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武汉成立动力电池回收创新平台 聚焦金属资源循环利用

武汉成立动力电池回收创新平台 聚焦金属资源循环利用

2025-08-23 21:46:03 来源:我的钢铁网
166        0
简介:8月15日,武汉动力电池低碳循环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该平台由格林美等12家单位共建,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中镍、钴、锂等金属的高效回收技术,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武汉近日在新能源资源循环领域迈出重要一步。由格林美集团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和高校组建的动力电池低碳循环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这一平台将主要解决退役动力电池中的金属材料回收难题,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资源回收方面,实验室计划开发新型湿法冶金工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含有大量镍元素,当前主流回收方法存在酸碱消耗大、金属分离纯度低等问题。新工艺采用选择性萃取技术,可显著提高镍板产品的纯度。测试数据显示,该方法能使镍的回收率达到98%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粉作为电池关键材料,其回收价值备受关注。传统工艺在钴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实验室创新性地引入超声波辅助溶解技术,不仅缩短了处理时间,还降低了30%的能耗。这项技术有望解决废旧电池中钴粉回收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升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锂箔回收是另一个重点研究方向。随着电动汽车普及,锂资源需求激增,但现有回收工艺对锂元素的回收率普遍不足70%。实验室开发的低温熔盐电解法,可有效分离箔集流体中的锂元素,使锂回收率提升至85%以上。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结构复杂的动力电池模组。  

在回收设备研发方面,实验室联合机器人制造企业开发了智能化拆解系统。该系统采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可以精准定位电池包中的金属连接部件,实现自动化拆解。相比人工拆解,效率提升5倍的同时,避免了金属碎屑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  

材料再生环节同样取得进展。实验室验证了回收金属直接用于新电池制造的可行性。通过特殊的净化处理工艺,再生镍、钴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新料标准的95%以上。这为构建"退役电池-金属回收-材料再生-新电池生产"的完整闭环奠定了基础。  

产业协同是该实验室的特色。岚图汽车等整车企业将提供退役电池包作为研究样本,中创新航等电池制造商则负责验证再生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有助于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当前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尚处起步阶段,技术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武汉这一实验室的成立,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提供了实践平台。其研究成果不仅将服务本地企业,还可通过技术输出辐射全国新能源产业集群。  

从长远来看,动力电池金属回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安全可控。随着退役电池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高效回收技术的突破将有效缓解对进口资源的依赖。武汉此次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建立创新平台,显示了其在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领域的战略布局。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镍板 钴粉 锂箔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3日 ~ 25日
四川 - 宜宾
2025年10月31日 ~ 11月02日
广西 - 桂林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