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批准了辽源市一个基于废矿坑绿色修复的项目节能报告。这个项目是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的一期,主要是氢氨醇化工工程部分。项目总投资9亿多元,占地10万多平方米,要建设一个每年能生产17万吨绿色甲醇的合成装置,还包括精馏系统、储运系统等配套设备。这标志着项目在节能方面得到了官方认可,可以顺利推进了。
这个项目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比较大,大约是45718吨标准煤。具体来说,包括电力约5169万千瓦时、0.65MPa蒸汽约67914吨、1.2MPa蒸汽约3008吨、4.0MPa蒸汽约302526吨,还有天然气约2.08万立方米。这些能源消耗都要计入辽源市的能源消费总量。这说明项目在能源利用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节能措施,以减少对当地能源供应的压力。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节能报告的各项措施。比如,要合理选择管道管径,选用阻力小的门阀和管件;甲醇装置要采用低压甲醇合成技术;选用绝热效果好的管道材料和高品质密封材料;负荷变动大的用电设备要采用变频技术;机械通风系统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形式;供热系统采用室外温度和远端用户室内温度补偿方式。这些都是很具体的节能技术措施,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项目还要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必须选用符合节能评价值的产品和设备,把能效指标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列入设备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这意味着在设备采购环节,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看设备的节能性能,从源头上确保项目的节能效果。只有使用高效的节能设备,才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建设单位要切实加强节能管理。要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严格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建立三级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这说明项目不仅要靠技术节能,还要靠管理节能。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准确的能源计量,才能全面掌握能源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确保节能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