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钨粉均价突破32.5万元/吨,单日涨1000元,连涨8天。钨产业链面临关键转折。欧盟储备冲击、国内资源枯竭和技术升级,让定价权争夺激烈。当天行业动态、政策风向和企业战略,都影响着钨价走势。
钨精矿因资源稀缺涨价。黑钨精矿(65%)在江西、湖南主产区报价15.2万元/标吨,现货少,持货商捂盘待涨。自然资源部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指标同比缩减6.45%,主产区配额降幅超5%,原生矿缺口扩大,资源溢价加速。
APT市场价在22.2-22.35万元/吨僵持。冶炼厂成本倒挂,被动跟涨,但需求疲软,实际成交以刚需为主。章源钨业5月上半月长单采购价上调至22.35万元/吨,散货低于22万元/吨无成交。钨粉和碳化钨粉因高端需求价格坚挺。
供应端,国内矿山老化,江西、湖南钨矿品位下降,开采成本上升,超产幅度骤降,资源稀缺性凸显。环保成本激增,中小矿企退出,头部企业成本上升。国际上,欧盟启动钨战略储备招标,倒逼中国缩减出口配额,全球资源争夺激烈。
需求端,光伏钨丝和军工领域需求增长。厦门钨业光伏钨丝产线投产,利润提升。中钨高新研发极小径铣刀,军工订单增加。传统出口因美国关税承压,海外订单下滑。资本和政策也在影响钨价,资金分化,政策红利向硬质合金倾斜。