的配合实现转动板角度的变化,进而实现安装板的升降,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导向辊,两个所述导向辊中间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通过压力弹簧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端部设置有调节轮,将电缆线从调节轮的底部绕过,通过滑块与压力弹簧的配合,提供一定的张力缓冲区间,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清洁板和通线孔,并且在通线孔内设置有橡胶刮板,可以有效的将线缆上的杂物刮净。可以有效的将线缆上的杂物刮净。可以有效的将线缆上的杂物刮净。

技术研发人员:高延旭 高伟杰 李大山 高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旭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1/11/2
声明:
“使用方便的双滚筒式绞磨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