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白银有色启动精矿仓储智能化升级 铜冶炼原料处理效率将提升40%

白银有色启动精矿仓储智能化升级 铜冶炼原料处理效率将提升40%

2025-08-08 22:34:57 来源:白银有色公众号
216        0
简介:白银有色集团铜业公司近日启动19#线精矿仓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设施重建与自动化升级,将仓储能力提升至4.7万吨。改造后卸车效率提高40%,并增设专业化汽车矿检验区与冻矿破碎作业区,预计2026年6月投运。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匹配40万吨铜冶炼产能需求。
白银有色集团旗下业公司正式启动19#线精矿仓智能化改造工程,这一项目将对现有原料储运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范围包括拆除重建19#线主仓库、优化20#线检验功能及硬化21#线露天堆场,旨在提升铜精矿处理效率与环保水平,为40万吨年冶炼产能提供更稳定的原料保障。  

在储运能力方面,改造后的19#线精矿仓容量将从3万吨扩充至4.7万吨,增幅达56%。新增的8个火车卸矿位与6个汽车卸矿位采用自动化输送设计,配合智能计量系统,可使整体卸车效率提升40%。原料入库后,通过重新规划的物流动线,转运至冶炼车间的运输周期有望缩短15%以上。这种扩容对于应对铜精矿进口量波动具有实质意义,近期海关数据显示,国内铜精矿月度到港量峰值已突破200万吨。  

20#线精矿仓将转型为汽车矿专业化检验区,配备的自动化采样设备能同步完成成分检测与水分分析,将传统需要8小时的检验流程压缩至3小时内。该设计借鉴了秘鲁Antamina铜矿的质检模式,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与近红外联用技术,实现重金属含量、硫品位等核心指标的快速测定。技术人员透露,新系统检测精度误差控制在0.3%以内,优于行业普遍采用的化学分析法。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生产的痛点,21#线露天堆场经混凝土硬化改造后,将成为专用冻矿破碎作业区。新增的滚筒式破碎机配备电加热系统,可处理零下25℃的冻结矿料,彻底解决往年因冻矿导致的停产问题。类似技术已在哈萨克斯坦铜业公司应用,其破碎效率可达每小时80吨。项目施工方表示,该区域排水系统采用耐低温材料,避免融雪渗漏影响地基稳定性。  

从技术路线看,此次改造突出智能化特征。19#线将部署物料三维扫描系统,实时监控库存量与堆存形态;卸矿环节的视觉识别装置能自动区分火车与汽车来料,并匹配相应处理程序。中控室整合了DCS与MES系统,实现从原料入场到配矿调度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种架构与江西铜业贵溪冶炼厂的智能仓储系统具有相似性,但增加了边缘计算模块以降低网络延迟。  

施工方面采取分阶段推进策略,当前正进行旧设备拆除与地基加固。为保障生产连续性,铜业公司启用临时周转仓库,并调整了部分进口矿的船期安排。建设团队采用模块化施工法,预处理车间钢构已在厂外完成70%拼装,到场后可直接吊装,此举预计节省工期45天。环保措施上,项目全程配备抑尘网与雾炮机组,破碎工段采用全封闭设计,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10mg/m³以下。  

从行业视角观察,国内铜冶炼企业对原料预处理环节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显著增长。云南铜业去年完成的精矿仓改造项目,使人工成本降低30%;中条山有色新建的智能仓储系统则实现了铜精矿自动配料。白银有色的此次升级,将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铜产业链的原料处理能力。随着ESG标准趋严,兼具效率与环保特性的智能化储运方案,正成为有色金属企业的标配选择。  

该项目预计2026年中期投运,届时白银有色铜冶炼系统的原料保障能力将迈上新台阶。从长远看,智能化仓储不仅提升运营效率,其积累的生产数据还可为工艺优化提供支持,这种"硬升级+软赋能"的模式,或将成为传统冶炼企业转型的参考样本。
         
我要联系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甘肃 - 兰州
2025年10月17日 ~ 19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3日 ~ 25日
四川 - 宜宾
2025年10月31日 ~ 11月02日
广西 - 桂林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