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级单晶结构改性正尖晶石锰酸锂LiMn2-zMzO4,0≤z≤0.5及其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锰和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为制备原料,并且该复合氧化物是 由纳米微晶组成的多孔团聚体,该团聚体平均尺寸在5-20微米之间,复合氧化物粉末比表面 积大于20m2/g(BET方法测定)。(2)制备的改性锰酸锂材料基本上是由微米级正八面体单 晶组成,单晶颗粒平均尺寸在5-20微米之间,比表面积较低,小于0.5m2/g。此外,该产品 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如超低的比表面积、合理的粒度分布、良好的电极加工性能 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优异的倍率性能、突出的高低温循环与储存性能、极佳的安全性能, 可以广泛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是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中。
一种锌空气电池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Co(NO3).6H2O 104.9mg,0.4mmol、1,4‑bdc 66.4mg,0.4mmol和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溶解在18mL DMF溶液中,1,3‑bib84mg,0.4mmol溶解在2mL DMF中,将上述溶液混合超声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将混合液转移到50mL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保温36h,以0.4℃min‑1降到室温;(2)将步骤(1)得样品用DMF洗三次,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3)将上述溶液进行60℃真空干燥,得到Co‑MOF;(4)取部分步骤(2)得样品Co‑MOF在氮气气氛850℃下碳化2小时,温度自然降温到室温,得到钴纳米团簇和碳的复合碳材料;(5)将上述碳化后的样品进行酸洗12h;(6)用电化学工作站及旋转圆盘电极测试上述产物的ORR性能。
一种新型高分子保护剂包覆的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印刷电子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其步骤为:a)配制一定温度、浓度和pH值的高分子保护剂的溶液;b)将银氨溶液、还原剂溶液,滴加到上述高分子保护剂溶液中;c)搅拌并实时监测上述混合溶液的pH值,通过添加pH调节剂保持该混合溶液的pH值大于7;经化学反应即可制得纳米银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羰基结构的亚克力树脂在碱性环境中作为纳米银制备的保护剂,国内尚无此方面的研究报道;由于亚克力树脂本身具备突出的耐老化性(对酸、弱碱、盐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和附着力,使得制备的纳米银颗粒无需添加其他树脂,就可以保证应用中对附着力和耐老化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铜涂层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处理好的铝合金试样浸在由一定浓度的五水硫酸铜和六水氯化铁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在试样表面上生成具有羽毛状微观形貌的铜涂层,然后将其放于真空管式炉中,在真空下热处理一定时间,提高表面铜涂层与铝合金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最后在一定浓度的硬脂酸无水乙醇溶液中对该铜涂层进行低能修饰,获得具有超疏水功能的表面铜涂层。经测定,去离子水与该超疏水铜涂层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均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本发明在铝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铜涂层的方法无需复杂昂贵的设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重复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5‑氮胞苷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证明了5‑氮胞苷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5‑氮胞苷作为杀菌剂,具有高效和低毒的优点,适合于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要求。目前大量杀菌剂的使用,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而且传统的杀菌剂对环境污染大、残留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而5‑氮胞苷是一种可降解、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抗药性差、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安全,能够保证农产品及果蔬的高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究和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提供了姜黄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证明了姜黄素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姜黄素作为杀菌剂,具有高效和低毒的优点,适合于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要求。目前大量杀菌剂的使用,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而且传统的杀菌剂对环境污染大、残留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而姜黄素是一种可降解、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抗药性差、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安全,能够保证农产品及果蔬的高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究和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属于橡胶软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力转向高压软管,由内而外设置的内胶层、增强层、中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内胶层的组分和质量份数为:氯磺化聚乙烯50~100份;活性氧化镁2~10份;季戊四醇1~6份;防老剂1~4份;分散剂2~8份;半补强炭黑80~130份;活性轻质碳酸钙10~50份;增塑剂20~50份;促进剂0.2~1份;交联剂0.5~5份;纱线与橡胶粘结性好,经测试纱线与橡胶无法分离,强制分离时会整体撕裂;内胶层物理化学性质优良,增强层选用人造丝,管体膨胀量超低,内容积膨胀低至1.13ml/m,附着力内中外胶撕裂,脉冲性能好。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驱油用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技术优化方法,以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分两步制备脂肪酸烷醇酰胺,在合成工艺上设定了第一步酯交换反应只加入部分二乙醇胺,使其得到充分反应,以抑制副产物胺酯的生成;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剩余二乙醇胺和催化剂并保温,通过测定产物的表面活性,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磺丙基化反应。最大程度的抑制了第一步副产物的生成,提高了中间产物脂肪酸烷醇酰胺的收率,从而提高了合成反应最终产物的收率,增强了最终产物的表面活性,在50℃、9x104mg/L矿化度的油藏条件下能与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从而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结构NiSe2@NC电催化材料,其通式为NiSe2@NC。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水合肼为还原剂,硒粉为硒源,金属有机框架物为前驱物,通过水热反应对混合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物进行选择性硒化。再通过一步管式炉煅烧反应,从而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可调节的氮掺杂的碳包覆的立方相核壳二硒化镍正八面体材料。通过调节金属有机框架物中混合配体的种类,获得了具有不同吡啶氮含量掺杂的碳包覆的二硒化镍复合材料,再经相应的电化学测试以及理论计算证明,电催化活性与吡啶氮的含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本发明提供了盐酸苄达明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测试盐酸苄达明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实验,证明盐酸苄达明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传统的杀菌剂对环境污染大、且残留高,直接威胁着食品安全。盐酸苄达明作为杀菌剂,具有高效和低毒的优点,适合于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要求。盐酸苄达明是一种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安全,能够保证农产品及果蔬的高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究和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尤其涉及一种花生网斑病防治混配药剂以及花生网斑病的防治方法。本发明的防治花生网斑病的药剂,包括均匀混合的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和高脂膜,其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和高脂膜按重量配比为1∶1∶1-2。经测试证明,本发明组合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增效显著,对防治对象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以及互补效应。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藻纤维的改性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中的应用。采用海藻纤维,高碘酸钠,盐酸,聚醚胺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在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通用的具有3D结构的生物质电池隔膜。该材料形貌优异,保留了海藻纤维的3D结构,为锂离子的快速传输转移提供了通道,同时也具有不错的机械强度与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固态和液态电池分别组成LFP半电池测试,以2C(1C=170mAhg‑1)循环时比容量可以达到130mAh/g/140mAh/g,且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稳定在95%以上。该隔膜具有良好的润湿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材料价格低廉,制备环境无特殊要求,为锂离子电池固液通用隔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农药的制备方法,首先,雷公藤粗提物的制备:将雷公藤的根洗净,干燥、粉碎后与95%乙醇溶剂按重量体积为1克∶10毫升比例,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提取液浓缩后即得固态的雷公藤粗提物;其次,雷公藤粗提物和茶枯素的合理组配:通过室内对茶尺蠖的生物测定,确定采用二种有效成分的共毒系数在150以上的合适配比;然后,分散剂或乳化剂的筛选:利用农药的复配技术,筛选合适的分散剂、乳化剂,以增加产品的分散性能和田间防治效果;再其次,填料或溶剂的筛选:根据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和使用要求,筛选合适的填料或有机溶剂进行产品的加工;最后,药剂的制备:本方法生产的生物农药具有生产周期短、药物成分含量高,生产过程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并可充分开发利用雷公藤资源。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矿尾矿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下列组份,铁矿尾矿40-50份,硅酸盐水泥5-10份,石膏5-10份,粉煤灰10-15份,生石灰5-15份,陶瓷抛光废料10-15份,铝粉1-4份,水玻璃1-4份,纯碱1-1.5份,膨润土5-7份,硬脂酸锌0.3-0.5份,氢氧化铝0.05-0.08份,六偏磷酸纳0.05-0.1份。所制备的一种高性能加气砌块复合材料相对于目前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物理性能优异。具体表现为抗压强度较高、容重较小等特点,测试指标符合甚至优于国家标准。
本发明涉及细胞化学及细胞免疫学,具体应用于免疫荧光显微观察海水双壳类减数分裂器。本发明将样品经固定等预处理、染色、制片后即可观察,将样品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2-6%多聚甲醛的磷酸缓冲液(PBS)固定,再依次进行透化和封闭处理,而后对样品纺锤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而后用含5-20MG/L碘化丙锭的磷酸缓冲液对染色体进行荧光染色;染色后将样品制片即可在荧光显微下观察。本发明适用于同步观测海水双壳类减数分裂器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具有操作简捷、清晰度高、研究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综合定性、定位和定量,形态和功能密切结合的细胞学免疫荧光观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6‑氮尿嘧啶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证明了6‑氮尿嘧啶对植物病原真菌与卵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6‑氮尿嘧啶作为杀菌剂,具有高效和低毒的优点,适合于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要求。目前大量杀菌剂的使用,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而且传统的杀菌剂对环境污染大、残留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而6‑氮尿嘧啶是一种可降解、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抗药性差、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安全,能够保证农产品及果蔬的高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究和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三维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辅助合成了Pt/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Pt/3D?GN)。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中Pt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较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多孔的Pt/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甲醇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高效阳极催化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将氧化石墨烯颗粒超声剥离,以带有长链烷基的胺类化合物、带有羟基的胺类化合物、带有苯基和氧乙烯基的胺类化合物为改性剂,在水/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中,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修饰,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颗粒,在此基础上,将改性颗粒分散于低粘度的油类溶剂中,制备稠油降粘剂。经过测试,改性氧化石墨烯适用于煤油、溶剂油等溶剂,针对不同粘度的稠油,均可以显著提升体系的稠油降粘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钴酸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锂源和钴源,溶于易挥发溶剂中,搅拌球磨,烘干,放入等离子体管式炉中,通氧气,然后进行抽真空,匀速升温,加热,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然后匀速降温至室温,即得到钴酸锂。本发明采用低温固相等离子体辅助法合成钴酸锂,克服了传统工业高温固相合成方法中,高温造成的高能耗、对设备的高要求以及合成时间较长等缺点,并且该制备方法具有制造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利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经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此方法合成的钴酸锂具有高的首次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好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再生剂、使用此再生剂制备的再生橡胶及制备方法。一种再生剂,包括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再生活化剂0.5-3份,再生膨润剂5-20份,其他加工助剂1-1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在制备环保型再生橡胶的过程中,废胶粉和所用环保再生活化剂、膨润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开炼机、挤出机等炼胶设备中在室温至50℃条件下进行再生,再生温度较低从而祛除了传统再生橡胶的不良气味和污染性,经测试环保型再生橡胶与传统再生橡胶相比,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没有下降,且不含《REACH》中不允许使用的化学品,加工工艺简便高效,再生工序小,各种炼胶设备均可进行再生作业。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尤其涉及一种花生黑斑病防治混配药剂以及花生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本发明的防治花生黑斑病的药剂,包括均匀混合的烯唑醇、多菌灵和高脂膜,其烯唑醇、多菌灵和高脂膜按重量配比为1∶1∶1-2。经测试证明,本发明组合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增效显著,对防治对象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以及互补效应。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液漏斗,属于化学实验仪器领域。该分液漏斗包括斗体、密封斗体的斗盖、斗体内部带有搅拌器、斗体的瓶体上设有刻度显示线、内侧面上带有水银温度计、斗体和漏管之间为分体结构、下部漏管为三通结构,漏管上设双重活塞,并且该新型分液漏斗带有把手。该新型分液漏斗内侧设置的温度计,方便随时观测待分离溶液的温度,减少实验误差;瓶体上的刻度线可精确监测液体的数量,提高实验准确性;斗体内部的搅拌器可使斗内液体充分混合均匀;漏斗斗体上的把手方便操作人员取拿漏斗,以防因不慎致使漏斗滑落;斗体和漏管的分体结构利于随时更换损坏部件和斗体底部的清洗、干燥;三通结构可使待分离液体同时下流,漏管上双层活塞结构便于更精确控制实验过程。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PH试纸比色盒。该比色盒的盒体(1)分为两层,第一层由试纸插槽口(2),刀柄(5),刀片(3),长方形孔槽(6),试纸比色卡槽(8),PH标准比色卡(7)和抽纸槽(4)各部分组成;第二层用来盛放PH试纸,将PH试纸存放到带把手(10)的抽屉(9)里。试纸比色卡槽可固定不同的PH标准比色卡。测PH时,将PH试纸通过试纸插槽口插入,用带刀柄的刀片将试纸切割,将待测液滴入长方形孔槽的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到PH值,用完的试纸通过抽纸槽抽出。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PH试纸、使用方便、比色准确等优点,更好的保存PH试纸,提高了实验效率,是一种理想的PH试纸盒。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黄土隧道安全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该浅埋黄土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施工工艺,针对性强,工艺简单,通过沉降变形监控量测措施,对隧道开挖施工实现了动态监控量测,对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采用超前支护、刚拱架支撑以及及时喷射混凝土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围岩结构的稳定;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黄土层的加固处理,换填三七灰土,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选用生石灰进行化学改性,对黄土的性质进行优化,提高了黄土的强度,保证了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学习行为数据挖掘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处理终端,所述学习行为数据挖掘方法包括:使用Elearn系统实时采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对pdf教材进行一系列操作,同时将操作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将采集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使用长短时注意网络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特征进行预测,得出学生成绩预测等级;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优、良和合格三类,使用基于矢量量化学习的方法对等级为优、良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监督聚类,挖掘学生的优良学习行为。本发明的Elearn系统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设计模式,摆脱了教学对纸质教科书的依赖,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系统,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
一种应用碳化蔗糖制备高比表面、大电容、电容循环稳定性好的多孔碳材料的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选用蔗糖为原料价廉、化学纯度高、易于购买;2)选用98%的浓硫酸对蔗糖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样品分别在在600℃、700℃、800℃、900℃下通氮气碳化90min得到多孔碳样品;3)选取质量浓度为30%的KOH水溶液为电解夜,样品利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对制得的多孔碳样品进行测试,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得到232.6F/g的大电容;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其电容损失率小于5%。测试结果表明蔗糖在800℃下所制得的多孔碳样品电极的电容大,循环稳定性好。
本发明属于涉海电化学传感器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含高纯锌和银/氯化银双参比电极的电位传感器。包括电位传感器外壳、银/氯化银探头、高纯锌探头及对接法兰,其中电位传感器外壳为中空结构,银/氯化银探头和高纯锌探头分别设置于电位传感器外壳的腔体内一端,对接法兰设置于电位传感器外壳的底端,对接法兰上设有导线引出孔,银/氯化银探头引出导线的一端与银/氯化银探头连接,高纯锌探头引出导线的一端与高纯锌探头连接,银/氯化银探头引出导线和高纯锌探头引出导线的另一端从对接法兰上的导线引出孔引出,电位传感器外壳的腔体内部通过环氧树脂填充密封。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阴极保护效果的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准确监测数据,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寿命长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衬垫用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衬垫用聚氨酯海绵,包括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A料80‑100份、B料70‑96份,其中,A料包括第一聚醚多元醇、水、表面活性剂、第一催化剂和交联剂,B料包括第二聚醚多元醇、第二催化剂和H12MDI,本发明采用H12MDI来提高聚氨酯海绵的抗黄变性,采用预聚体法制备聚氨酯海绵,使得聚氨酯海绵经AATCC‑16耐紫外光色牢度测试级别达到4级,经AATCC‑23燃气烟熏色牢度测试级别达到3.5‑4级,同时,配方体系中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减少聚氨酯海绵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青岛有色金属分析检测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