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存储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供需失衡。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激增,DRAM和NAND闪存市场出现严重缺货现象,多家行业机构预测,此轮供应紧张将持续至2026年,并推动存储
芯片价格进入长期上涨周期。
据业内消息,由于全球云服务巨头纷纷上调2026年存储芯片采购计划,目前三大存储原厂(三星、SK海力士、美光)的库存已告急。业内人士透露,现有产能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在高性能存储领域。
与此同时,传统机械硬盘(HDD)厂商近期大幅减产,预计将导致至少半年的供应短缺。这一情况迫使部分订单转向固态硬盘(SSD),进一步加剧了NAND闪存市场的供应压力。
在市场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存储行业已掀起涨价潮:
威刚科技于近日宣布暂停DDR4报价,优先保障DDR5和NAND闪存的主要客户供应;
群联电子率先上调NAND控制芯片报价,涨幅达10%,被视为市场"涨势确立"的重要信号;
美光、三星等原厂已明确表示将在第四季度继续调高合约价;
多位产业链人士透露,虽然10月合约价尚未最终确定,但主要供应商的涨价态度异常坚决。最新预测显示,DDR5合约价可能上涨15%-25%,远超此前预期的10%-15%;DDR4涨幅也将超过10%。
德邦证券分析指出,此轮存储周期与2016-2019年、2020-2023年的行业波动存在本质区别。前两轮周期主要由消费电子需求推动,而本轮上涨的核心动力来自AI基础设施建设的爆发性增长,包括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高算力场景。
美光最新财报印证了这一趋势,其AI相关存储产品已覆盖数据中心、PC、智能手机和车载系统等多个领域。平安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企业级存储产品(如eSSD、RDIMM)需求持续走高,存储产业链相关企业业绩有望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