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储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多家企业满产满销

储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多家企业满产满销

2025-09-30 14:30:01 来源:中国储能网
417        0
简介:9月以来,多家储能企业股价持续上涨,反映出市场对储能行业未来的强烈信心。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储能市场需求激增,企业普遍进入满产满销状态。

9月以来,多家储能企业股价持续上涨,反映出市场对储能行业未来的强烈信心。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储能市场需求激增,企业普遍进入满产满销状态。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公司自二季度起产能持续拉满,订单供不应求。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46.4 GWh,同比增长115.2%,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232.03 GWh,同比增长118.4%,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满产满销

由于储能电芯需求旺盛,行业头部企业生产线均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企业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订单已排至明年年初,部分海外项目甚至出现“加价优先排产”的情况。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产能利用率达89.86%。

亿纬能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大单不断,沙特、智利等项目落地,光伏储能业务同比增长95%。

瑞浦兰钧户用储能出货量位居前列,产能利用率二季度以来维持在90%以上,7月份甚至达100%。

中创新航海外业务扩张迅速,欧洲、东南亚市场加速布局,动力+储能电池出货同比激增150%。

欣旺达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出货8.91 GWh,同比增长133.25%。

国轩高科储能电池出货约40 GWh,同比增长超48%,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

政策驱动

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8亿千瓦大关,预计带动新增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这一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新型储能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驶入快车道。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总量已达7376万千瓦,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十五五"能源规划的衔接协调,统筹研判了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等关键需求,以及各类调节性资源配置情况,科学设定了未来三年发展目标。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行动方案》明确了五大重点举措:深化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开发、提升新型储能利用效率、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

业内专家指出,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政策引领和市场驱动双轮带动下,储能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实支撑。

商业模式多元化

储能电站“打多份工”的多元化收益模式,正在提升项目经济性。

在云南文山州,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每天中午1点启动当天第二次充电。此时正值云南光伏发电高峰时段,该站将200兆瓦的装机容量共享给周边30多个新能源厂站高效利用,同时可获得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容量租赁收益。作为云南电力市场的新型主体,该电站还可以通过灵活参与中长期交易及现货交易获得市场竞争收益。

南网储能公司云南储能项目负责人杨俊宏形象地比喻道:“如果以往独立储能把容量租赁给新能源厂站是‘拿一份固定工资’,现在独立储能可自由参与各种电力市场交易,还将获得容量补偿,形成‘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多重收益模式。”

在江苏,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利用区域储能调峰体系集中调用各类储能资源超1.4万次,总充放电量超25亿千瓦时,最大调峰能力超1000万千瓦,相当于为江苏新增10座百万千瓦火电机组。

储能行业正迎来商业模式创新浪潮,通过"打多份工"的多元化运营模式,大幅提升项目经济性,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云南文山州,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创新运营模式,每天中午1点启动当天第二次充电,充分利用云南光伏发电高峰时段的清洁能源。该站将200兆瓦的装机容量共享给周边30多个新能源厂站,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同时,获得容量租赁收益。作为云南电力市场的新型主体,该电站还通过灵活参与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获得市场竞争收益。

南网储能公司云南储能项目负责人杨俊宏表示:"储能电站就如同一个多面手,原来只是把容量租赁给新能源厂站,相当于拿一份固定工资;现在可以自由参与各类电力市场交易,还能获得容量补偿,形成了'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新型收益模式。"

在用电大省江苏,国家电网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创新性地采用区域储能调峰体系,集中调度各类储能资源超1.4万次,总充放电量突破25亿千瓦时,最大调峰能力超过1000万千瓦,相当于为江苏新增了10座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

十年黄金发展期

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透露重磅数据:当前储能系统成本较三年前大幅下降近80%,部分地区度电成本突破0.2元新低。更引人注目的是,随着新一代300Ah+大容量电芯量产在即,储能系统成本有望再降40%,这将彻底改变行业盈利模式。

显然,可再生能源占比扩大和锂电池价格走低,共同推动储能经济性增强,这才是储能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方面,价格下行释放了市场潜在需求,而技术进步又进一步降低储能成本。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促使储能企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等高质量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储能商业模式的持续优化,正推动行业从政策补贴驱动转向投资收益驱动。研究机构分析显示,储能已经形成包括现货市场价差套利、电网辅助服务、容量补偿租赁等多元商业模式。目前国内各省份正依托电力市场化改革完善相关机制,政策红利正逐步转化为实在的收益来源。

根据最新规划,到2035年我国风光总装机将达36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十年需新增19亿千瓦新能源装机。按10%的配套储能比例计算,将直接催生1.9亿千瓦的储能市场需求,创造超万亿的市场规模。

"储能行业正站在历史性机遇的门口。"田庆军表示,"未来十年,储能将完成从电网'配角'到'主力军'的蜕变。度电成本持续下探叠加商业模式成熟,让储能投资回报率越来越具吸引力。"

市场分析指出,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储能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容量租赁向"现货套利+辅助服务+容量补偿"的多元化收益转变。尤其在新能源富集地区,储能电站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部分项目已实现3-5年的投资回收期。

业内普遍预测,2025-2035年将是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期间,技术创新将推动储能成本持续下降,而规模效应又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最终形成技术领先、商业模式成熟的良性发展格局。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甘肃 - 兰州
2025年10月17日 ~ 19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3日 ~ 25日
四川 - 宜宾
2025年10月31日 ~ 11月02日
广西 - 桂林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