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双碳”目标,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正积极利用开发机会,并利用链条思维来科学地部署先进的光伏和新的储能行业。依托完整的产业链条、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龙头企业的强大带动力,肥东县成功打造出安徽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肥东范例”,展现了其在区域绿色转型中的先行姿态与坚实步伐。
产业聚链成势,肥东县已构筑起先进光储产业的硬实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领导者驱动,支持协作和全链覆盖”的模式。在先进的光伏领域,集合了晶科能源、协鑫集成这两大龙头,并带动清电光伏、中南光电等20余家企业协同发展,构建了从硅片、电池片、组件到背板、边框支架甚至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电池片产量达19.61吉瓦,组件产量达29.42吉瓦,规上光伏产业产值突破310亿元,成为长三角举足轻重的光伏制造基地。
在新型储能领域,肥东县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国轩科技、德锂新材料、巡鹰新能源等1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2024年实现产值33亿元。肥东县成功入选了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是将新的储能原材料和照片存储的整合,将新的动力注入工业升级。2025年上半年,其新型储能产值更是实现了374%的强势增长,充分彰显了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韧性。
肥东县通过精准服务持续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招商引资方面,细致梳理龙头企业供应链需求,针对浆料、胶膜等薄弱的环节进行精准补链,积极引入一些配套的项目,构建“链主+配套”产业生态;同时前瞻布局前沿技术,全力以赴让总投资68亿元的协鑫钙钛矿叠层组件项目顺利落地,抢占技术制高点。在项目服务上,实行“倒排计划、靶向破题”机制,高效协解决用地、用能、环评等关键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肥东县还注重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加大技术改造政策宣传,鼓励企业应用新装备、新工艺,推动研发、生产、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升级,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推进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建设,鼓励工业工厂和公共建筑中分布式光伏的广泛普及,让显著的“见板率”成为展示肥东光伏产业发展的亮丽新名片。
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是肥东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晶科能源肥东基地总投资超100亿元,布局32吉瓦产能,其一期8吉瓦N型TOPCon电池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18天,创下“肥东速度”,2023年基地产值超225亿元。协鑫集成同样表现卓越,投资40亿元建设的15吉瓦高效组件基地,从首线开工到产品下线仅用5个月,2023年产值达111.38亿元,自2021年以来累计产值超340亿元,是产业增长的“主力军”。它们不仅带动了铝边框、电解液等配套企业成长,更让“肥东制造”光伏产品远销190余个国家和地区。
总结而言,肥东县以“双碳”目标为引领,通过链式布局集聚产业,凭借精准服务和龙头带动,在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当前,肥东正以光储产业为关键支点,有力驱动区域绿色经济转型。展望未来,随着更多前沿项目的落地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肥东县必将在新能源发展的广阔赛道上,以创新和实干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