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民勤县,曾以“风沙口”闻名,如今却因“风光”无限而炙手可热。8月5日,甘肃民勤沙戈荒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在武威市悄然注册,注册资本高达2亿元。股权穿透显示,股东为华电新能(持股51%)和甘肃华电浙能腾格里能源有限公司(持股49%),均系中国华电旗下。一纸营业执照,为华电集团在河西走廊的第五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揭开面纱,也意味着“沙戈荒”治理与绿色能源开发在甘肃正式联姻。
从经营范围看,新公司不仅要做发电,更要做“发电+生态+技术”的全栈式服务商。除常规风、光、储、输外,还首次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纳入工商登记,并同步配置“余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业务。业内人士解读,这是华电对“沙戈荒”大基地开发模式的升级:不再是单纯装机,而是“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固碳”的立体生态能源系统,可实现1 MW装机对应35亩治沙面积,年固碳0.9万吨。
资金与土地已提前锁定。2亿元注册资本主要用于项目前期工作、土地租赁及生态保证金。根据甘肃省发改委2025年第三批“沙戈荒”项目清单,民勤北部滩已核准华电10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风电70万千瓦、
光伏30万千瓦、
储能20%/4小时),配套33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200公里,总投资约120亿元。新公司将成为该项目的法人主体,预计年内完成可研、年内取得环评水保批复、2026年一季度全面开工。
技术路径上,华电将首次在“沙戈荒”场景大规模应用“风光同场+共享储能+生态治沙”模式:风机采用165米混塔、6.7 MW机组,光伏组件为660W高效N型TOPCon双玻,储能系统采用
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方案,既满足一次调频又兼顾
长时储能。项目投运后,年均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可满足12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年节约标煤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相当于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种下1.1亿棵树。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示范输出。华电新能已明确,将民勤项目打造为“沙戈荒”技术集成和人才输出基地,后续可复制至宁夏中卫、内蒙古阿拉善、青海海南州等同类区域。公司还将联合中科院西北院、兰州大学共建“沙漠新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在防沙治沙、植被选育、碳汇计量等关键领域形成专利群与标准体系。正如华电新能董事长所言:“我们要让风吹戈壁变成绿电东送,让黄沙漫天变成碳汇蓝海。”
2亿元注册资本只是序章。随着甘肃民勤沙戈荒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成立,华电集团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布下一盘“能源+生态”大棋:GW级风光储项目年内启动,立体治沙与绿电外送同步落地。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河西走廊的“沙戈荒”变成西北电网的绿电高地,更将为全国荒漠化地区新能源开发输出“华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