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市场政策调整,工商业储能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又有新一批企业陆续加入工商储“主战场”。在新入局者眼中,工商储已经不仅仅是工具属性,更是极具商业价值属性的资产。而作为资产,其投资门槛、和资产管理水平,或许将成为后续储能投资的最大分水岭。
以储能系统最近报价1元/Wh计算,GWh以上储能初始投资将超过10亿元,万亿级的市场机遇面前,同时也是极大的投资风险。而海聚新能源却反其道而行之,定位“资产管理者”在全国各地加速跑马圈地,在新一轮储能投资比拼中从跟跑者逐渐发展成为领跑者。
01 收益渠道打开,重金投入工商业/电网侧
工商业储能市场爆火,背后根本原因是储能成本持续下降,同时国内大部分地区峰谷电价差已超过0.7元,工商业储能投资可以覆盖储能投资成本。
△10月各省峰谷价差
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各省的分时电价价差以及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完善,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水平也在逐步走强。以浙江为例,在夜间、午后时段以低谷电价充电,尖峰时段放电,投资回报期已可以缩短至4年左右。
在浙江金华某家具生产企业内,由海聚新能源投资的300KW/645KWh已经并网投运,采用海聚自主研发的232KWh工商业储能户外一体柜。
△HTC-232kWhAI-A工商业储能一体柜
该储能项目正以每天“两充两放”模式运行,在全生命周期内每年可吞吐电量320万kWh,不仅为企业的自动化智能产线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另外,在迎峰度夏期间,该储能项目也减轻了金华当地电网的保供压力,真是一举多得。
当前,海聚新能源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东部省份积极挖掘优质储能项目。仅2023年上半年,海聚新能源已经在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区正式实施的项目容量已经超过200MWh。
另外,随着政策完善、储能可参与交易的品种愈加丰富,工商业储能的收入渠道正在拓宽,从单一的峰谷电价差套利,逐步扩展到需量管理、动态增容、电力需求响应、调峰调频等多种形式,甚至辅助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碳交易等新兴市场。
“输电线路改造可能需要几亿资金,而在一些关键变电台区安装几套储能,只需一两千万元的成本支出,就能有效改善电能质量,并对容量增容起到很大作用,有效节省电网企业的投资资金。”因此,海聚新能源正与国网合作参与电网改造,通过在关键台区、开闭所内安装储能实现容量增容,改善电网电能质量,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
8月23日,海聚新能源同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在重庆地区合作开发工商业储能项目,未来3年建设500MWh储能虚拟电厂助力电网调峰调频。其中,海聚新能源负责储能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重庆综能则负责虚拟电厂管理与交易调度。
“现阶段我们快速投资储能项目,可为未来虚拟电厂业务做好铺垫。虚拟电厂将是储能资产管理的一个核心业务模式。”海聚新能源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齐伟表示,在当前储能行业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海聚新能源的超前思维模式成为公司显著的竞争优势,那就是:在构建了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产业之后,最后还要落到资产管理,形成全产业链的价值管理。
未来三年,在母公司聚信租赁近二十年的强大金融背景支持下,海聚新能源计划投放百亿资金,在重点省份开发工商业储能和电网侧储能,实现10GWh以上的虚拟电厂资产管理规模,意在成为储能投资领域内民营资本先锋代表。
02 经营与风控实力尽显,保储能“收益安全”
依靠金融背景优势,海聚新能源着力布局构建储能全产业链。公司重点布局技术研发、系统检测、生产销售,构建项目投资、资产运营、虚拟电厂及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储能全产业链。有别于一般的储能设备供应商,海聚新能源在储能产业链布局更长、更丰富,直接延伸到储能产业链的最下游的电力市场化交易。
安全是储能设备盈利的压舱石,而交易能力才是储能盈利的核心灵魂。没有交易能力的储能设备就像”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风光项目可以晒着太阳或者吹着风就赚钱,但是储能项目则大相径庭,储能项目需要依靠核心交易能力,需要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来实现储能资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储能产品不是卖出去就完事了,更重要是全生命周期的交易运营”,齐伟表示,“一个产品订单合同的签订,我们就已经站在未来十年分析这个项目的盈利性”。
2023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密集印发了《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文件中均提到重点推进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此外,今年以来已有多地出台电力现货市场、中长期电力交易的交易规则等相关文件,将储能纳为市场主体。但某种意义上,越来越细化的政策规则,在打开储能市场盈利渠道的同时,也将逐渐构筑起“壁垒”。储能有了身份以后,下一步要拼的就是经营能力。
储能产品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其盈利能力在于充放策略是否与电力市场交易政策形成“共振效益”,核心逻辑就是充放的价差要最大化。经测算,工商业侧储能项目除了每天正常两充两放外,还可以通过虚拟电厂平台参与需求侧项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让项目盈利能力提升10%~30%。
海聚新能源不仅仅产品自主研发,同时还搭建了专业化的交易运营团队和虚拟电厂调度平台,保证每个项目的交易策略都要紧跟各省的政策。
“除了我们自己投资外,现在有很多资本都主动积极与我们接洽,希望共同投资储能项目,原因在于他们更相信海聚新能源在金融领域积累的深厚风控经验”,齐伟解释道。
早在今年3月份,海聚新能源就与苏美达资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10亿元,双方将在储能投资领域强强联手、合作共赢。
自2009年成立以来,海聚新能源母公司聚信租赁重点投资了学校教育、医疗健康、公用事业等板块,目前累计服务实体经济客户千余家,业务范围已经广泛覆盖全国,累计投放资金近500亿元,高峰时期资金投放量全国前三。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强大的金融背景,令海聚新能源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公司新产品研发的更新迭代,并快速全球布局销售体系,抢占优质储能项目资源。
03 自主打造EMS,为储能注入灵魂
从资产管理经验出发,海聚新能源清楚地看到,未来储能项目的收益差异,一方面来自于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将出现在充放电时间节点的决策能力,压力最终就要落到EMS技术方案上。
面向未来更为广泛和活跃的电力交易市场,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系统EMS需要由原来的固定充放电,逐渐发展到需应对多种不同维度的市场,包括不限于日前、日内、实时等电力现货交易,以及调峰、调频、爬坡等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这都对储能设备的云端和边缘端的智能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是工商业储能,原来只要面对峰谷价差,未来也需要具备预测、统计、分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调度控制管理系统,根据电价波动进行充放电决策。
海聚新能源自主打造云边协同的EMS能量管理系统采用多步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控制策略,实时优化储能运行控制策略,精准匹配需量控制;云端多目标综合优化可为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提供辅助决策分析,而且支持光伏,储能,负荷多主体信息联动,每分钟动态规划和下发未来24小时储能充放电策略,结合储能安全边界,实现储能价值和收益最大化。
此外,储能电芯正逐渐从能量型为主、逐步转向功率型和能量型并重方向发展。从收益的角度出发,这需要储能投资建设主体根据不同的场景配置不同倍率的储能设备。“例如,电网侧独立储能原有的盈利靠容量租赁和少部分的调峰辅助服务,但电力市场化放开以后,在一些调频资源紧缺的省份,独立储能收益则以调频为主,那么2C的功率型电池就比0.5C的能量型电池更有投资价值。”
功率型的储能设备对充放电循环次数要求更高,对冷却系统和电池安全性的要求更高,相应倒逼设备研发层面加大对风冷、液冷之类的技术投入,因此海聚新能源也在对BMS等电池安全技术加大研发投入。
在市场爆发初期,行业总会面临诸多挑战。当前的工商业储能市场也有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业主方的接受度有待提升、投资商的风险管理能力更要加强,储能的验收标准、并网标准等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但齐伟看来,这些都需要市场的磨合和检验。而作为储能行业中一员,海聚新能源希望将与同行们一起以身作则,保证投放市场的产品质量和安全,同时呼吁完善政策、净化储能市场。
目前,海聚新能源拥有百余人的研发团队,并携自研BMS/EMS云平台等,打造了可堆叠户用储能柜、HTC-232kWhAI-A工商业储能一体柜、40尺直流测电池集装箱储能系统三大主打产品,分别匹配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以及电网新能源领域的大型储能市场需求。而且,储能系统产品已经通过了上电科、中电科的型式试验,涉及GB/T 36276、GB/T 36547、EMC、抗震等性能认证,产品的海外认证已获得IEC 62619、UN3536,产品的IEC63056、IEC TS 62933正在认证中,未来还会将产品输向更多海外市场客户。
时势造英雄。截至目前,海聚新能源稳抓储能市场脉搏、抢先布局,已储备工商业侧、电网侧储能项目超10GWh;下一步,海聚新能源将进一步融合技术产品和金融资产管理双重实力,杀出重围、向储能头部企业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