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
0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高成岩阶段低孔低渗碎屑岩有效储层的方法,属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影响孔隙度的地质作用过程分析、模拟和定量评价,建立起地质过程响应关系,确定储层原始孔隙保留和次生孔隙增减情况,进而定量评价处于高成岩阶段的低孔低渗储层目前的孔隙度,预测有效储层发育,为油藏评价提供依据;本发明预测性强,能够准确预测处于高成岩各阶段各类碎屑岩有效储层的分布,可对研究目标区段有效储层分布进行精细预测,预测单元平面可达到百米级;理论依据扎实,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采样点数据的过份依赖;定量性好,适用性广,资料要求相对较低;为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具有不同资料基础的评价提供了方便。
884
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再通过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后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根据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本发明提供能够针对不同井型及不同的蒸汽注入参数,为现场蒸汽注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有效保护套管,同时大幅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1101
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断面施工软弱破碎围岩工作面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根据软弱破碎围岩的地质资料和地质调查情况,针对不同的围岩等级制订相应的加固方案,加固方案包括开挖前的超前预加固和开挖后的二次加固;S200对施工工作面的围岩进行预测,评估围岩等级,根据围岩等级选择对应的加固方案,并先实施超前预加固;所述超前预加固包括设置管棚,安装小导管,进行注浆;S300进行隧道全断面施工,出渣后实施二次加固;所述二次加固包括设置锚杆,进行二次注浆,喷混凝土。本发明通过制订包括开挖前超前预加固和开挖后二次加固两步加固方式的加固方案,先增强围岩稳定性,再实施开挖,开挖后又加固,可以提高施工安全性,有效保障施工的进行。
725
0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和地质钻井牙轮钻头上的硬质合金齿,具体地涉及一种凸顶偏楔齿。包括有齿柱和齿冠,所述的齿冠由锥形冠基、齿顶面和对应设置的两个楔面构成,两个楔面上端与齿顶面交汇,其特征在于齿顶面为向外凸起、中部高、两端渐低的光滑曲面;所述的两个楔面为偏楔面,使得齿顶面和齿冠宽度由一端至另一端递减收缩。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利于岩石破碎,因而可提高齿的切削效率,降低钻井的综合成本;2.抗破碎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3.当发明用作牙轮钻头的外排齿,在齿顶面的宽头面向井壁时,与井壁的接触面积较大,因而对井壁的刮切作用较强,钻头保径能力也较强。
1138
0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地质钻探领域的金刚石钻头的钻头体及该钻头体的制作方法。包括有骨芯和外耐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芯由钢芯和包覆钢芯的铸钢丸烧结体构成,外耐磨层由碳化钨烧结层构成,铸钢丸烧结体与碳化钨烧结层由粘结金属经高温熔渗烧结而成,并与钢芯烧结成一体。本发明主要通过采用铸钢丸作为骨架材料来实现钻头体心部的高强高韧,其表层和传统碳化钨粉胎体PDC钻头体一样耐磨抗冲蚀,同时钻头体心部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比传统碳化钨粉胎体PDC钻头体性能提高40%以上。这不但降低了钻头制造成本,而且避免了钻头体刀翼因强度低而发生裂缝甚至开裂情况的发生,有效增强了金刚石钻头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
933
0
本发明公开了大跨度地铁隧道二衬拱顶采用自行式模板台车施工方法,双侧壁导坑法二次衬砌施工前,首先破除临时支撑与初支结构节点处混凝土,二衬施做采用仰拱先行、侧墙跟进、拱顶闭合三步法,其中,仰拱先行:仰拱施工时局部拆除仰拱施工段内底部中隔壁工字钢,再进行仰拱施工;侧墙跟进:施作仰拱范围内侧墙时局部拆除侧墙施工段内水平部分中隔板;拱顶闭合:施作侧墙范围内拱顶。本发明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风险大跨度暗挖隧道二衬施工导致结构变形,引起地表沉降、隧道失稳等风险。
1022
0
本发明适用于石油勘探井的粗颗粒岩屑PDC钻头,属地质勘探钻具领域,本发明岩屑流道由多个普通细颗粒岩屑流道和一个粗颗粒岩屑流道组成,所述粗颗粒岩屑流道由设置在钻头前部几何中心的粗颗粒岩屑形成凹槽和一个对应的普通细颗粒岩屑流道组成,该粗颗粒岩屑形成凹槽的周围槽面后端与该对应的普通细颗粒岩屑流道的前端平滑连接为一体粗颗粒岩屑流道,本设计PDC钻头结构简捷创新,当钻头钻进破岩时,可在钻头几何中心形成粗颗粒岩屑,并将其折断返出井外,其收集率高,易识别岩性,本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PDC钻头因无法提供粗颗粒岩屑而直接影响地质录井岩性判断的关键性问题,消除了PDC钻头在石油勘探井使用的障碍,为石油勘探井提供了高效优异的钻具。
1105
0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隙率梯度可控的地聚物外墙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温板材内部具有气泡,并且气泡在保温板材内部随厚度呈梯度分布。其制备方法为:将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硅酸盐水溶液以及水混合,使碱金属氢氧化物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粉煤灰形成地质聚合物浆体,并向地质聚合物浆体中加入发泡剂进行发泡,再加入分散剂和增稠剂,最后注模、养护、脱模即得到孔隙率梯度可控的地聚物外墙保温板材。本发明所述保温板材不仅抗压强度大,导热系数低,而且孔隙率大,气泡在保温板材内部随厚度呈梯度分布,不仅能够提高保温效果,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可以承受更大的负风压,可以有效避免高空坠物。
1252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痕量稀土元素的方法,通过借助于加热冷凝装置A作为HR‑ICP‑MS仪器的雾化前端,引入Ar与N2作为载气,可以大幅降低使用加热冷凝装置时,带来比室温常规雾化更严重的干扰效应。再采用不同类型的截取锥与S采样锥联用的组合,仪器检测稀土元素的灵敏度获得了进一步提升。采用此方法测定了8种国际国内碳酸岩和橄榄岩地质标准参考物质中的稀土元素含量,测定值与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吻合。本发明成功地建立了采用HR‑ICP‑MS直接、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痕量稀土元素的方法。
898
0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通虹吸管仪,至少包括长管、短管和弯管,弯管的两端分别与长管的一端和短管的一端连接成整体管,整体管呈∩形,短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进液的接头,长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器,连接器上连接有出液管和支管。本发明技术性能稳定,结构构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试验周期短,2h以内完成全分析,测试精度高,又便于随身携带和用后保养等特点。具体可应用于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和农业土壤科学研究、教学和其他生产性领域,能够满足土的颗粒级配试验的需要,对于其他相关领域的颗粒级配测定可能也有帮助。
975
0
本发明涉及地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伏含水体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泥模;S2、制作硅胶垫层;S3、制作石膏外壳;S4、获取隐伏含水体模具;S5、注水冰冻;S6、取出冰体;S7、将冰体置于模型中解冻。本发明所述一种隐伏含水体的制作方法通过控制所制作泥模的形状和体积,可以得到不同形状和体积的隐伏含水体,应用广泛,可适应各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对隐伏含水体的要求。
1008
0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道探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三源磁场综合检测金属管道缺陷的方法,包括正向线圈、逆向线圈、三分量传感器、天然场、连续场和瞬变场,所述逆向线圈的外围设有正向线圈,逆向线圈的中央安装三分量传感器,三分量传感器用于采集地质信息。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无需开挖;采用天然场、连续场、瞬变场三源磁场,天然场用于确定金属管道是否有缺陷,瞬变场用于确定金属管道具体损伤位置,连续场用于精确金属管道的损伤程度,除了可以判断缺陷位置和级别外,还通过连续场提高了缺陷的分辨率;通过逆向线圈大大抵消一次场的干扰,使探测深度范围进一步向浅层拓展;采用三分量传感器探测XYZ三个方向丰富的地质信息。
1166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开挖支护结构,包括大管棚,隧洞地势高一侧沿隧洞延伸方向设置有钻孔锚固桩,隧洞的洞口两侧设置有钻孔锚固桩,拱形的导向墙两端设置在隧洞的洞口两侧的钻孔锚固桩上,导向墙上设置有多个导向钢管,钢花管穿过导向钢管设置在隧洞开挖轮廓线外,小导管锚设在隧洞拱顶部,小导管朝隧洞前进方向与隧洞轴线呈设定外插角,小导管的外露端支撑在钢拱架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开挖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不用将地质条件较差的隧洞段大开挖,减少因明挖施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解决隧洞侧向山体偏压导致开挖隧洞时发生横向滑塌问题,避免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影响隧洞施工区域其他施工作业及人们的生产生活。
928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层静态因子的井位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如下:A、建立地质模型并确定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物性下限值,得到已知井位具体坐标;B、通过给定实现的物性下限值确定有效砂体,计算相互连通的砂体并编号;C、在平面上选择与已知井位不冲突的有效网格作为候选井位,并计算所有候选井位的储层静态因子;D、将不同候选井位的储层静态因子进行排序以得到最优井位;E、通过泄油半径的约束去掉丛聚在一起的候选井位,得到次优井位,以此类推,并依次得到所有优选井位的排序。本发明缩短了后期井位的设计周期,设计结果能较好指导后期生产开发,可以广泛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及油藏开发领域。
1010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和多目标优化的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及系统,采用自动编码器对高维油藏静态参数进行降维,实现从高维油藏静态参数到低维数据空间之间的双向映射,然后采用多目标算法对降维后的油藏静态参数进行优化,实现油藏数值模拟自动历史拟合,得到接近实际地质模型的油藏数值模型。本发明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编码器与多目标算法应用于油藏历史拟合问题中,大大减少了优化参数的搜索空间,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精度,使优化后的油藏数值模型更加接近真实地质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正射影像和立体辅助影像生成无缝立体模型的高精度立体量测方法,该方法将在无缝立体模型上量测的同名像点,反算到该像点所在的原始立体像对,然后,通过空间前方交会精确计算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其计算的精度不受立体模型制作过程中数字地面模型粗差的影响,在构成可量测无缝立体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和立体辅助影像的分辨率与原始航空像片的分辨率一致的情况下,其量测精度可以达到原始立体像对模型的立体量测精度。可以为测绘、地质、林业、电力、城市规划、公路和铁路设计及其它相关行业在可量测无缝立体模型上进行三维量测和信息采集使用。
1189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钻进过程造斜率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分为以下几项处理步骤:1、获取数据;2、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处理;3、归一化处理;4、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去搭建整体数据的预测模型。本发明所提的方法及系统克服了以前造斜率预测方法中许多的局限性,并且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提高了预测精度,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探三维地质场参智能计算方法,为钻进过程轨迹控制打下基础。
984
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过程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顺序连接的上滑段、过渡段和下滑段,支撑座为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的顶端与上滑段入口端的下表面连接;上滑段包括上滑槽、挡板和转动连接件,挡板安装于上滑槽中;过渡段为与转动连接相匹配的弧形滑槽,过渡段与转动连接件铰接;下滑段包括下滑槽和调节模块,下滑段的其中一个槽壁与过渡段铰接、另一个槽壁通过调节模块与过渡段连接;本发明可以开展多功能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过程物理模型试验,主要包括滑坡高度、滑坡体积与地形条件三大因素,而其中的地形条件因素又包括坡度、基底和滑移路径走向,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往复试验。
1135
0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级堆载预压下大型原料堆场地基变形的动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并处理堆载预压下地基变形监测数据;(2)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和地基处理要求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3)结合精确罚函数的Nelder-Mead算法编制土体参数反演程序;(4)利用反演程序对沉降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得到堆载后土体参数;(5)利用反演得到的土体参数预测下一级堆载地基变形量,并基于此进行下一级原料场的堆载设计。本发明能够利用堆载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数据对土体设计参数不断修正,实现各级堆载预压下原料堆场地基变形的动态预测,为地基处理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极大节约工程投资成本,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825
0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污水前处理;2)经酸化调节池后的污水在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中停留12~15天进行厌氧发酵,利用近中温发酵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3)经厌氧发酵后出水沼液进入多级仿生态氧化沟,污水在多级仿生态氧化沟内滞留期为3~6天,降解有机物质,并脱氮除磷;4)经多级仿生态氧化沟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多级人工地质快渗系统,自然垂直流方式自上而下通过渗滤介质,出水达标排放。本发明具有成本低、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1090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累积动量特性获取尾矿库溃坝砂浆运动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预设地区尾矿库下游地区的实地数据信息,获取尾矿库下游地区的地质地形图,建立尾矿库下游地区的三维地形模型;步骤2、依据下游地貌和生产生活设施在三维地形模型上选取多个敏感点;步骤3、根据实地数据信息和地质地形图对三维地形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步骤4、采用三维流体动态模拟软件获得溃坝砂浆在各敏感点处的淹没深度和流速;步骤5、溃坝砂浆在各敏感点处的动量参数,进而获取累积动量参数,通过获取累积动量,能更好的反映溃坝砂浆冲击力的累积效应。
1010
0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优化钻井泥浆快速识别低阻油气层的方法及系统,所述优化钻井泥浆快速识别低阻油气层的系统包括:地质资料采集模块、岩层样品采集模块、泥浆样品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云服务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岩石样品检测模块、泥浆检测模块、低阻油气层分析模块、更新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地质资料采集模块、岩层样品采集模块、泥浆样品采集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为优化钻井泥浆快速识别低阻油气层提供全面数据;通过通过云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优化钻井泥浆快速识别低阻油气层方法的效率和准确率;利用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后续数据处理的精度。
1019
0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得岩体裂隙网络产状整体概率分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置野外观测岩体的测线,采集与测线相交的裂隙,利用地质罗盘测量这些裂隙的倾向和倾角;利用地质罗盘测量测线的倾伏向和倾伏角;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判断倾向和倾角是否相互独立;若倾向和倾角相互独立,则纠正倾向的经验累积概率和倾角的经验累积概率;采用逼近方法确定倾向的整体概率分布形式和分布参数;采用逼近方法确定倾角的整体概率分布形式和分布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精确地得到倾向和倾角的整体概率分布,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易实用,能够有效减小实测工作量,降低工程投入,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1152
0
本发明本提供了一种可同时测定给水度及渗透系数的岩土参数性质测定仪,包括防蒸发及拍气装置、实验段、水位观测装置、可控水头供水装置、可控水头排水装置和水头调节固定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同时准确测定岩土的渗透系数与给水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可以广泛用水文地质研究中,作为教学仪器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给水度与渗透性的测定原理;而在生产中可以在地下水资源平衡计算、潜水动态预测、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农田排水沟、暗管沟深、间距计算、农田灌溉与排水计算、灌溉入渗补给系数、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类研究中。
1208
0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场数据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包括: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中心数据库和工程技术协同工作平台;所述工程技术协同工作平台包括:查询展示模块、地质综合研究模块、随钻动态跟踪分析模块、知识库管理模块、移动监控模块和远程决策支持模块。搭建规范、统一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生产现场信息综合应用,实现井场与基地同步分析应用现场数据,并消除信息孤岛,同时为钻井工程师、地质师、油藏工程师以及管理者提供了一体化的协同工作平台,充分地共享信息,以及更加直观、迅速地做出决策、实时指导现场作业,提高井场作业管理的效率和作业质量,带来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RS基站的高精度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胁迫遥感监测方法,具体包括高光谱数据提取模块、高光谱数据预处理模块、多重分形理论及应用平台、成矿分形模型及应用平台,所述的高光谱数据提取模块为以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进行地质构造的识别和岩石类型的提取,提供与成矿控矿有关的多个地质信息——如地层岩系、线环形构造、构造交叉部位、蚀变带、蚀变岩以及有关的地貌、土地植被等相关信息,为寻找矿藏异常提供参考;所述的高光谱数据预处理模块对遥感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进行图像的纠正和重建,纠正遥感原始图像中的几何与辐射变形;所述的多重分形理论及应用平台对处理后的遥感数据进行多重分形理论分析和研究;所述的成矿分形模型及应用平台对多重分形理论分析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最终结果。
931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焦电流法的减小视电阻率测量误差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反馈控制电路、驱动电路、测量电路、测量电极、屏蔽电极所构成。在地质前探中,在护盾的前部和尾部分别设置屏蔽电极和测量电极,并且在前部和尾部的同一圆周线上设置成对的电压监测点,驱动电路分别给屏蔽电极和测量电极通电流,测量电路测量各对电压监测点的电位差ΔV,反馈控制电路根据所测得的电位差,反馈调节的电流,使各点V的总体相对变化Σai(ΔVi)2最小,从而维持屏蔽电极与测量电极之间的电流分界线的位置基本不变。按照本发明,可以抑制由于护盾、刀盘与地质体的接触电阻的变化而导致测量电极和屏蔽电极面积的变化,从而减小视电阻率测量误差。
948
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油气成藏过程模拟的圈闭自动评价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聚集单元搜索模块、聚集单元信息识别模块、聚集单元风险评价模块、经济评价模块、综合评价模块和报表输出模块,上述六个模块依次相连。本发明的方法是:首先将油气成藏模拟得到的成果数据输入到圈闭评价系统;然后基于油气成藏动态模拟的成果,搜索和判断出勘探区域油气聚集单元;最后对油气聚集单元进行地质风险评价、经济评价、综合评价和优劣排序。本发明能充分利用油气成藏过程模拟产生的各种成果数据,为圈闭评价提供良好的数据接口,形成一种全新的圈闭自动评价思路、方法和技术系统,提高圈闭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967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溶洞段的基桩施工方法,首先勘探地质情况,确认桩孔位置;然后采用无泥浆参与的桩孔施工工艺进行穿越溶洞的桩孔施工;选择一个柱形气囊进行初步充气膨胀;将初步充气膨胀的柱形气囊下放至桩孔内,继续充气使位于溶洞内部区域的柱形气囊继续膨胀,使柱形气囊中部直径大于桩孔直径;利用预设在柱形气囊周边的导管向溶洞内部输送膨胀材料,利用膨胀材料对柱形气囊周边的溶洞空间进行填充;待膨胀材料将柱形气囊周边溶洞填充固化后,对柱形气囊进行放气回收;在桩孔内下放钢筋笼,然后浇注混凝土,完成变截面的基桩施工。本发明提施工工艺简单,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承载力,对溶洞地质环境扰动小,施工简单等优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有色金属探矿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2025年11月21日 ~ 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