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断面隧道开挖掘进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掘进机排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工程中,地下暗挖机械法施工成为潮流。其中,矩形隧道掘进机因其空间利用率高、适用于浅覆土、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和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矩形隧道掘进机主要用于地铁出入口、过街通道、下穿公路双车道及人行道、综合管廊的修建,但采用的设备均为10米级以下矩形断面。
目前隧道断面朝着更大更宽的方向发展,因14米级及以上矩形断面可用于三车道的修建,对于这种超大矩形断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世界上对于14米级以上的超大断面矩形掘进设备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仅有的极少方案设计也只是针对软土地层,并且技术还不够成熟,而在密实砂卵石地层这种14米级以上的超大断面矩形掘进机技术仍处于空白,系列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由于断面横向尺寸的大幅度增加,双螺旋输送机、渣土接收车排渣的传统出渣、排渣系统无法满足快速掘进、高效排渣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掘进机排渣系统,解决了现有掘进机开挖大断面隧道时排渣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掘进机排渣系统,包括与土舱相连的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并列设置有若干个,螺旋输送机的出渣口对应设置的横向皮带机,横向皮带机的漏渣口对应设置有向后延伸的轴向皮带机。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皮带机的漏渣口对应设置有垂直提升机,垂直提升机的漏渣口设置有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皮带机的漏渣口对应设置有集渣箱,所述垂直提升机上料端设置在集渣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皮带机的漏渣口与集渣箱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皮带机,可移动皮带机的上料端和下料端分别与轴向皮带机的漏渣口和集渣箱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皮带机的上料端位于轴向皮带机的下方,可移动皮带机的下料端位于集渣箱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渣口均位于土舱的最低端。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渣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皮带机设置在螺旋输送机的出渣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皮带机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皮带机的上料端设置在横向皮带机漏渣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渣口设置有伸出土舱隔板的破岩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螺旋输送机同时排渣,并且与后方的横向皮带机、轴向皮带机、垂直提升机的联合使用,排渣效率高,为超大矩形断面掘进设备提供一种快速连续施工排渣方案。本实用新型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在轴向皮带机和垂直提升机之间设置了可移动皮带机,可移动皮带机在拼装管节时可进行移动,为管节拼装留出了足够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
1-土舱,2-螺旋输送机,3-刀具,4-土舱隔板,501-横向皮带机,502-轴向皮带机,503-可移动皮带机,504-集渣箱,505-垂直提升机,506-渣土接收车,6-管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掘进机排渣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与土舱1相连的螺旋输送机2,所述螺旋输送机2并列设置有若干个,螺旋输送机2设置的数量可根据掌子面的尺寸、刀盘设置的数量及刀盘间开挖盲区的数量进行选择。如图3所示,螺旋输送机2的进渣口设置有伸出土舱隔板4的破岩结构,破岩机构优选为刀具3,刀具3既能够保护进渣口,又能够起到辅助破岩的作用。
具体地,各个螺旋输送机2的进渣口均位于土舱1的最低端,部分螺旋输送机2的进渣口位于刀盘的正后方,部分螺旋输送机2的进渣口位于刀盘间的开挖盲区位置。
如图1和2所示,所述螺旋输送机2的出渣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螺旋输送机2的出渣口下方对应设置有横向皮带机501,横向皮带机501水平设置在各个螺旋输送机2的出渣口之间,各个螺旋输送机2均可将土舱1内的渣土输送至横向皮带机501上。
所述横向皮带机501的漏渣口对应设置有向后延伸的轴向皮带机502,轴向皮带机502的漏渣口配备有可移动皮带机503,可移动皮带机503可承接轴向皮带机502输送来的渣土。可移动皮带机503后方设置有集渣箱504,可移动皮带机503可持续将轴向皮带机502输送出的渣土排至集渣箱504。可移动皮带机502可在拼装管节时可进行移动,为管节6的拼装留出了足够空间。所述集渣箱504内设置有垂直提升机505,垂直提升机505上料端设置在集渣箱504内,垂直提升机505位于地面上的漏渣口处设置有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可以是渣土接收车506或其他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皮带机502的上料端设置在横向皮带机501漏渣口下方。所述可移动皮带机503的上料端位于轴向皮带机502的下方,可移动皮带机503的下料端位于集渣箱504的上方。
施工时,土舱1内的渣土通过螺旋输送机2向后输送,借助高度差,螺旋输送机2内的渣土可自动输送到横向皮带机501上,横向皮带机501上的渣土再通过轴向皮带机502输送到洞口,渣土通过轴向皮带机502漏渣口落到洞口内可移动皮带机503上,然后输送到集渣箱504内。位于集渣箱504内的垂直提升机505把渣土向上提升,落到地面上的渣土接收车506内,即完成渣土的快速输送。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掘进机排渣系统,包括与土舱(1)相连的螺旋输送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2)并列设置有若干个,螺旋输送机(2)的出渣口对应设置有横向皮带机(501),横向皮带机(501)的漏渣口对应设置有向后延伸的轴向皮带机(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皮带机(502)的漏渣口对应设置有垂直提升机(505),垂直提升机(505)的漏渣口设置有接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皮带机(502)的漏渣口对应设置有集渣箱(504),所述垂直提升机(505)上料端设置在集渣箱(50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皮带机(502)的漏渣口与集渣箱(504)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皮带机(503),可移动皮带机(503)的上料端和下料端分别与轴向皮带机(502)的漏渣口和集渣箱(504)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皮带机(503)的上料端位于轴向皮带机(502)的下方,可移动皮带机(503)的下料端位于集渣箱(504)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2)的进渣口均位于土舱(1)的最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2)的出渣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皮带机(501)设置在螺旋输送机(2)的出渣口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皮带机(501)水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7-9任一项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皮带机(502)的上料端设置在横向皮带机(501)漏渣口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掘进机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2)的进渣口设置有伸出土舱隔板(4)的破岩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掘进机排渣系统,解决了现有掘进机开挖大断面隧道时排渣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土舱相连的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并列设置有若干个,螺旋输送机的出渣口对应设置的横向皮带机,横向皮带机的漏渣口对应设置有向后延伸的轴向皮带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螺旋输送机同时排渣,并且与后方的横向皮带机、轴向皮带机、垂直提升机的联合使用,排渣效率高,为超大矩形断面掘进设备提供一种快速连续施工排渣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鹏;孙英杰;万国伟;徐德帆;袁征;冯猛;闫扬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声明:
“掘进机排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