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后辊道
1. 功能与作用
剪后辊道是冶金轧制工艺中用于输送和处理剪切后铸坯或轧件的重要设备,位于剪切设备的后端。其主要功能包括:
快速输送:将剪切后的铸坯或轧件快速、平稳地输送至后续工序,如冷床或横移区。
剪切质量优化:通过合理的辊道设计和运动控制,减少剪切过程中对铸坯端部的损伤,提高剪切质量。
工艺衔接:作为轧制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剪后辊道将剪切工序与后续的冷却、收集或包装工序紧密衔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2. 工作原理
剪后辊道的工作原理基于动摩擦和机械传动,通过电机驱动辊子旋转,带动铸坯或轧件在辊道上运动。其设计通常包括以下特点:
速度控制:根据工艺需求,剪后辊道的速度可调节,以匹配剪切速度和后续工序的处理能力。
升降与摆动功能:部分剪后辊道采用升降或摆动设计,以适应不同规格铸坯的剪切需求,减少剪切力对辊道的冲击。
对中与导向:通过合理布置辊子和设置对中装置,确保铸坯在辊道上平稳运行,避免偏移或弯曲。
3. 技术特点
现代剪后辊道具备多项技术特点,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设备可靠性:
自由摆动设计:一些新型剪后辊道采用自由摆动式结构,通过铰座实现辊道架的上下摆动,无需依赖升降油缸,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缓冲与保护:在辊道的出料口设置调平托台和缓冲层(如聚氨酯或橡胶材质),减少铸坯对辊道的冲击,保护设备。
自动化控制: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辊道速度、升降和摆动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剪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