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三角”是指我国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的锰污染集中区域。这些地区长期以来都存在严重的锰污染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启动了“锰三角”污染治理行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进行治理。4月,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锰三角”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一是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突破。“锰三角”地区电解锰企业已由24家调整压减至3家,产能由59万吨降至18万吨,保留的3家企业正在实施污染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升级改造。
二是锰渣场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重庆市秀山县23座锰渣场已全部完成治理,湖南省花垣县、贵州省松桃县正按照“一场一策”原则深入开展锰渣场污染治理。
三是锰矿山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建成矿山污水处理设施26座,日处理能力约6.3万吨。
“锰三角”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大对“锰三角”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治理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治理政策,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