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超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5.7亿、10.8亿千瓦,占比45.7%,超过火电。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大规模新能源的高水平消纳成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采取措施,抓好三个统筹。
第一个统筹是电力外送和就近消纳。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资源优势,建设“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跨省区外送风电、光伏发电,提升全国消纳能力。同时,挖掘就近消纳需求,探索新能源与产业融合新模式。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支持部分新能源直接向单一电力用户提供绿电,助力新能源就近消纳,为相关企业带来新机遇。
第二个统筹是电网和调节能力建设。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电网,拥有高输电电压等级、长特高压输电线路、大新能源并网规模,已投运特高压输电通道43条,今年还有新通道投产,电力外送水平提高。在调节能力方面,全国新型储能规模超8000万千瓦,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后,新型储能在电力现货市场盈利模式和空间广阔。
第三个统筹是能源需求和供给。从需求看,我国电力需求侧灵活性负荷资源丰富,近年来不断健全需求响应长效机制,引导需求侧资源通过虚拟电厂等方式参与新能源调峰。从供给看,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超1400万台,通过引导有序充电,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引导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把新能源消纳作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点,深入落实各环节支持政策,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