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成本低、效能高的新电池体系,正逐步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南海新区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风口,打造钠电正极材料、电解液、电芯制造等为一体的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冲刺钠电产业新赛道。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它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环保等优点。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价格更低,生产成本更低,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目前,钠离子电池已经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储能、低速电动车等。
眼下,走进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建设现场,处处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来到进展最快的7号车间,工人正在对生产线进行安装焊接,一条1G瓦的正极材料生产线计划10月下旬试产,年底出产品。对于正极材料产品的市场,企业已经有了规划。总经理杨志表示,生产出来的正极材料产品,一方面销往华中、华东地区的客户,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另一方面送到在广东的协作工厂,直接做成电芯。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钠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性能指标,可广泛应用于A0级车、工商业储能柜、应急电源等多个领域,相比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锂电池,钠电池因其成本低、低温性能好、稳定性高,正成为锂电池的重要补充。“钠的来源非常广泛,而且价格便宜,从成本角度来讲,比锂电池成本要低。并且钠的低温性能特别好,在低温环境下锂电池的性能会受到限制,钠电池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下,还能达到80%的性能。”杨志说,钠离子产品的主要应用方向是工商业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在这两个方面开拓市场,实现从0到1的过程。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目前两个立体库的钢结构主体已经完工,1到6号车间的桩机和基础也已经完成。达产后,预计年产正极材料9万吨,电解液5万吨。
山东汉行的“落地生根”,是南海新区提升工业发展质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的缩影。今年以来,南海新区紧扣“大抓经济”这项中心任务,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精准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深化涉企服务,优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紧盯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见效的全过程,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为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经济质效注入不竭动能。
南海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已经将钠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该区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包括钠电正极材料、电解液、电芯制造等环节。同时,南海新区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钠离子电池将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新能源动力源。南海新区将继续加大对钠离子电池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