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抓住新能源乃至碳中和大势的机遇,任泽平老师有一句经典的“大白话”,如题,“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本文是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针对这一观点的更详细阐述,从大国竞争格局、经济增长和产业机会的角度分析了新能源为何代表了最值得关注的产业之一。全文 3500 字,在这分享给各位:
我在2019-2020年倡导新基建、新能源,2021年提出“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我们正迎来第三次能源革命,新能源是未来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行业。
1 新能源:大国竞争制高点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4万辆,2021年突破300万辆,2022年超过680万辆,连续两年翻倍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20%,单月渗透率超过30%。
根据S型曲线理论,消费品渗透率从0到10%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但是当渗透率超过10%以后,随着技术进步、消费习惯重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等,大家对新产品的疑虑开始消退,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未来禁售燃油汽车是大势所趋,欧洲最为激进,中国和美国也在发力,因此新能源汽车前景最好的是美国、中国、欧洲,这是新三大玩家。例如,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就是为了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欧洲各国要求2030—2035年禁售燃油汽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欧盟《净零工业法案》也要求重新发展本土的能源制造业。
新能源领域必然是未来大国竞争的制高点,2030年前后是世界各国禁售燃油汽车的共识时间,也是deadline(最后期限),是传统燃油汽车的“诺基亚时刻”。现在是燃油汽车企业转型、新能源车企抢占市场的最后时间窗口。
2 新能源:我国换道超车的行业
在传统燃油汽车时代,无论是市场、技术,还是品牌,客观来讲,我国与欧洲、美国甚至日本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无论是整车还是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我们都是可以实现换道超车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实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第一,在中国做生意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有一个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中国有14亿多人,美国有3.2亿人,日本有1.3亿人,欧洲有7亿多人,全球有80亿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在中国成为行业第一的企业,基本上就是该行业的全球第一。还有一个指标就是中国的经济规模。2022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突破了120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接近1/4,占世界贸易和经济的比重持续扩大。我国潜在的增速比美国高2~3倍,再过10年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们有庞大的统一市场、人口和经济规模,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我们有庞大的中产人群,人数高达5亿。我国中产群体的人口数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人口的总和。按照人均GDP,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1.20万多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门槛是人均GDP达到1.26万美元,这说明我国已经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标准。以前我们出国旅游,觉得自己来自发展中国家。但是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以后大家再出国,就都是来自发达国家了。只是基本国情决定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在中国做生意还有一个优势,我国除了有庞大的市场、中产群体,还有一点:最完善的产业链。为什么近几年,只有中国的出口实现了大踏步增长?2018年中美爆发贸易摩擦,形势比较严峻,美国要吸引制造业回流,在多个领域采取了对中国不友好的措施。但是2021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增长了18%,出口增长超过20%,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企业都是非常务实的。为什么很多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选择集聚在常州市金坛区,因为那里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这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整个苏南地区,其制造业配套可能是最强的。
有人担心美国会像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一样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事实上,与半导体产业不同,在新能源领域以前我们过度相信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不可逆,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完成了闭环,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60%,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60%,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中国是世界新能源产业的最大玩家,美国不可能也没有实力像对待半导体产业一样对中国新能源产业进行“卡脖子”式的遏制。
第四,中国有进行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未来中国也要进行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我们说的“新基建”。过去这些年,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一个优势——举国体制。举个例子,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财政部发行了特别国债,当时很多人争论说修了那么多路,到时候没有车跑。结果,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那些路全部拥堵了,因为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东南亚各国包括其他国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是充电桩,而充电桩的发展也为使用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3 新能源:最有希望替代房地产的领域
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与现在成就巨大,前景光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挑战,客观来讲,我们面临的挑战非常大,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脱钩风险,世界上最严峻的老龄化的到来,全球前十大高房价城市里中国城市占了一半。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如何才能实现经济长期的健康发展?
2021年房地产销售额为17万亿元,2022年约为13万亿元,房地产依然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但房地产的行业大开发时代正在逐渐结束,其实2021年房地产已经开始负增长了,基本上已达到了峰值,尤其是销售面积达到峰值。与此同时,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00多万辆,2022年销售680多万辆,产业规模仍然有成长空间。尽管当前新能源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不如房地产,但是正在以翻倍的速度增长,总渗透率超过20%,单月渗透率超过30%,未来如果再翻倍增长呢?
中国2022年乘用车销量突破2600万辆,如果未来用10年将乘用车全部替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一年就是3万亿~5万亿元,加上上下游的正负极材料、三电等,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将超过10万亿元,再加上储能、氢能、智能驾驶等三大新万亿级赛道,新能源是最有希望替代房地产的领域。
20年前中国刚加入WTO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是美国的几分之一,而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相当于美国的75%,中美贸易摩擦预估将持续15~20年,当年日美贸易战打了几十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有一天当中国的经济规模达到了美国的2~3倍时,摩擦也就解决了。
现在双方进入竞争合作的发展阶段,但是我认为中国复兴的趋势势不可当。在历史上,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是以千年计的,美国也就是百来年的事情,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叫复兴,只是告诉大家我们重新回来了,正常发挥。
4 大力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很重要。中国70%的石油依赖进口,进口石油中的70%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面对贸易摩擦、地缘冲突等挑战,发展新能源是保障我们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
第二,中国的资源禀赋非常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国中西部地区有广阔的戈壁、沙漠,中国还有广阔的海域,这些都是未来布局光伏、深远海风电等新能源的地方,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非常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贡献国和中坚力量,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中国占了接近一半。
第三,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全球能源革命有三次。第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煤炭和火车的大规模使用,那个时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第二次是内燃机带来汽油和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美国超过了英国,重大技术变革也带来了大国的兴衰。第三次是新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革命带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氢能、储能的大规模使用,新能源领域是有可能复制在手机、家电领域出现的新国潮运动的。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战略做出了很多调整,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册制改革、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反垄断、“双碳”、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等。我有一个观点: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5 新能源四大核心赛道
新能源是未来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行业,也是中国最有可能替代房地产,实现换道超车的行业。新能源汽车正在进入大众快速普及的阶段,市场渗透率还有3~4倍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绿电、储能、电池、充电桩、智能化、新材料等都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具体而言有如下四大核心赛道。
一是新能源消费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驾驶等。新能源汽车应用蓬勃发展,快速渗透,未来从电动化到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即将来临。
二是新能源绿电,包括风电、光伏整个电源、电网系统面临重构。未来将从煤电发展到“绿电+储能”。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并非最终解,甚至带有伪新能源的概念,主要是因为当前的电力来源还靠煤电,未来“绿电+储能”的模式才算真正的新能源,是最终梦想。
三是新能源储能。用风电、光伏从源头对能源进行替代。用各具特色的储能电池,充分消纳新能源。储能可以均衡能源结构、储存更多绿电,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安全。
四是新能源终极解决方案——氢能。从锂电池到氢能源,用绿电制备绿氢,再把绿氢应用到汽车、化工、冶金等各个重要领域,实现真正的零碳社会。储能、氢能、智能驾驶这三大新能源的新万亿级赛道,就像几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一样处在爆发的前夜。
未来新能源社会的整体构想是:“新能源电动化+绿电+储能”是最优解决方案,氢能源是未来远景。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这是几个最好的赛道,长期发展的潜力巨大,真正投资的核心是占赛道、选人和长期战略性持有。
新能源市场增量空间巨大、竞争格局未定,未来还将有一次大洗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百战成钢,剩者为王。放眼长远,未来能够革新新能源的只有新能源自己。未来已来,我们所需要做的无非顺势而为,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