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0 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近日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数据,透露了全球业务扩张的最新规划。财报显示,该公司当期合并营收达到5.6万亿韩元,较上季度减少11.2%;营业利润则逆势增长31.4%,达到4922亿韩元。业绩变化的背后,是公司战略重心的明确调整。
北美市场成为LG新能源重点发力的区域。根据规划,公司计划最迟在2026年底前,使该地区储能电池年产能突破30GWh大关。这一产能规模足以支撑大型储能电站的建设需求。美国《降低通胀法案》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为电池本土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欧洲市场,LG新能源同样有所动作。位于波兰的制造基地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新生产线,专门生产中低端电池产品。这批产品将包括高压中镍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储能业务被视为LG新能源未来增长的关键引擎。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加,电网级储能系统的需求持续攀升。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各州正在积极推进清洁能源转型,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招标频繁。LG新能源的技术积累和产能布局,使其在该领域占据有利竞争位置。
技术路线方面,公司采取多元化策略。在高端市场继续深耕高镍体系电池,这类产品能量密度优势明显;同时积极布局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这种电池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更适合储能电站等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波兰工厂的量产计划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原材料供应保障是产能扩张的基础。LG新能源已与多家矿业公司签订长期采购协议,确保镍、锂等关键材料的稳定供应。特别是在高镍电池所需的镍资源方面,公司通过参股矿山项目等方式加强供应链掌控力。
生产基地的本地化布局有助于降低贸易风险。北美和欧洲的电池产能不仅可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还能缩短交货周期、减少运输成本。这种区域化生产模式正成为全球电池行业的普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