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下半场,青岛如何发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下半场,青岛如何发力?

2024-06-14 14:43:38 来源:信网
212        0
简介: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广。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下半场,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汽车产业基地,青岛如何发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呢?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广。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下半场,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汽车产业基地,青岛如何发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呢?

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实施九大行动,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下半场,青岛如何发力?

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达到40万辆,整车出口达到18万辆,车企海外营业收入超过360亿元,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核心配套规模达到400亿元……6月1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吹风会,介绍《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情况,明确了今后两年青岛围绕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布局思路和重点发力方向,以乘用车倍增发展、商用车优势打造等为目标,着力实施包括“整车能力提升”等在内的九大行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初期探路的上半场,步入产业体系逐步成熟的下半场。尽管在一些领域的产业竞争已经成为“红海”,但众多细分领域新赛道仍存在大量产业机会。

青岛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突破1500亿元。充分考虑当下产业发展最新趋势以及自身产业基础,青岛明确提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以此引领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构建“整车+关键零部件+后市场服务”的现代产业运行体系,从而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实施九大行动,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整车能力提升”行动

以乘用车倍增发展和商用车优势打造为目标,积极争取整车企业在青岛布局高端乘用车畅销车型,提高现有整车企业产能利用率,鼓励商用车企业在做好燃油、LNG(液化天然气)、CNG(压缩天然气)等产品基础上,加快探索纯电(含换电)、混合动力、氢燃料动力等多元化技术路线,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2.“关键配套进档”行动

围绕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子和核心配套产业,将通过外部招引和内部培育,填补车用电机、电控领域空白,推动存量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增效,争取超充动力电池项目落地

3.“智能网联突破”行动

以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制定发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开放路权和应用场景,推动有条件的区(市、功能区)按规定全域开放,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和车联通信网络互联互通,积极争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着力招引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高成长型企业

4.“应用场景引领”行动

将开展公共领域电动化、新能源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活动,提升更多绿色产品供给,充分挖掘应用场景,助力新能源汽车消费,为企业产品迭代升级和业态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5.“出口动能牵引”行动

将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出口便利优势,围绕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港、查验、装箱、出运“一站式”集中作业,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吸引更多整车企业选择青岛作为主要出海口岸。同时,创新KD(散件组装)出口模式,扩大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

6.“后市场体系构建”行动

将加快构建后市场体系,布局新能源汽车二手车交易、回收拆解再生利用、维修保养等环节,降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维修成本,完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7.“技术创新驱动”行动

聚焦车用芯片、基础软件、车身轻量化材料、新体系动力电池等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8.“资源要素保障”行动

将尽快制定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第二批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清单,落实谷峰分时电价政策,强化产业链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成投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9.“产业生态打造”行动

围绕提升补能便利性,推动充电服务网络向乡村有序延伸,科学规划加氢设施,合理布局商用车专用充换电站,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金融服务

扭住两大优势,抢抓“商用”“出口”赛道

将“商用车”和“出口”作为今后两年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定位,是此轮行动计划最值得关注之处,突出体现了青岛对当下产业机会的理解和把握。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前不久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47%。根据经济学中经典的“S形曲线”理论,当一项创新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超过20%,则表示该产品由最初的市场导入期进入高速成长期。而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竞争格局基本已定。

而相较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仍处于“爆发的前夜”。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3.8万辆,同比增长78.9%,全年渗透率为10.2%。而中重型新能源货车渗透率更低,尚不足3%。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商用车是汽车中的“碳排放大户”,占全部汽车碳排放的60%左右。而目前,我国货运仍以公路运输为主,2022年我国公路货运占比高达73.3%,对商用车需求巨大。在“双碳”目标下,商用车减排迫在眉睫。

青岛恰好在商用车领域具备更良好的产业优势。一汽解放青岛公司是解放卡车在国内的两大生产基地之一,已经构建起覆盖重型、准重型、中型、轻型产品的产品矩阵。以此为基础,一汽集团布局了在外埠的首个整车研发中心——解放青汽研发能力提升项目。项目投用后,将重点聚焦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网联关键技术、汽车电子电气核心总成开发技术、测试仿真技术和创意造型技术等,开展包括燃气及新能源等商用整车设计和开发。

再看出口。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如今中国出口“新三样”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出口热”的带动下,202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出海,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重要的产业机会。

青岛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出口也正是青岛的“强项”。近年来,青岛港的商品车航线网络不断拓展,目前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船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依托港区铁路线,开展了商品车铁路出口业务。

在集装箱航线方面,青岛港作为北方最大的集装箱干线港,已与中远、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等多家船公司有深度的合作,拥有遍布全球的190余条集装箱航线。老港区、前湾港区规划有多处商品车装箱场地,日装箱能力可达2000Teu,可满足各种规模形式的商品车出口业务。

滚、吊装航线方面,作为北方重要的件杂货港口,青岛港有老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三个港区可开展件杂货船舶作业,拥有通往东南亚、远东、非洲、印度、地中海等地的共计20余条航线。2023年,青岛为青岛港老港区新增新能源汽车装卸作业资质,进一步提升了青岛港口的服务能力。

海铁联运方面,青岛港老港区于2023年通过济南铁路局特货装卸车资质,可以直接开展铁路商品车运输,商品车可通过喀什等陆路口岸出口。每月都有发运计划,日常开展日韩过境二手车的运输,可以为客户提供二手车出口业务。

今后两年,青岛将依托既有基础,进一步发力持续扩大优势。在整车层面,青岛在行动计划中提出,将以乘用车倍增发展和商用车优势打造为目标,积极争取整车企业在青岛布局高端乘用车畅销车型,提高现有整车企业产能利用率,鼓励商用车企业在做好燃油、LNG(液化天然气)、CNG(压缩天然气)等产品基础上,加快探索纯电(含换电)、混合动力、氢燃料动力等多元化技术路线,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出口上,将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出口便利优势,围绕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港、查验、装箱、出运“一站式”集中作业,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吸引更多整车企业选择青岛作为主要出海口岸。同时,创新KD(散件组装)出口模式,扩大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

具体到港口服务的优化上,青岛也将持续推出一系列举措。

不断提高海向通达度。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强化与中远、马士基等知名航运企业合作,打造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欧美五大优势航线组群。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深化海外仓建设,强化港口服务功能,做好贸易公司、船运公司、汽车出口企业的桥梁纽带,打造汽车出口产业全链条服务,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持续增强陆向辐射度。优化内陆港布局和功能,深化与郑州、太原、西安、兰州等沿黄流域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合作。加大腹地货源开发,不断增加青岛港汽车出口货量,寻求更多“打底货”,促进港口航线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为汽车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出海条件。

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围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断提升青岛现代航运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促进船舶租赁、航运经纪、船舶代理、信息咨询等现代航运产业发展和企业集聚,促进港口、航运、金融、贸易深度融合,提高港航供应链服务水平,为青岛汽车出口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因地制宜,突破智能网联

智能网联汽车是业界公认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竞争高地。但凡要布局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不可能绕过这个赛道。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青岛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青岛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建立体制机制、搭建政策体系、开放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探索商业模式,因地制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商业化应用和产业链层面均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青岛已在环卫保洁、物流运输、短途接驳等领域加速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多元化应用场景。北汽制造、奇瑞汽车等整车企业已推出多款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合作持续深化。慧拓智能、智腾微电子、宸芯科技、海信网络科技、中瑞集团等一批产业链企业加速成长,可提供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高精度传感器、全栈式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RSU(路侧单元)、OBU(车载单元)等关键核心配套产品和无人驾驶整车产品。

聚焦未来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将实施“智能网联突破”行动,以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制定发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开放路权和应用场景,推动有条件的区(市、功能区)按规定全域开放,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和车联通信网络互联互通,积极争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着力招引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高成长型企业。

目前青岛正在市域范围内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与此同时,青岛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产业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协同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座舱、传感决策、控制系统等汽车电子产业,争取打造中国北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强健零部件,构建产业生态

一辆汽车装载的零部件成千上万,因此汽车产业有着比很多产业都更长的产业链。此前,青岛举行过多场行业内部交流会,多位专家谈道,在大力发展整车的同时,也要关注零部件领域的产业机会,以“整零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

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新机遇。以汽车电子为例,行业数据显示,目前普通新能源汽车中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约30%。随着车辆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对汽车电子的需求还将继续上涨,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价值还将进一步扩大。据测算,预计到2025年,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有望达到60%,而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到2026年有望达到1486亿美元。

此轮产业行动计划,青岛不仅明确提出了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核心配套,轮胎、车身等特色配套的产业规模目标,还在多个维度上对未来推进方向展开具体部署。

围绕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子和核心配套产业,将通过外部招引和内部培育,填补车用电机、电控领域空白,推动存量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增效,争取超充动力电池项目落地。

聚焦车用芯片、基础软件、车身轻量化材料、新体系动力电池等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汽车后市场是整个汽车产业生态中商机和潜力巨大,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从售出到报废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涉及汽车维修、汽车养护、汽车用品、汽车金融、二手车及汽车租赁等多个细分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后市场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相关机构预计,到2027年我国汽车后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

行动计划提出,青岛将加快构建后市场体系,布局新能源汽车二手车交易、回收拆解再生利用、维修保养等环节,降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维修成本,完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青岛还将在应用场景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维度持续发力。根据行动计划,将开展公共领域电动化、新能源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活动,提升更多绿色产品供给,充分挖掘应用场景,助力新能源汽车消费,为企业产品迭代升级和业态模式创新提供支撑,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5%左右。围绕提升补能便利性,推动充电服务网络向乡村有序延伸,科学规划加氢设施,合理布局商用车专用充换电站,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金融服务,力争到2025年全市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4万台和11万台以上,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5万台。

此外,青岛将尽快制定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第二批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清单,落实谷峰分时电价政策,强化产业链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成投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青岛市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机遇。在政策扶持、产业链完善、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为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岛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价格行情
期货
现货

编辑视角
技术跟踪
分析评述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八届学术会议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