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黔西南州:立足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发展

黔西南州:立足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发展

2024-05-23 11:33:41 来源:天眼新闻
225        0
简介:近年来,黔西南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动全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全州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作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黔西南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该州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具备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基础条件。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黔西南州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企业投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并积极推动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参与。
近年来,黔西南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动全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全州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作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黔西南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该州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具备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基础条件。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黔西南州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企业投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并积极推动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参与。

黔西南州作为全省“一核两区”重点区域,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强州”战略,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围绕做大“链主”、壮大“链条”等要求,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全力推动全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发展。


义龙新区元豪电厂


义龙新区元豪电厂

依托资源禀赋,黔西南州形成了“以煤发电、以电强网、以网促产、以产带电、以电促煤”的现代化循环产业链体系,为铝及铝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大数据产业等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地方电网优势吸引了一批锂电池正极、负极等新材料企业项目落地:振华义龙新材料公司建成三元正极材料产能4万吨、鑫茂年产14万吨锂离子正负极材料回收再利用制造基地项目、贵州新创硅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全产业链项目、贵州东岛新能源年产15万吨高端动力电池材料项目等纷纷落地。

黔西南州聚焦地方电网自主电价优势,全力支持贵州晖阳、贵州羚光、贵州新创硅基、贵州东岛等负极材料企业发展,推动石墨化代加工生产线向负极材料一体化方向升级,形成了不同于省内其他地区的负极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同时,依托地处三省(区)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引进了贵州鑫茂、贵州扬德等企业落地发展,并补齐磷酸铁锂等短板,积极布局磷酸铁锂产业。以贵州振华义龙三元正极材料为主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正在加快形成集负极材料、聚合物电池、回收利用、磷酸铁锂等产业集群。


兴仁登高新材料公司


兴仁登高新材料公司

根据“一核两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黔西南州加快培育以三元正极材料及原辅料为代表的电池材料产业集聚区,着力突破“煤焦油-针状焦-负极材料”产业路径,以兴义市义龙新区为核心,规划建设了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园,规划总面积5.57平方公里,同时在兴仁市工业园区、安龙县工业园区进行了相应产业布局,实现了兴义义龙、兴仁、安龙协同联动发展,重点发展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以及锂电池配套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

日前,走进义龙新材料产业园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生产设备不停运转。在三期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正来回运输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每吨价值30余万元,公司专注于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自主研制的一次颗粒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合成技术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供给宁德时代、力神、孚能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2022年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梅铭介绍。

据了解,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注册资金3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1083亩,分三期建设,目前一二期已经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6万吨,实现产值120亿元,年创利税7亿元以上,解决就业1500人以上。202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01亿元。

黔西南州强化贵州振华义龙等重点企业培育,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能耗、交通物流、基础设施配套等要素支撑,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公司完成产值约112亿元,成为州内第一家100亿元企业。


稀美资源(贵州)科技有限公司


稀美资源(贵州)科技有限公司

龙头企业带动,集群蓄能。一批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方面的企业纷纷落户黔西南,为黔西南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振华、羚光、新创、晖阳、鑫茂、宏科、中浦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入驻后,黔西南州已实现年产6万吨正极材料、12万吨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以振华为代表,石墨负极材料以新创、东岛、晖阳为代表,电池回收以鑫茂为代表,形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及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正极材料35万吨、负极材料45万吨的规模,预计产值在8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黔西南州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该州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有效地推动了全州经济的发展。

展望未来,黔西南州将继续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全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黔西南州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产业优势,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价格行情
期货
现货

编辑视角
技术跟踪
分析评述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八届学术会议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