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气举反循环水文水井钻探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举反循环钻进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气举反循环钻进装置中的进气管设置在钻杆中,以向钻孔内通气,并使泥沙沿着钻杆和进气管之间向上流动排出,排沙量小且容易使钻杆磨损,且在相关技术中,气举反循环钻进装置没有防止泥沙回流的结构,且在安装钻杆时需要使钻杆和钻孔之间预留较大的垂直空间,同时在相关技术中,在具有斜坡的工作环境中钻孔较为困难,容易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寿命长,应用范围广的气举反循环钻进装置。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举反循环钻进装置,包括:
6.斜孔座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可枢转地设在所述斜孔座上。
7.所述斜孔座包括:
8.下座,所述下座上设有用于套管穿过的开口;
9.上座,所述上座上设有用于所述套管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座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上座的第一端和所述下座的可枢转地相连;和
10.调节组件,所述上座的第二端和所述下座通过所述调节组件相连,用于调节所述上座和所述下座之间的枢转角度;
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举反循环钻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减小因安装面水平度造成的误差、安全性高和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门架和动力头,所述动力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门架上;
13.所述门架包括:
14.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可枢转地设在所述上座上;
15.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可枢转地设在所述上座上,且与所述第一立柱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16.主横梁,所述主横梁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17.所述动力头可枢转地与所述主横梁相连。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架还包括第一副横梁、第二副横梁和第三副横梁,所述第一副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相连,且与所述动力头在前后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二副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相连,且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副
横梁相间隔,所述第三副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相连,且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副横梁相对。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架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分别设在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主横梁之间和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主横梁之间。
声明:
“气举反循环钻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