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起,光伏上游价格全线反弹:硅料、电池、组件环比涨5%—12%,阿特斯、晶科预计三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龙头通过TOPCon 3.0升级、40%以上产能转换、美国5GW工厂放量,订单可见度超八成;“反内卷”行业自律初见成效,落后产能退出提速,光伏正式迈入价值竞争新阶段。
一、价格拐点:底部反弹的信号链
• 硅料:致密料从6.5万元/吨回升至7.5万元/吨,涨幅15%;
• 电池:TOPCon从0.85元/W涨至0.93元/W;
• 组件:182/210N型从1.08元/W回到1.15—1.20元/W。
反弹主因:①行业自律协议限制低价倾销;②美国UFLPA通关提速,抢装需求释放;③N型产能结构性缺口显现。
二、技术升级:TOPCon 3.0成“反内卷”利器
晶科已完成近20 GW高功率产线改造,主流版型功率由640W提升至650—670W;阿特斯5GW美国工厂良品率爬坡至98%,组件单瓦净利提升2美分。技术红利叠加规模效应,推动龙头盈利率先修复。
三、供需再平衡:落后产能出清加速
协会倡议TOPCon电池最低报价0.90元/W,多家二三线厂商因成本倒挂被迫减产或退出。机构预计2025全年低效PERC产能将关停50GW,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四、需求端:美国+新兴市场双轮驱动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2025—2026年释放30GW新增需求,阿特斯美国工厂已锁定15GW长单;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速超50%,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五、盈利与估值:龙头率先走出底部
晶科二季度扣非净利环比改善,阿特斯美国工厂三季度满产,机构上调2025年龙头一体化盈利至0.15元/W,板块PE由15倍修复至25倍,技术+渠道+全球化护城河凸显。
当“反内卷”从口号变成行业自律与技术迭代的合力,光伏产业链的定价权正回归价值基本面。科创板龙头的率先回暖,标志着光伏竞争从“价格血拼”转向“效率、碳足迹、品牌”综合较量。下一轮景气周期的门票,只属于持续投入研发、拥有全球化产能与优质客户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