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十四五”期间重庆高质量推进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产业能级实现显著跃升。以长安、赛力斯为龙头的整车体系日益完善,零部件企业加快新能源转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也实现了对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五十六类部件的全覆盖。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4.3万辆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95.3万辆,汽车总产量也从158万辆增长至254万辆,位居全国第三。
在龙头企业品牌建设方面,重庆取得重要突破。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全国第三家汽车央企在渝组建,预计年营收将突破3500亿元,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赛力斯凭借“智慧重塑豪华”理念,年营收达1450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长城汽车在渝建成国内最大硬派越野和皮卡生产基地,庆铃汽车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千里科技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也初见成效。
重庆造汽车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多款车型获市场高度认可。问界、阿维塔、深蓝等品牌车型在智能化、安全性方面表现突出,深受消费者青睐。问界M8、M9分别稳居40万元和50万元级豪华车型销量榜首,阿维塔连续六个月在一个月内售出了10,000多辆汽车,而深蓝已成为“央企新能源销冠”。重庆新型能源车辆的平均价值已增加到236,000元,并在品牌和产品之间实现了双重升级。
产业链布局持续优化,重庆已培育引进624家零部件企业、220家汽车软件企业和27家车规级芯片企业。弗迪刀片电池、青山工业多合一电驱、舜驱10层扁线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产销规模全国领先,在功率半导体、模拟射频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链协同效应不断增强。
产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重庆已建成充电桩42.2万个,实现每两辆新能源汽车配备一个充电桩。已经建立了1,556个超级充电站,在省级层面先实现乡镇和街道上的超级快速充电,从而创造了“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便利体验。同时推进成渝“氢走廊”建设,开展L3级自动驾驶等10项国家级试点,智慧公交、无人驾驶物流车加速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重庆在智能电驱、智能驾驶等领域形成一流自主创新体系。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69%,而自主品牌的产量占比达到了90%。长安汽车建立了“六国十地”全球研发体系,技术中心评价行业第一;“魔方技术平台”为全球首个多动力兼容平台,博世氢动力产品技术国内领先。
总体来看,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面跃升。从产业规模看,汽车总产量达254万辆,新能源车产量突破95万辆,跻身全国前三;龙头企业表现亮眼,长安、赛力斯年营收合计近5000亿元;产品价值提升至23.6万元,多款车型成为细分市场销冠;产业链布局完善,引进各类企业871家;基础设施领先,充电桩超42万个;技术创新成果丰硕,研发投入强度高于行业69%。这些成就标志着重庆已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未来迈向万亿级产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