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锂电池作为其主要动力来源之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现有的锂电池隔膜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损坏,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因此,研发具有高耐热性能的锂电池隔膜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隔膜的耐热温度一直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前,这项技术一直被日本和韩国掌握,他们将隔膜耐热温度控制在160摄氏度左右。然而,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因此,研发出具有高温稳定性的隔膜成为了当务之急。
湖南工业大学材料与先进制造学院席柳江博士团队针对这一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具有高耐热性能的锂电池隔膜黏合剂。这种黏合剂能够使锂电池隔膜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性能,有效提高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锂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主材及其他包辅材组成,隔膜最具技术壁垒。当电池热失控时,隔膜受热收缩容易短路,需要涂上一层无机材料。席柳江团队研发的就是涂在这层无机材料与隔膜之间的“胶水”——锂电池水性黏合剂。该产品已经通过了系列高温环境中的耐热性研究实验及电芯针刺实验等安全测试,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席柳江介绍,锂枝晶在180摄氏度左右就会熔化,由于锂枝晶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引起电池包热失控,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火灾的重要原因。他表示,研制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一方面是粘结力的问题,随着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即耐热性提高,胶水的粘接力急剧下降,很容易变成塑料粉一样失去粘接力;另一方面是水分残留的问题,胶水耐热性提高,需要含有更多的有机聚合物盐类成分,但是盐类成分增加,吸水性增强,制作出来的陶瓷隔膜残留水分高。目前研发的第三代产品GR-508系列,胶水耐热从第二代产品的180摄氏度左右,提高到200摄氏度以上,且水分残留量低于万分之五。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湘潭大学教授王先友,中南大学教授刘洪涛对于该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专利技术实现锂电池中涂覆膜收缩温度大于锂枝晶熔点温度,使锂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
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有助于提高锂电池的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还将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锂电池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展示了中国在新材料研究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据悉,这项技术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席柳江博士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提高隔膜的耐热性和稳定性,为推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