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投资约80.19亿元的南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东田镇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已被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并列为2025年度福建省在建重点项目。规划装机容量达1200MW,预计在2030年前全面建成,未来将主要承担电力系统的调峰、填谷和储能等重要功能,为南安地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
南安市作为泉州市的用电负荷中心,长期以来缺乏本地电源点,主要依赖外部电力输入。南安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局面将随着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得到根本改善。为推动项目的高效落地,南安市专门成立了市、镇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全程进行跟踪服务,确保各项工作前期能快速的推进,比同类其他项目的常规周期能够缩短10个月,充分体现了“南安速度”。
根据项目工作人员陈晓亮介绍,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建设上下两个水库,利用水位落差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在用电低谷的时候进行抽水储能,高峰的时候进行放水发电。这种运行模式相当于一个巨型“充电宝”,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储能方式,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2.6亿千瓦时,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重量48.2万吨,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8万吨。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项目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的积极效益,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东田镇党委书记苏招进表示,项目建设期间将形成超过百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投产后每年可为地方贡献约1亿元税收。另外,电站还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本地基建、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能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结来看,南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作为国家规划的重点能源工程,不仅装机规模达1200MW、总投资超80亿元,更会在建成后发挥重要的调峰储能功能,年发电量约12.6亿千瓦时,节能减碳效益显著。同时,项目通过“抽蓄+文旅”模式,串联周边景区,打造“双库连景”新地标,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