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0 上海市海洋局近日批复上海上电申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交的奉贤1#海上光伏项目用海申请。该项目位于杭州湾北岸奉贤区海域,将利用已建成的"奉贤海上风电项目"Ⅱ场区进行光伏发电场建设。根据批复文件,项目总用海面积425.6589公顷,海域使用期限27年,用途为经营性电力工业用海。
这一海上光伏项目采用立体分层设权模式,其中光伏阵列、箱变设施、电缆桥架和升压站占用海面上方空间,35kV和220kV海底电缆则主要利用底土层铺设。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海底电缆将与现有风电项目的电缆交越,这要求施工方在安装过程中特别注意金属电缆保护套的抗腐蚀性能。
在金属材料应用方面,海上光伏项目对铝合金支架的需求量较大。不同于陆上光伏电站,海上环境对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更高。项目选用的铝合金支架需经过特殊表面处理,以抵御海风中的盐雾腐蚀。同时,海底电缆外层通常采用镀锌钢带铠装保护,这种金属防护层能有效防止电缆在海底受到外力损伤。
海上升压站作为项目的关键设施,其金属结构部分同样面临严峻的海洋环境考验。升压站外壳多采用耐候钢或经过特殊防腐处理的碳钢,这些金属材料既要保证结构强度,又要具备长期抗腐蚀能力。据悉,项目方已在材料选择上进行了多轮测试,确保金属构件能够适应海上特殊环境。
从工程技术角度看,海上光伏与陆上光伏在金属部件应用上存在明显差异。除常规的铝合金支架外,海上项目还需大量使用不锈钢紧固件、镀锌钢制基础桩等金属材料。这些部件不仅要承受海洋环境的腐蚀,还要应对潮汐、风浪等动态载荷的影响。因此,项目在金属材料选择上更注重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平衡。
在电缆敷设方面,项目将使用两种规格的海底电缆。35kV海缆主要连接光伏阵列与升压站,220kV海缆则负责将电力输送至岸上电网。这些电缆的金属导体通常采用高纯度铜材,外层则用铅合金护套和钢带铠装进行保护。这种多层金属防护结构能有效防止海水渗透和机械损伤,确保电缆在海底环境中的长期稳定运行。
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将负责监管用海活动。重点监督内容包括用海范围、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审批要求等。项目方需严格按照批复方案施工,若需调整用海方案,必须重新报批。同时,项目单位还需按期缴纳海域使用金,并办理海域使用权登记手续。
海上光伏作为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正在国内多个沿海地区推广。与陆上光伏相比,海上项目不占用陆地资源,且通常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但与此同时,海上环境对设备金属部件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奉贤项目的推进,将为国内海上光伏的金属材料应用积累宝贵经验。
该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相关金属加工产业的发展。从铝合金支架到电缆防护材料,海上光伏对高品质金属制品的需求正在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更多海上光伏项目的建设,耐腐蚀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