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旋挖抗滑桩构造。
背景技术:
2.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但是现有抗滑桩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笼下放时经常出现撞击桩孔壁面,造成石块掉落,需要二次清孔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旋挖抗滑桩构造,该抗滑桩在成孔后通过在桩孔壁面上铺设土工布,有效降低因钢筋笼下放对桩孔壁面撞击造成石块掉落,减少二次清孔的安全风险。
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形旋挖抗滑桩构造,包括桩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桩孔内的桩身,所述桩身包括混凝土以及埋在所述混凝土内的方形钢筋笼,所述桩孔与所述桩身之间设有土工布袋,所述土工布袋与所述桩孔适配,所述土工布袋的底部四个顶角位置处设有垂吊块。
5.具体的,所述桩孔的顶部围绕所述桩身还设有井圈。
6.具体的,所述方形钢筋笼包括沿所述桩孔周向设置的多根竖向钢筋以及连接各根所述竖向钢筋的环形钢筋,所述环形钢筋沿着所述桩孔延伸方向布置多根,并与所述竖向钢筋之间通过扎丝绑扎固定。
7.具体的,所述方形钢筋笼的内部还设有多根沿着所述桩孔延伸方向布置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通过扎丝绑扎固定在相对设置的两根竖向钢筋上。
8.具体的,所述土工布袋的顶端通过锚钉固定在地面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成孔后通过在桩孔壁面上铺设土工布,利用土工布对桩孔壁面提供保护,有效降低因钢筋笼下放对桩壁撞击造成石块掉落,减少二次清孔的安全风险,同时利用土工布良好的摩擦性能,使得桩身与土体的摩擦力不会减弱,桩身的稳定性有保证。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形旋挖抗滑桩构造示意图;
12.其中:1、桩孔;2、
声明:
“方形旋挖抗滑桩构造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