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三大新兴产业助力,山西加速转型

三大新兴产业助力,山西加速转型

2024-05-11 11:01:00 来源:山西资本圈
261        0
简介:近日,山西省发布了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报告显示全省经济平稳开局,总体保持着稳定恢复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399.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1.2%。
近日,山西省发布了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报告显示全省经济平稳开局,总体保持着稳定恢复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399.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1.2%。

近年来,山西省一直受制于煤炭工业的不佳表现,这也直接影响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下降。据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成为导致全省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山西省统计局表示,尽管煤炭工业的不景气使得全省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一季度全省的“新兴动能加快培育”,一些产业表现出色,例如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都呈现出“抢眼”的发展态势。这与山西省近年来的强力“引援”息息相关。

山西资本圈注意到,近年来,山西承担着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重要使命,在此过程中,山西省一方面全力培育本土创新企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成功吸引了光伏、新能源和合成生物等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三大产业引进省外重磅投资项目总投资已超1000亿元。 

主攻光伏产业,驱动能源变革引擎

光伏产业,是近年来山西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2022年,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山西光伏产业链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山西光伏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实现光伏产业链总产值超1000亿元。为吸引全国各大企业投资,2023年5月10日,山西发布《中共山西综改示范区工委关于推行招落一体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为投资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在此背景下,一些深耕光伏产业的优质企业选择落地山西,江苏新能即为其中之一。该公司是专业从事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及建设运营的企业,一直积极寻求省外项目开发机遇,最终选择将公司首个省外集中式光伏项目落户山西。2022年,由江苏新能投资建设的“山西平鲁70MW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工,并于次年7月12日首次并网发电成功。

2024三一朔 州光伏全产业项目开工仪式

之所以选择平鲁,与当地的能源属性和政策支持不无关系。平鲁除了有年产1亿吨的煤,还有每年将近300亿千瓦时的外送电力,硅芯产业用电需求量较大,二者极为契合。为了把能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平鲁积极建设朔州低碳硅芯产业园,致力打造光伏、半导体两大产业集群,并成功引进三一集团将光伏产业链项目落地于此。

山西资本圈了解到,三一集团在此次布局北方的新能源项目选址过程中,先后共有9个地方提出了承接意向,最后平鲁凭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承载优势,作为唯一一个与其达成合作的县级区。

2023年5月8日,平鲁区政府和三一集团就一期5GW单晶硅项目达成合作意向;7月28日,双方签约;9月28日,项目正式投产,这一过程仅用了62天,可谓跑出了“宇宙速度”。紧接着,双方于10月27日签订朔州二期大尺寸超薄单晶硅片项目和三一集团平鲁区整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协议,其中,二期超薄单晶硅片项目已于同年12月9日成功试产下线。

另外,三一集团投资的光伏全产业项目于今年4月15日在朔州举行开工仪式。据了解,该光伏项目总投资80亿元,包括10GW单晶/硅片、5GW组件以及支架等产业链配套,建成后将与之前合作的一期单晶硅项目、二期超薄单晶硅切片项目“抱团发力”,形成150亿元以上的年产值。

此外,光伏巨头晶科能源的加入,更为山西光伏产业增色不少。晶科能源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业务涵盖硅锭、硅片、电池片生产以及高效单多晶光伏组件制造,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晶科能源也洞察到了山西光伏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于2023年5月25日,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签署“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约560亿元,致力打造全球首创、全球最大、全球转换效率最高的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超级数字工厂”。

光伏项目

晶科能源亦曾公开表示,山西省正在全力推动能源综合改革、转型发展及促进先进制造业再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大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煤炭大省实现绿色转型,助力当地先进制造业再发展战略目标、带动当地产值及就业,山西综改区将为公司产能落地在用电降本、土地厂房等各方面提供保障。

3月26日,该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不料一个月后的同一天,一场大火突袭,直至傍晚才被控制。晶科能源于4月28日晚回应了该起火灾事故,称“目前相关火情获得控制并扑灭,火灾事故的具体原因正在调查、核实中”,并表示将对晶科能源全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深耕合成生物,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打造领先全球的千亿级合成生物新材料产业链,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为促进资源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凯赛生物作为科创板合成生物学“第一股”,拥有绝对领先的核心技术和完整的生物化工领域全产业链,也是全球唯一有能力量产戊二胺的企业,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有望成为合成生物领域的“华为”,其实力毋庸置疑。

早在2015年,山西省属重点煤企潞安集团便对凯赛生物增资8.3亿元,由此奠定了山西和凯赛生物之间坚实的信任基石,也为此后凯赛生物选择在山西落地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埋下了伏笔。

2020年10月,凯赛生物与山西综改示范区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合力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双方拟合计直接出资80亿元成立项目,其中凯赛生物拟合计出资40.1亿元(项目公司持股不低于50.125%),投资项目主要包括24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项目、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和年产8万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项目(含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一期累计投资规模高达250亿元,该项目被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长称为“合成生物学史上最大的项目”。


同年11月,凯赛生物及旗下公司凯赛(金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便分别与山西转型工业园区集团成立了项目平台公司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和凯赛(太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生物”),凯赛生物方面均持股50.125%。其中,太原生物负责“40000吨/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目前已成功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合作于2023年11月发生“转折”。彼时,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官网披露的一则产权转让信息显示,山西转型工业园区集团决定转让所持太原生物的49.875%股权,要求受让方一次性支付5.48亿元股权转让款,具有投资并控股万吨级以上并盈利的合成生物材料产业化项目的经验,且流动资金达到15亿元。

最终凯赛生物完成了此次股权回购,太原生物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这无疑是对该公司未来发展最有利的安排。如此一来,凯赛生物不仅强化了对太原生物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了决策效率,更有利于推进整体发展战略规划。而另一方面,少了地方政府背景的直接支持,后期项目能否顺畅推进,是否会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投资信心,以及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新材料基地愿景能否如期实现,也是投资者担心的问题。

牵引新能源链,加速产业融合发展

被誉为中国“宁王”的宁德时代,仅用七年光阴,便从初创企业发展成为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领头羊。依托中国庞大的制造体系,其市值已突破万亿大关,并持续稳步增长。该公司很早便捕捉到了山西市场的发展潜力,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企业,该公司同山西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高度契合。

2021年7月,时任山西省委书记林武在太原会见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博士一行,双方就推进新能源产业深入合作进行了交流。而后在“2022年第三次‘三个一批’省主会场活动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推进会”上签署了“宁德时代电池材料产业项目”协议。据介绍,该项目占地2144亩,总投资约150亿元,主要生产电池材料,初期规划产能50万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250亿元,致力打造“煤焦油-针状油焦-材料”产业链,力争在山西打造行业领先的电池上游供应链。

国网时代华电大同储能项目开工仪式

而在落地太原之前,宁德时代其实早已布局大同。华电大同300MW/600MW储能项目正是由宁德时代与国网综能合资公司国网时代及华电公司投资建设。天眼查信息显示,国网时代注册资本4亿元,其中宁德时代出资1.6亿元,持股比例为40%。另外,山西资本圈注意到,山西太原的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和东杰智能都是宁德时代的上游供应商,随着该公司业务与山西的联系愈加紧密,相信将对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无人能及,而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特来电”)则是当之无愧的充电桩“一哥”,其背后是A股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特锐德“掌门人”于德翔曾在“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升级(太原)高峰会上”表示,特锐德前10年专注于供电设备,做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但行业整体发展空间较窄。为此,2014年公司决定二次创业,尝试一个全新赛道,以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经过9年的建设运营,特来电充电网规模大幅增长,收入及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截至2023年底,无论是运营公共充电终端还是充电量,特来电均居全国首位。

华新燃气与特来电新能源合作签约仪式

为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4月11日,华新燃气集团与特来电举行工作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力推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创新光储充放产业运营模式,打造燃气网、充电网、储能网、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

山西的转型之路并不容易。它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山西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拥抱新技术和新产业,就一定能够在转型中崛起。山西新时代的万千气象终将到来。只要山西继续种好梧桐树,引进全国各产业龙头企业赴晋投资,不断培育和壮大新的生产力,就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山西将继续迎接挑战,迎接新的机遇,实现经济发展的飞跃。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价格行情
期货
现货

编辑视角
技术跟踪
分析评述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八届学术会议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